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烈士遗孀重生了 > 第86章 跟领导拼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穗把家里做了简单的调整。

原本在西次间的床挪到了东梢间。

这样一来,她半夜起床就不会吵着人了。

经过了前两天的不安,今天沈穗睡的还挺好。

九点不到睡觉,醒来后刚巧三点。

六个多小时的睡眠足矣。

在铁匠铺那里定的不锈钢饭桶还得两天才能到货。

沈穗暂时还没做胡辣汤。

不过补充了咸菜的供应。

除了酱疙瘩头,又多了酱黄瓜和腌辣椒两样咸菜。

咸菜都是免费的,不过新加的白煮蛋就得花钱了。

而且比包子还要贵上五分钱。

没办法,市场上鸡蛋就是贵,一块钱一斤。

一斤从七个到九个不等。

沈穗定价一毛五,其实也不赚什么钱。

就纯粹满足顾客需求。

至于鸡蛋卖不完,没关系,回头还可以再做茶叶蛋。

茶叶蛋能多放几天,价钱嘛,跟白煮蛋一样就行。

当然,这还是头一天卖白煮蛋。

具体什么个情况,还不好说呢。

六点刚出头,包子铺就有了人气。

何建文来的时候,发现沈穗正在跟人说话,而那人……

不是他的领导又是谁?

他觉得自己够早了!

现在才六点半,等下吃完饭七点就能到单位,领导来之前他还能把那两篇公文再润色一遍。

开会的时候他多少能心中有数,不怕领导提问。

但领导怎么也在?

邹瑜正在跟沈穗商量,“你觉得这两块布料哪块好一些?”

她很满意沈穗给女儿做的衣服。

自己也打算做一件,但布料和颜色又都不太一样。

邹瑜带来的是三块丝绸料子,烟灰色那块用来做上衣,哪一块做裙子她纠结了。

她平日里都是稳重穿搭,按理说选黑色的更好,这是理性的声音。

但这块蓝色绸缎很合她眼缘,情感让她偏向于这块蓝色布料。

沈穗也看出来了,邹瑜的目光明显更偏爱这块蓝色丝绸。

“烟灰色百搭,搭配蓝色显得稳重又不失优雅,而且颜色也更亮一些,要不选蓝色?”

邹瑜松了口气,“那就听你的,就这个好了。”

但沈穗不敢放松,“丝绸布料处理起来有些麻烦,我怕自己做不好,要不我把图样给您,您去裁缝店找老师傅?”

沈穗不是没做过丝绸料子的衣服,之前还给主家的女儿缝过好几件娃衣呢。

因为这孩子特别喜欢她。

但也正因为这喜欢,沈穗没能在那家干太久。

当然,被辞退的时候也没亏待她就是了。

沈穗没多想这些旧事,“老师傅见多识广,做出来的衣服也更合身。”

她现在多少有些手生。

丝绸布料,很容易劈丝。

邹瑜笑着把布料塞到沈穗手里,“一事不烦二主,你放心大胆的做便是,真要是做坏了也不要紧。”

沈穗还想再说,邹瑜拦住了她,“先招待客人,别让人等急了。”

何建文很想说,没关系的领导,我不着急。

但一个优秀的下属,不会拆领导的台。

沈穗只好先把料子收起来,招呼何建文坐下,“您吃点什么?”

“俩牛肉馅儿的包子、一个鸡蛋,再来一碗粥。”何建文点餐的时候很是利落,但看到领导就又踯躅不前。

不过他很快就找到了机会——

店里客人多了起来,桌子不太够用。

何建文跟领导拼桌。

“主……邹姐早。”

邹瑜点头,“早。”

说着又看向女儿,“等回头我给你办个卡,你来这里吃怎么样?”

母女两人吃饭挺麻烦的,开火吧不值当的,可不吃早饭也不是那么回事。

她们娘俩平日里面包加牛奶为主,偶尔会下个面条荷包个鸡蛋。

反正早餐都是凑合对付一口。

偶尔下个馆子,经常去邹瑜觉得影响不太好。

如今校门口有早餐店,味道也不错。

邹瑜不介意让女儿在这边解决早餐,这样一来她也不用担心孩子吃不饱又或者出现营养问题。

徐玲玲当然没意见,“妈你呢?”

“我看情况。”邹瑜说罢,看到女儿眼睛亮晶晶的,又补充道:“尽可能跟你一块。”

徐玲玲笑了起来,“那说好了,你可不能骗我,骗我是小狗。”

何建文努力缩小自己的存在感。

他或许不该在领导面前刷脸。

邹瑜笑着转移话题,“今天的报纸看了没有?”

这话是对何建文说的。

何建文那挺直的腰背都塌了下来,“我家没订报纸,想着到单位去看。”

“哦,这样。”邹瑜想起来什么,“你不在家属院住?”

“我工龄不够,还在等新的家属楼……”

包子铺里十分热闹。

孩子们讨论着学习、朋友、老师、考试。

大人们聊的是工作、国家大事。

沈穗忙着招呼,打扫,也听上那么一耳朵。

又给自己添了个活。

店里置办个报纸架。

要是包子还没出锅,也能让人看报纸打发下时间嘛。

干坐着太过煎熬。

给邹瑜办卡的时候,沈穗趁机询问了下,“……您觉得订什么报纸好一些?”

邹瑜不免多看了沈穗两眼。

一个很用心的人。

昨天玲玲换上新衣服时特别高兴,抱着她说,“妈你也去做一件,我们一起穿好不好?”

撒娇的女儿谁能拒绝呢。

而且,真的很青春活泼的可爱。

当然她三十多岁的人了,和青春活泼不搭。

但可以稍作修改。

邹瑜很快给出建议,“不过也要提醒下,报纸是铅印的刊物,别一边吃包子一边看报,铅对身体不好。”

沈穗当即想出办法,“我回头再弄个洗手盆。”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沈穗很快就给出反应,这让邹瑜觉得,这个年轻女人,就算是去做其他事情也能成功。

事实也的确如此。

周五的时候沈穗已经把她的这身衣服做好了。

尽管尺寸什么的都是写在小纸条上,沈穗并没有量体,但不妨碍她把衣服做的合身。

周六一大早,邹瑜再度跟女儿一起来满口香包子铺吃早饭。

顺带给沈穗结算做衣服的钱。

布料钱和工费。

沈穗不假思索,“给玲玲做衣服一共用了四米的料,料钱三块,加工费的话一件三块,你给我九块钱就行。”

邹瑜给了她两张大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