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闲聊东北邪乎事 > 第106章 老树成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向阳屯里的魏老汉七十多岁了,老伴儿去世的早,儿子常年跟别人在外面赶车跑活,闺女嫁的又远,一年也就回家一趟,所以这魏老汉就自己一个人。

农忙时家里的三亩六分地自己也忙的过来,闲暇时没什么别的爱好,就是爱喝点小酒。也不用什么下酒菜,园子里的黄瓜小葱也能喝顿酒。

这天下地贪了点晚,到家已经天都黑了。在园子里摘了根黄瓜,蘸着大酱,倒了碗酒这就要吃晚饭。

这时余光恍惚看到栅栏门外好像有个人一闪就不见了。魏老汉心想这是谁来找我有事是咋的?咋还不进门呢?

说着端着酒碗就往门口走,走到门口看见有个老头儿躲在墙根下,穿着深灰色麻布衣服,脚穿草鞋,一看也是个农家人打扮。看到魏老汉来了好像还有些不好意思,只是这眼睛一直盯着魏老汉手里的酒碗。

魏老汉说:“这位怎么称呼啊?是老哥还是老弟?站在这干嘛啊,有事进院说。正好我没吃饭呢,咱哥俩喝点。”这就是东北人的热情,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坐在一起那就是哥们儿。

那老头儿忙说:“我姓。。我姓什么呢,啊,我姓于啊。我肯定年长你,你才多大岁数。那敢情好啊,有酒就行,有酒就行。”说着跟着魏老汉来到院子里在饭桌旁坐下。

魏老汉又取来个碗,倒上酒递给老头儿说:“老哥别嫌弃,家里没什么好菜,但酒管够啊。”

老头儿接过酒闻了闻,一种十分陶醉的样子,闭着眼睛说:“我早就馋你家的酒了,可不好过来讨酒喝啊。今天实在没忍住就过来了。”

“于老哥要是愿意喝,那就常过来。我老汉也是一个人在家,有人陪喝酒求之不得啊。来来来,喝一口啊!”魏老汉端着酒碗敬于老头儿酒。

两个老头儿就在院子里推杯换盏,谈天说地,好不快乐啊。

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一阵夜风让魏老汉有些清醒,对于老头儿说:“夜深了,于老哥家在哪啊?要不就在我这对付一宿。明天我正好没事,咱哥俩继续喝。”

于老头儿忙拒绝:“不了不了,我家不远,就在后山的山脚下,半袋烟功夫就到了。明晚我再来。”

魏老汉已经喝的差不多了,别的没听清,只记得说明天再来找他喝酒。便高兴地说:“也好啊,说好了明天你得来啊。今天没什么准备,明天我准备点好菜。”

就这样于老头儿告别了魏老汉,消失在夜色里,魏老汉桌子也没收拾就进屋睡觉去了。

第二天于老头儿果然没有失约,天刚擦黑就过来了。今天还拎着很多山货,榛子,核桃,各种山里的野果,加一起足足有一口袋。

“哎呀老哥啊,你大老远的拎这老些东西多沉啊,路还远。”魏老汉忙把东西接过去让于老头儿坐下先喝口水。

于老头儿虽然拿了这么一大袋子东西,可心不跳气不喘:“没事。有半袋烟功夫就到了。”

魏老汉一听想起来昨晚他也说过半袋烟功夫就到了。可这后山离自己家也得十多里的路,小伙子也得走上一个多小时,这于老头儿怎么有这么快?

