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烈士遗孀重生了 > 第156章 那你为什么没跟她说你结扎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6章 那你为什么没跟她说你结扎了?

“那只是邓瑞民调理,你不用?”

靳敏点头,“大夫说我之前有点气郁,但问题不大,放宽心少胡思乱想就行。”

“就是,你该吃吃该喝喝,我就说生不了孩子又不是你的错。人家大夫也说了,是你家老邓的问题,他也认了,你就顺其自然。”

孟东梅笑着补充了句,“反正也是他遭罪,你还心疼了不成?”

靳敏被这个老大姐盯着看,有点不那么好意思,声音都别别扭扭的,“谁心疼他呀。”

她回来的时候特意拿出小镜子看了下,自己眼圈已经不红了的。

保证孟姐他们看不出端倪。

孟东梅无奈摇头,靳敏什么性子她还不知道?

心疼下自家男人也不犯法。

好在这问题不是出在她身上,不然那才叫一个难受呢。

“陈大夫家有个小孙女,看见我就喊妈妈,怪让人心疼的。”

那孩子,跟小满倒是同病相怜。

“你说的是小秋那孩子吧?那孩子命苦,还没一岁呢亲妈就没了。这不后来知青回城,陈大夫心疼孩子那么小就没了妈,就想法子把父女俩给弄回来了。陈建兵好像被他弄到卫生局上班了吧?陈大夫平日里在家坐诊,顺带着照看孩子。”

孟东梅每年冬天都会去找陈大夫,“他弄得那个冻疮膏,特别好用,等回头我给你俩也带一罐。”

靳敏美滋滋的答应,“沈穗还没来?”

“来了,中午请广东那边过来的吃饭,去做安排了。”

“那是得好好安排安排。”靳敏没去凑热闹。

她心情也没那么好,毕竟就算调理过后也只有三成概率。

机会真不大。

老邓身体看起来挺好的,床上也没啥毛病呀。

谁能想到他竟然肾亏呢?

难怪她一直没怀上。

邓瑞民去而复返。

陈大夫并不奇怪——

邓瑞民能控制情绪,但也只是当着妻子的面。

这种小有所成的领导,对外人可不见得那么好脾气。

陈大夫丢了个鸡毛毽子出去,让小孙女去捡。

他不紧不慢的开口,“两口子想要孩子要不上,多数都是男人的问题。”

“一开始我寻思,你是年龄大了点,精子不如之前了。但听你们两口子那话里话外的意思,我想错了。”

陈大夫并不擅长男科也不是很擅长妇科。

不过这么些年来看的病人多了,察言观色就能猜出个大概。

“老夫少妻,想要孩子,你媳妇更喜欢孩子,你还特意提醒我,我这要是再听不出来,白活了这一把岁数。”

当大夫的想要治病,就得清楚病人到底什么情况。

望闻问切都是手段。

这其中,问能解决大部分问题。

会问,也会听。

这是他远近闻名的根本。

邓瑞民心中的石头落地,“真的只有三成机会?”

“结扎就像是让河流断流,你要是断流三五天也就罢了,时间长了想要恢复,那得等时间。”陈大夫的举例极为通俗易懂,“可你等得起吗?”

男人年龄上去后,精子的活力是一年不如一年。

走的是下坡路。

你用时间等着身体恢复,这时间过去,你也在变老呀?

你这精子活力越发的大不如前。

三成概率,已经很不错啦。

“兴许你运气好?说不定你媳妇就怀上了呢。”

陈大夫绝不是在说风凉话。

但这种事,他也没经验啊。

毕竟遇到的病人里面,结扎的男人不多。

如果他那个不成器的儿子算一个的话,那邓瑞民能算第二个。

“你为什么没告诉她?”

陈大夫觉得这问题挺胡闹的,“那你为什么没跟她说你结扎了呢?”

因为觉得这事没必要说。

夫妻关系中两人的位置并不对等,上位者没必要跟下位者一一交代。

但那是过去的想法。

他如今后悔了。

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解释过去几年你那么努力不过白瞎。

我温柔宽慰的背后,是我压根不想跟你生孩子?

靳敏那性格,知道这件事后会是什么个反应?

邓瑞民不觉得过去那些手段能把靳敏哄住。

最好的办法,那就是他们真的能有一个孩子。

再不济,用年龄当借口,告诉靳敏他不行,他们真的没办法再有一个孩子。

依照靳敏的性格,会伤心但也不会怪罪自己。

总之,她是不会知道内情的。

他自己都不会说出真相,又怎么指望陈大夫说实话呢?

邓瑞民知道自己的心乱了。

过去,他绝对不会问出这种话来。

如今心乱如麻,哪还有往日的从容不迫?

邓瑞民看着那个小女娃捡回了毽子,献宝似的给陈大夫。

老大夫把毽子丢出去,这次是他自己跑出去捡。

小女娃咯咯的笑。

要是他当初没结扎,或许跟靳敏的孩子也会这般可爱。

但……

邓瑞民无力的提步往外去。

陈大夫瞥了一眼,“该吃的药还得吃,往后每周来一趟,我给你扎针。”

他不是送子观音,但既然病人有所求,总要尽力而为。

成不成的……

尽人事听天命吧。

“小秋过来。”陈大夫招呼小孙女,“跟爷爷去做饭,咱们吃饭饭咯。”

……

沈穗在国营饭店里招待何锦秋和段有明两人。

当然,并非停业整顿那家。

南北方口味有诸多不同,何锦秋是北方人到了广州,如今吃到地道北方菜,只觉得亲切。

但段有明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

他日常口味偏清淡一些,不过也知道入乡随俗这个道理。

再加上沈穗有特意请大师傅做了清蒸鱼,而不是红烧。

这顿午饭吃的倒也算宾主尽欢。

饭后沈穗带着两人往银行去,拿着孟东梅给的存折,十万元存款取出了八万块。

其中所需货款七万七千块,剩下三千块,沈穗均分成三份。

“麻烦你们千里迢迢给我送货,我这边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两位多担待,别往心里去。”

说着一人手里塞了一沓钱。

一百张的大团结,一千块整!

另外一沓钱,沈穗选择交给何锦秋,“我这边还有工作要忙,也顾不得去置办些特产给家里带上,何姐你拿着这钱去买些东西,也算是我一番心意。”

那一瞬间,段有明觉得沈穗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