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武侠修真 > 人间第一武夫 > 第79章 朝闻学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再有八日便是秋闱。”

“这段时间,你最好别再闹出什么幺蛾子,倘若真有什么案子非办不可,也不要大张旗鼓,搞得人尽皆知,以免影响到考生的正常发挥。”

“如今长安城中更需要的是安稳!”

这一日,姜峰前脚刚踏入府衙,就被朱雀拉过去训话。

随着秋闱的时间越来越近,整个长安城内也聚集了越来越多来自各州的考生。

朱雀担心姜峰又搞出什么大事,特意提点他几句。

每年的秋闱都是朝廷至关重要的大事。

首先,朝廷根据秋闱的考核结果,吸纳学子,授予官职。

其次,自文帝末期,每逢秋闱过后,还有一场极为重要,又极为隐秘的考核,名为……朝闻宫考。

根据史料记载,三千多年前,盛极一时的齐国,曾立下一学宫,名为:稷下学宫。

当年的齐国盛行儒道,稷下学宫内,几乎囊括了当时所能收集到的儒家典籍。

文帝推行儒道,故而效仿当年的稷下学宫,在景国设立朝闻学宫。

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

儒家学子求学,亦在求道。

求治学之道,求治民之道,求强国之道。

许多武将一开始并不懂,你说文人求治学治民之道,他们可以理解,可强国之道,难道不是靠他们这些武夫吗?

文人不懂武,不知兵,他们凭什么强国?

可实际上,大部分武夫都忽略了一点。

武夫是国家的支柱,但百姓才是国家的基石。

不可否认、在当今时代,一个国家是否强大,首先自然是看这个国家整体的武力值。

最直接的体现便是,一个拥有大宗师的国家,肯定是比没有大宗师的国家强大。

然而。

且不说大宗师,一个国家,能够成为超凡武夫的,又有几人?

人人尚武,万民皆兵,那并不现实。

这个世界,有更多的人没有武道天赋,有更多的人没有习武的机会和资源。

许多没有习武天赋的人,蹉跎一生,浪费了无数资源,最后却什么都没有修出来。

文帝推崇儒道,本意不是让更多的人弃武从文,而是想在原有的基础上,让那些没有武道天赋,没有机会习武之人,去走另一条【强国】之路!

以朝闻学宫为例,其内不仅包含了儒学,还有医学,墨学,兵学,佛学等等。

文帝要让每一个从朝闻学宫出来的人,都成为真正的国家栋梁!

当然,文帝此举还有另外两层含义。

其一,以文人制衡武人,削弱武将在朝中的地位,也削弱了勋贵世家对朝廷的影响。

天下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无法习武?

因为大部分习武的资源,都掌握在勋贵世家手中。

上等的功法,秘术,灵药……每一样都极为珍稀,普通人根本没机会得到。

而武道之路,天赋决定一个人的上限,资源决定一个人的下限。

把控着大部分资源的武将世家,不会允许有更多人的挤入他们这个阶层。

纵然是皇帝,也难以改变这一现状。

在文帝之前,景国也有皇帝在国内推行武学,教百姓习武。

结果民间诸多有武道天赋的普通人,要么被世家吸纳,要么泯然于众,要么消失无踪。

其二,文帝想为天下文人,寻找一条自修伟力的道路,也为景国寻找另一条称霸天下的道路!

设想一下,如果景国找回了儒修之路,而其他国家没有……景国对比他国的优势,将会大大增加。

因此,自朝闻学宫成立之始,朝廷便以秋闱成绩为基准,取前三十六名学子,秘密参加朝闻学宫的考核。

并立下规矩,凡学子能顺利自朝闻学宫结业,入朝为官时,必是正五品学士起步!

要知道,文帝之前,学子哪怕入了翰林院,成为庶吉士,也只是得到七品官衔。

可若是入朝闻学宫进修三年,三年后顺利结业,出来便是五品起步!

成绩优异者,甚至可以成为四品官员。

有关朝闻学宫的情报,姜峰以前并不知晓。

盖因每一年的朝闻宫考,以什么方式考核,考核什么内容,只有参与考核的学子知晓,并且,严禁他们宣传出去,或是私下讨论。

其次,关于朝闻学宫的消息,景国一直在努力隐瞒。

尽管如今知道这件事情的人并不少,可绝不包括普通百姓。

姜峰以前在江州学院求学,都不知道还有所谓的朝闻学宫。

“每年参加朝闻宫考的学子有三十六人,可最后能够进入朝闻学宫的,仅有寥寥数人。”

“这些人被学宫录取后,对外宣称是加入了翰林院,为国修撰,可实际上都是进入学宫进修。”

姜峰翻看了不良人案牍库中关于朝闻学宫的卷宗。

这份卷宗,在不良人当中,唯有职级在副都尉级别或以上之人,才能见到。

而卷宗上关于朝闻学宫的信息,更是寥寥无几。

只知道这是一间自文帝时期便建立起来的学宫,可学宫具体的位置在哪,卷宗上并未说明。

可姜峰猜测,那块蕴含儒家道术的圣碑碎片,应该就放在朝闻学宫里面。

“儒家道术……”

姜峰心中有些意动。

上一次,他通过了圣碑的考验,获得农家道术【仙人扶顶】。

如果他能通过儒家的考核,获得道术法印,也能通过光门获得儒家神通!

只可惜,他早已放弃了文道,成为了不良人,便没有资格再参加科举。

“希望江鸿兄能在秋闱上取得好成绩,并顺利通过朝闻学宫的考核……”

……

有了朱雀的警告,姜峰也只能将查案的脚步暂缓下来。

他已经在常少邦的记忆里,看到了一位可疑人物,剩下的只是确认对方的身份。

韦昭灵这个案子,作为常少邦的父亲,都水少府常褒很早之前便已知晓。

曾经也有人,利用韦昭灵的案子,胁迫常褒,为其办了一件事。

姜峰在常少邦记忆里见到的便是这件事情。

为此,他还特意去大牢见了常褒,用【搜魂】窥见到了整件事情。

都水监本就是掌管舟船及水运事务的部分,常褒身为二把手,手中自然掌握着不小的权力。

两年前,有人让常褒利用职务之便,往长安运输一批物品。

常褒当年害怕是运输一些危险物品进入长安,因此亲自去船上查验过,最后发现,那批物品只是一些看似古老的青铜器,像是从某些古墓中挖来的老物件。

他当时也没有在意,只当是对方不想让别人知道盗墓之事,故而也没有太在意。

至于对方的身份……

那人全程蒙着脸,故而常褒也并不知晓对方的身份。

但姜峰可以肯定的是,对方正是一直被背后操控盛磊之人。

“青铜……盗墓……船运走私……”

姜峰眯着眼,眼底闪过一抹惊人的寒芒。

既然不能再沿着青龙帮留下的线索继续查,那就……再寻他路!

无论如何,他都不会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