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抗战:晋西北两个李云龙,我不信 > 第26章 骑兵联队入鼠道,陷入循环怪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章 骑兵联队入鼠道,陷入循环怪圈

山区的山路何止十二条,都说山路十八弯,弯弯不重样。

就算从小在山里长大的孩子,也不敢说在山内不迷路。

只要鬼子联队随着骑兵连进山,李峰有把握把他们引进山沟深处,让鬼子当野人。

\/

十二生肖道,岔路口分兵,山区汇合

唯一的难点在于李峰可以知晓每条路的情况,孙德海、孙德胜两人不知道。

有可能鬼子没迷路,自己人先迷路了。

所以第一波分兵一定是李峰带队,方便在山区搜寻其他人,主动去汇合,减少山区迷路的可能。

没有太多时间准备,鬼子骑兵已经到了附近,跟闻到了味的狗一样,舔着地上马蹄印过来了。

冈崎正一中佐脸色严肃,截止到目前,还没碰上那个让司令部点名的德械营。

种种痕迹全部汇聚到了这里,若是搜查的没错,很快就要碰面了。

走在最前的骑兵跳下马来,看到地上一摊马粪,伸手插进去去判断,还有温热,这是新鲜的。

而且是战马留下的粪便,战马需要喂养精粮,粪便与普通的骡马不一样。

“中佐阁下,前后相差不到十分钟,对方骑兵躲入了山区。”

山区啊?

抬头看向眼前连绵起伏的山岭,此处是太行山的山麓位置。

这也是冈崎中佐头疼的一点。

骑兵不利于山区行动,会降低机动性,拉低骑兵联队的作战能力。

可回头望一望,骑兵联队麾下配备2门山炮,即便在山区作战,也并不胆怯。

当即下令进山追击,早点找到李云龙,干掉他,完成司令部亲自指定的作战任务。

联队分出侦察骑兵,与大部队分开行进,防备遭遇山区伏击。

马匹纷纷趟过小河,进入宋辽古战道。

伏击是肯定要有的,不然白白浪费了婉转曲折的山路。

在几乎180度的大拐弯处,李峰正带人隐蔽。

依托冒出来的岩石为掩体,隐蔽在草丛中,将步枪透出杂草,枪口瞄向山路。

鬼子的侦察兵映入眼帘,一脸警惕的四下搜索,他们与骑兵联队主力相隔500米左右。

此刻正一点点步入伏击范围。

李峰、赵刚、陈勇三人凑在一起,赵刚在三八大盖步枪上固定了一个葵司瞄准镜。

这是他托朋友采购的4倍瞄准镜,平时当宝贝一样,眼下也拿出来了。

梨园村夜袭,赵刚第一次击毙日军,第一次缴获步枪,对他个人而言意义重大,便把步枪与瞄准镜用布袋绑在一起,调试完好后,当做狙击步枪使用。

李峰未必没有较技的想法,手上也是一把三八大盖步枪,几乎全新,磨损不大。

掀开卡尺后,瞄向山路的另一头。

“赵兄在大学研究过狙击,我在军校也有专门的射击课程,你左我右,各分一名鬼子。”

“自是不敢与李团长比较,不过可以一试。”

赵刚丝毫不露怯,抬头感受了一下,并没有什么风吹,不会影响弹道。

两人各自瞄准,枪口指向了仔细侦查的鬼子骑兵。

几乎是同一时间,两把枪同时响起。

子弹飞射而出,噗呲一声,射入骑兵的胸口位置。

480米左右,三八大盖的6.5毫米弹依然有不俗的杀伤力。

三八大盖的穿透力强,二百米内穿透性杀伤,有可能打个枪眼。

二三百米区间的威力最大,适合远距离射击。

枪声惊动了后方的骑兵联队,纷纷向山头位置射击。

子弹飞射过来,打在岩石上,胡乱的崩开。

骑兵联队内的机枪射手,直接趴在地上射击,歪把子机枪扫射,打乱了一片杂草。

李峰几人并不恋战,狙杀得手,立马向下跑去,骑马就撤。

引诱日寇骑兵来追赶…

马蹄声渐近,鬼子一支骑兵小队快步追击上来,发现了李峰等十余名骑兵。

留下一人跟联队长汇报,小队长福田中尉带队追击。

纷纷抬起马枪射击,奈何山路扭曲,遮挡较多,并不能击伤目标。

“追上去,咬住他们。”

福田中尉驱马追击,跟着李峰等人进入了鼠道山路。

鬼子侦察兵中枪,其中一人当场死亡,被子弹穿伤了心脏,已经没气了。

另一名被打穿了肺部,胸口一大片鲜红,急需要立刻手术,没有手术环境的话,眼看也活不成了。

“可恶,八嘎!”

冈崎正一中佐气的甩鞭子。

马鞭抽断了一大片杂草。

头顶上方,有侦察机低空飞过,沿山区展开侦察,对地面的可疑目标扫射。

这是骑兵联队汇报了情况后,由司令部安排的飞机,确保山区没有大部队伏击。

陡峭的山势直上直下,也不方便继续压低,更没有射击的角度。

飞机转了一圈后,并无什么发现。

侦察的结果同步反馈给冈崎正一中佐。

通讯兵接到报告,称只发现了小股骑兵,约一百余骑,并未发现任何步兵。

“区区一小股骑兵,也妄图在我面前跳脱,既然确定没有伏击兵力,全速追击,吃掉他们。”

骑兵联队不再保守,几个中队快速向前奔腾。

孙德海、孙德胜两人分别带队,错开一段距离。

依托弯道偷袭鬼子骑兵,开枪射击后,骑马撤离。

分别向牛道、虎道等几个岔路口分兵。

这让冈崎正一中佐心中再起疑虑。

敌人每股只有十几名骑兵,一到岔路口就分开逃跑,已经拆分3个骑兵小队继续追击,恐怕是敌人的分兵计谋。

他们配备的战马是盎格鲁诺尔曼马,耐力和负重能力较强。

有些骑兵配备阿拉伯马,速度占优势。

不管哪一种马匹,在山区、村落交战,都没有机动优势。

手下的中队长缓解了他的疑惑。

“中佐,不管敌人如何取巧,终究只有一百余骑,联队分兵追击,依然可以占据兵力优势。况且我帝国士兵战无不胜,以一敌多,也毫不惧怕。”

这倒是说到了冈崎正一中佐的心坎里。

我兵力优势,怕什么?

追击,分兵,继续分兵追击。

可事态的发展,令鬼子军官头疼不已。

前边连续分出去几个骑兵小队,眼下的山路弯弯绕绕,根本看不到头。

他们眼前始终有敌人的几十名骑兵,吊住一段距离。

双方相隔一千多米,一个跑,一个追。

岔道口很多,无限循环一样。

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岔道,分出一部分兵力。

连续五六个岔道之后,一半的骑兵钻进了山沟里。

这是陷入循环了吗?

还是陷入了无限递归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