但魏老汉也没放心上,以为就是人家客气一下,就这样俩老头儿又在一起喝了起来。

打这以后于老头儿就经常来魏老汉家喝酒,除了第一次,以后每次来都不空手,总会拿一些山里产的东西。不知不觉过了一年多,这老哥俩处的跟亲兄弟一样,有几天不见面还想的慌呢。

有这么一天天色不怎么好,估计不久就得下雨了。魏老汉怕雨大,自己家的地涝了,就赶着去地里把排水沟挖开,省得雨水都积在地里。

刚把排水沟挖开,这雨就下上了,乌云密布雷声滚滚,闪电接连地劈向后山。魏老汉连忙往家赶。这一着急脚下一滑就踩到路边的草上,直接滑进了旁边的土沟里。

这土沟不算深,但挺陡,加上雨水这么一浇还真爬不上来。这时魏老汉才发现自己的脚脖子扭伤了,站起来都费劲,膝盖也破了。

对面这瓢泼大雨魏老汉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啊,这雨要是下起来山洪来了可就危险了。想想自己已经快八十岁的人了,死了也就死了,没啥可怕的。但在这死了可确实有点憋屈。

正憋气呢,就听土沟上面有人喊:“是魏老弟吗?你咋掉沟里了?快来我把你拉上来。”

魏老汉一听是于老头儿:“哎呀是我啊,这刚才不小心脚底下一滑就掉下来了。”

紧接着一个树枝子就伸了下来,魏老汉拉着树枝艰难地爬了上来。于老头儿说:“我扶着你赶快回家吧。”

两人顶着大雨往家赶,闪电一个接一个地劈在他俩周围,魏老汉边走边说:“我这么大岁数还没见过这么邪性的雷呢。”于老头儿默默什么也没说。

就这样在于老头儿的搀扶下回到了家里,再一看魏老汉的脚脖子已经肿的跟猪蹄子一样了,一动也动不了,疼得龇牙咧嘴。

于老头儿看了看皱着眉头说:“你这脚脖子要是不治的话恐怕要留病根儿啊,等我一下,我去去就回。”

说着于老头儿转身就出了门,消失在大雨里。

过了很长时间于老头儿终于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堆草药,看样子这是冒着雨上山采药去了。

给魏老汉感动的无可无不可的:“老哥啊,都是我拖累你还得冒雨去上山采药。。。”

“行了,别说用不着的了,能好了比啥都强。”于老头儿一边说一边把草药捣碎敷在魏老汉肿着的脚脖子上。

一会儿功夫魏老汉觉得刚才火肿胀的感觉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阵阵清凉,沁人肌骨。

刚才淋了大雨,又经历闪电的惊吓,魏老汉没了精神,慢慢就睡着了,等他醒来时已经日上三竿。于老头儿已经不在了,估计是回家了。魏老汉试着动了动脚,已经没有疼痛的感觉了,扶着炕居然能慢慢走路了。

这可给魏老汉惊讶的合不拢嘴,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这只是一宿的时间已经能走路了,于老头儿也太神了。

只是打这往后一晃半个多月过去了,从没见于老头儿再来。魏老汉也纳闷呢,平时三天五天过来一趟,这都快二十天了一直没动静呢?

魏老汉担心于老头儿那天夜里被雨淋湿生病,就拖着还没好利索的脚奔了北山。

等到他到了北山脚下之后却找不到于老头儿所说的村子,魏老汉也在回忆,自己在这里生活七十多年,没什么印象这里有什么村子啊。

当他要往家走的时候看见不远处有一棵烧焦的大树,还隐隐闻到了酒香。魏老汉好奇就走到了跟前,才看出来这是一棵上百年的老榆树,应该是被半个月前那场雷劈中的。

酒香,雷,老榆树,于老头儿,那夜以后再没看过于老头儿。

这一系列的元素同时出现在魏老汉的大脑里,好像想到了什么。魏老汉心跳加速,呼吸困难,头眩目眩,心里一阵悲痛涌了出来。

原来眼前这棵被雷劈中的老榆树就是老于头儿啊!老榆树百年成精,化成人形去和魏老汉讨酒喝,结果两人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怪不得他说自己姓于,怪不得他来去自如,怪不得他有那么好的草药,怪不得那天夜里救了自己。原来他知道今夜是他渡劫之时,只怕渡劫不过去和魏老汉道别,结果却救了魏老汉。

魏老汉悲痛过后在老榆树上取下一块木头,拿到家里做了个牌位,上写:好友于老哥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