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嫂子,干嘛生那么大气,多大点事,挣钱嘛,不寒碜。”

“我......亏你说得出这样的话,你一个大小伙,陪人家老娘们睡觉挣钱,还不寒碜,我们的脸都没地方搁了。”

二嫂赵小兰,指着他的手,都有些颤抖。

这是真被气到了。

王武一脸懵。

“什么玩意儿?陪老娘们睡觉?谁啊?”

“你少在这装浑,刚才你自己不也承认了嘛?你要还有脸,就像你四嫂说的,这是最后一次,再有下次,这家门你就别进来了。”

大嫂胡秀娟,终究还是疼他,没舍得动手。

还是想着晓之以情,把这孩子给校正过来。

王武这才明白,是说他呀!!!

他什么时候陪老娘们睡觉挣钱了?

怪不得几个嫂子那么生气,他还有理有据地搁那争论。

感情闹半天,双方说的就不是一个事。

哭笑不得的。

“谁跟你们说的,我在外面陪老娘们睡觉啊?再说了,这得是多有钱的老娘们啊,大姑娘出去一晚上,也挣不了一百多啊。”

几个嫂子都很传统,听这话臊的不行。

“你是真好意思,都是跟谁学的这些话?”

五嫂杨彩霞,是五个嫂子里年龄最小的,今年才26岁。

听王武这么粗俗的话,脸羞得通红。

指责了王武一句。

四嫂徐小翠也白了他一眼。

“别没大没小的,说话注意点。”

王武意识到刚才话里的不妥,连连“呸呸呸”了几下。

“对不起,几位嫂子,我多注意,不过咱这话又说回来,都是谁给你们传的这闲话啊?我怎么就......在外面做那事了?”

王武收敛着道。

几个嫂子听他这么说,意料到似乎冤枉了他。

“你没做?”

三嫂刘春红脸上舒展了些。

刚才看王武的眼神,既嫌弃,又可惜。

多俊的孩子啊,怎么干了那事。

“没有,我是在镇上酒馆,给人唱歌挣的钱,又不陪人喝酒,也不陪人跳舞的,就是动动嘴皮子。”

王武解释道。

几个嫂子这才定了些神。

看着王武。

“唱歌也能挣钱?”

二嫂赵小兰,将信将疑地问道。

“二嫂,瞧你这问的,唱歌不仅能挣钱,还能挣大钱,我搁那酒馆,一天二十块钱的基本工资,外加别人点歌,一首歌五块钱,我跟乐队平分,昨天一晚单点歌的钱,就分了一百二十块。”

王武给她们细致解释道。

“还有人点你?”

大嫂胡秀娟,老实本分了小半辈子。

听着王武说的这事,总觉得有些玄乎。

老听别人说,搁外面干那种事的人,就靠别人点。

小武这在酒馆,嘴上说着挣的正经钱,怎么也有人点他?

五块钱一次,是不是便宜了点?

王武看着大嫂看他的眼神,就知道她又是想旁的去了。

“大嫂,是点歌,不是点我,我是唱歌的。”

“就只唱歌,不干别的呗?”

三嫂刘春兰问道。

“还能干啥,你们都想哪去了,刚才那闲话,谁给你们传的?”

王武有些无奈道。

四嫂徐小翠,到底是宠着他,听他说了几句,就完全信他了。

这会儿对刘良材的媳妇林素芬,生起怨气来。

“还能是谁,矿长媳妇林素芬过来说的。”

“林素芬?”

王武眉头紧锁起来。

“这老骚娘们。”

随口骂了一句。

这可不是原主的习惯,原主人家本本分分的乖孩子。

这一嘴口头禅,是王武带过来的习惯。

得改。

几个嫂子白了他一眼。

“你这孩子,怎么比娘们嘴还碎,以前也不这样啊。”

“我这是给气的,嫂子,她的话你们也信啊?再说了,她怎么知道我去镇上做什么去了?”

王武困惑道。

“她说是昨天矿上有人看到你去酒馆找那个三姐了。”

三嫂刘春红说道。

王武脸上一怔。

昨天去酒馆的时候,隐约感觉后面有人跟着自己,几次回头看,都没发现什么动静。

当时以为是自己多虑了。

现在来看,还真是有这个情况。

自己是被跟踪了。

结合着林素芬今天来找几个嫂子的事分析,这跟踪的人,十有八九是矿长刘良材派去的。

艹。

这老东西,真是当面一套背地一套。

就知道他不会那么放心地让自己出去。

“小武,想什么呢?”

大嫂胡秀娟见他在发愣,问道。

“生气呢,林素芬这娘们不是好人呐,听风是雨,乱给我传闲话,害的我刚回家,就挨了一顿嫂子们的训。”

王武瞒着被跟踪的事,免得几位嫂子担心,这事他心里有打量。

大嫂这会儿也感觉是冤枉他了。

她家这个小叔子,唱歌好听她们也是知道的。

先前矿上举行过大合唱,王武表现优异,还被选拔到了县里排练,参加县里的合唱。

只是没想到,靠着唱歌能赚钱。

更让她没想到的是,小叔子这么有主意,能想着去找这样的活。

要真是只唱歌,不干别的,她倒是勉强能接受。

但还是希望,他能本本分分的,找个踏实的活干。

老一辈的人嘛,总觉得吃苦挣来的钱才踏实,别的都是虚的。

“小武,这事怪嫂子了,没细问就责怪你,让你受委屈了。”

大嫂胡秀娟安慰了他一句。

王武大度一笑。

“没事,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能屈能伸,哪那么多委屈,嫂子们也是为我好。”

几位嫂子笑了。

“小武真是长大了,说话都是一套一套的。”

“小武,这布料你选的嘛?还挺好看的。”

堂屋气氛缓和起来,五嫂杨彩霞翻着王武带回来的布料,脸上露着笑问道。

“我不懂布料,让布行的老板娘帮忙选的,嫂子你们看看合不合适?”

几个嫂子上前,一起翻看起来。

“合适,这是好布料,颜色也好看。”

“这家人做生意还算实在,没坑你。”

“嫂子,孩子们呢?”

回家就挨训,也没顾着问孩子。

他给孩子们买的果酥饼干呢,这才想起问了句。

“不知道,跑出去了,别管他们,吃饭就回来了。”

四嫂徐小翠回了句。

这年头,农村的孩子都是散养,会走路就没多问过事了,满地跑着玩呗,大的带小的,回来都是一身脏兮兮的。

跟养个小鸡小鸭似的,回家点点数,没少就行。

要不后来,这个年代的人,怎么尽是劝年轻人多生呢。

总说我们那时候都是这么过来的。

很不能理解,年轻人说的带孩子累,是怎么个累法。

她们养五个、六个的都没觉得累。

那能一样嘛。

王武想起回来时,看到刘良材和保卫科主任黄建设,匆忙往矿区赶的事。

想着这几个孩子,是不是去矿区凑热闹去了。

“嫂子,咱矿区今天是不是又出事了?”

王武问道。

家里几个哥哥出事才过去没几天,嫂子们心里都还有阴影。

一听这话,皆是心里一颤。

“又出事了?什么时候?”

大嫂胡秀娟,面色紧张地问道。

“你们没听说嘛?”

王武有些奇怪。

几个嫂子头摇的像拨浪鼓。

“没有,没听说出什么事啊?”

正说着呢,院里的狗“汪汪汪......”叫起来。

院里来人了。

“他嫂子,咱快去矿区申冤,派出所所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