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败好感抽词条,白丝校花带头求饶 > 第169章 在座的各位水平还稍欠火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9章 在座的各位水平还稍欠火候

技术专家们听着沈雪时的鼓励,却像泄了气的皮球,一个个耷拉着脑袋,毫无斗志。

“沈总,不是我们不努力,实在是……”一位年轻的技术专家欲言又止,最后化作一声叹息。

“要不,咱们放弃吧……”另一位专家小声嘟囔着,声音虽小,但在寂静的会议室里,却格外刺耳。

“你说什么?!”沈雪时秀眉微蹙,语气中带着一丝愠怒。

“沈总,您是领导,您说了算。但我们这些搞技术的,只认技术。这些难题,别说我们,就算把全世界最顶尖的专家都请来,也未必能解决。”一位情绪激动的专家站了起来,涨红了脸说道。

“就是!沈总,您不懂技术,就不要有这么大的信心嘛!”

“哎,早知道就不来趟这浑水了……”

“当初还以为是什么划时代的项目,没想到是个大坑!”

专家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抱怨的,有后悔的,甚至还有人开始阴阳怪气地嘲讽沈雪时。

沈雪时脸色越来越难看,她紧咬着嘴唇,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她知道,这些专家都是行业内的精英,都有自己的骄傲和脾气。

但此刻,她真的感到有些无力和失落。

“都给我闭嘴!”

就在沈雪时快要控制不住局面的时候,一个声音突然响起。

只见一个身穿花哨西装、头发梳得油光锃亮的年轻人,吊儿郎当地走进了会议室。

正是吴白。

“吴总,您怎么来了?”沈雪时看到吴白,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我再不来,你们这会议室都要变成菜市场了。”吴白耸了耸肩,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

沈雪时连忙起身,向专家们介绍道:“各位,这位就是我们极霸资本的董事长,吴总。”

“吴总好。”

专家们纷纷点头致意,但态度却并不算特别恭敬。

他们都是行业内的专家,不愁饭碗,而且技术出身的他们,打心眼里瞧不上这些玩弄资本的商人。

吴白扫视了一圈,目光在每个专家脸上停留了几秒,然后大摇大摆地走到沈雪时身边坐下。

“会议继续吧。”吴白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

李工推了推眼镜,重新拿起手中的资料,准备继续汇报。

但会议室里的气氛,却变得更加紧张和压抑。

专家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先开口。

“怎么,没人说话了?刚才不是吵得很热闹吗?”吴白似笑非笑地看着众人。

“吴总,我们不是吵,我们是在讨论。”李工反驳道。

“哦?是吗?”吴白挑了挑眉,“我看你们纯粹是在瞎胡闹!说了半天,根本没一句话说在点子上!”

吴白的话,像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整个会议室。

“你说什么?!”

“你懂什么叫技术吗?!”

“外行领导内行,真是可笑!”

“吴总,您要是不懂,就不要乱说!”

技术专家们集体炸毛了,一个个怒目圆睁,指着吴白破口大骂。

面对群情激昂的技术专家们,吴白却依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他轻轻地敲了敲桌子,示意大家安静。

“各位,稍安勿躁。”吴白微微一笑,“我知道你们都是专家,都有真才实学,但恕我直言,在座的各位水平还稍欠火候。”

“你说什么?!”李工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你竟然说我们水平不够?!”

“没错。”吴白点了点头,“你们说的那些问题,明明有很多解决方案嘛。”

“有解决方案?还很多?!”一位专家不服气地道,“若真是如此,我他妈不要工资给你白打工!”

“好,那我就来给你们说道说道。”

吴白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表演:

“第一个问题,量子隧穿效应的规模化应用,你们的思路太狭隘了。”吴白指着李工手中的资料说道,“你们只想着如何提高电子的隧穿概率,却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

“我这里有三个解决方案,供你们参考。”

“第一,量子点阵列技术。在电极表面设计周期性排列的量子点,就像钢琴的琴键一样,引导电子定向隧穿。”

“第二,超材料辅助。使用人工超材料制造‘电子漏斗’,把隧穿概率从1%提升到95%。”

“第三,低温等离子体控制。用微电流激发局部等离子体环境,降低隧穿能量壁垒。”

吴白一口气说出了三个解决方案,而且每个方案都言之有物,有理有据。

专家们听得目瞪口呆,一个个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来。

“第二个问题,纳米级量子通道的制造,你们的方法太笨拙了。”吴白继续说道,“还想着手工雕刻?太落后了!”

“我这里也有三个解决方案。”

“第一,病毒自组装技术。利用基因编辑的m13噬菌体病毒作为‘纳米建筑工’,让它们自己去组装通道。mIt已经实验成功了,你们不知道吗?”

“第二,冰模板法。通过控制冰晶生长形成天然纳米孔道,再注入导电材料。这个方法可以把成本降低80%,你们考虑过吗?”

“第三,3d原子打印。用聚焦离子束实现原子级精度的三维打印,霓虹国已经实现0.5nm精度了,你们了解过吗?”

吴白每说出一个解决方案,专家们的脸色就难看一分。

他们引以为傲的专业知识,在吴白面前,竟然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第三个问题,自愈凝胶材料的开发,你们的思路太僵化了。”吴白摇了摇头,“你们只想着模仿生物,却忽略了材料本身的特性。”

“我这里还是有三个解决方案。”

“第一,动态二硫键网络。模仿章鱼触手吸盘的化学结构,受损时自动重组分子键。”

“第二,液态金属微胶囊。在凝胶中嵌入镓基液态金属微粒,破裂时自动填补缺口。”

“第三,磁流变凝胶。通过内置微型电磁线圈,用磁场控制修复速度,可调节0.1-3秒。”

吴白滔滔不绝,一口气把五个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案全部说了出来。

每个难题,他都给出了三个不同的解决方案,而且每个方案都极具创新性和可行性。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落针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