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魂穿袁绍,开局月下追郭嘉! > 第118章 此次一别,便是永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8章 此次一别,便是永诀!

江面上,周瑜带着败军乘坐几十艘快艇,如同被命运驱赶的孤舟,拼命向东逃窜。他们划破波涛,溅起的水花仿佛是最后的希望。一口气逃出二十余里,甘宁的水军终于被甩在了身后,然而,前方的景象却让所有人的心瞬间沉入了冰冷的江底。

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是一片密密麻麻、遮天蔽日的巨大战舰。居中的旗舰宛如一座浮动的水上堡垒,长约百米,高宽近三十米,巍峨雄伟,仿佛是从天而降的巨兽。它的桅杆高耸入云,旗帜猎猎作响,仿佛在宣告着绝对的统治。长江水似乎都因这只舰队而停滞,连风都变得沉重起来,整个世界都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就在周瑜呆滞无言之际,两岸突然出现一排排的弓弩手,如林的箭矢对准了江面。而后方,甘宁水军的喊杀声越来越近,震得江水都仿佛在颤抖。周瑜抬头望去,前有阻截,后有追兵,上天无路,下地无门。他的心中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绝望,但他的眼神却愈发坚定。

周泰出现在对面旗舰的高台上,他身披重甲,手执令旗,令随行军士齐声喝喊:“江东水军,速速投降,可全性命!”他们的声音在江面上回荡,仿佛是死神的宣判。

周瑜站在快艇的船头,目光如炬,扫过四周。随他纵横长江的四万江东兄弟,如今身边已不足千人。他的衣袍被江水打湿,头发在风中乱舞,但他依然挺得笔直,如同一座不屈的山峰。

周瑜拔出宝剑,剑身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他高声喊道:“江东的子弟们,你们怕死么!”声音穿透江风,直击每一个士兵的心灵。

几百随行兵士齐声应道:“江东子弟,百死无悔!”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决绝,仿佛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每一个士兵的脸上都写满了坚定,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自由和尊严的渴望。

周瑜大声下令:“随我冲过去!”他的声音中带着无尽的悲壮,仿佛是在为这场战斗写下最后的注脚。他高举宝剑,指向前方的敌舰,那是他最后的战场。

四十艘快艇如同蚍蜉撼树一般,冲向周泰的庞大舰队。它们在江面上划出一道道白色的浪花,如同一群飞蛾扑向火焰。周泰无奈地挥动令旗,冷冷地说道:“放箭!”

瞬间,箭雨如暴雨般倾泻而下,遮天蔽日。周瑜的视野也被这箭雨遮住,他只听见身边传来一声声惨叫,那是江东子弟的最后呐喊。瞬息之间,所有的江东子弟都被密密麻麻的箭矢射穿,他们的身体在江面上摇晃,然后缓缓倒下,落入冰冷的江水中,鲜血染红了江面。

周瑜的快艇冲在最前面,他的身体也被箭矢射中,鲜血从伤口涌出,染红了他的战袍。但他依然挺立在船头,手中的宝剑高高举起,仿佛在为他的兄弟们送行。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悲痛,但更多的是无尽的决绝。

终于,周瑜的身体缓缓倒下,他的手依然紧紧握着宝剑,剑尖指向前方。他的眼中似乎看到了与孙策策马狂奔的意气风发,看到了那即将迎娶的小乔对他抚琴而笑。他的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在说:“江东子弟,百死无悔!”

江面上,箭雨渐渐停歇,江东水军的快艇一艘接一艘地沉没。周泰的舰队依然巍峨地矗立在那里,仿佛是这场战争的主宰。然而,周瑜和他的江东子弟们,却用他们的生命,为这场战斗写下了最悲壮的篇章。

周瑜的身体缓缓沉入江水,他的剑依然高举,仿佛在向命运发出最后的挑战。他的鲜血在水中扩散,染红了周围的波涛。他的心中回荡着江东子弟的呐喊,那是一种不屈的信念,一种对自由和尊严的执着。

这一刻,整个世界都陷入了寂静,仿佛连时间都被这悲壮的场景定格。周瑜的生命虽然消逝,但他用生命扞卫的尊严和荣耀,却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焰,永远在长江之上回荡。

就在此时,率领着一众军士急速行军的孙策,突然间感到心头传来一阵剧烈的绞痛。这突如其来的痛楚让他不禁眉头紧皱,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与此同时,一种奇怪的感觉涌上心头,仿佛他听到了远在赤壁的周瑜正在焦急地呼唤着自己。

孙策下意识地回过头,望向赤壁所在的方向。尽管隔着遥远的距离,但他的目光却好似能够穿透重重阻碍,看到那片战火纷飞的战场和身陷困境的挚友周瑜。他的心中默默地念道:“公瑾,一定要撑住,等我回来救你!”说完这句话后,孙策深吸一口气,用力咬了咬牙,然后毅然决然地转过头来,继续领军前行。

再往前走二十里,便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吴县。然而,孙策深知经过如此长时间的急行军之后,麾下这些疲惫不堪的兵士们已经难以立刻投入激烈的战斗之中。因此,他果断地下令大军就地停下,稍作休整,待到夜幕降临之后再发动进攻。

可是,孙策并不知道,他的一举一动早已经落入了敌人的严密监视之中。负责侦察敌情的赵云所派出的斥候,正悄无声息地隐藏在暗处,将他这边的情况一一传递回敌军阵营。

就在孙策的军队开始埋锅造饭、原地休整的时候,一场精心策划的包围行动正在远处悄然展开。麹义率领着六千精锐的先登营士兵、典韦则统率着五千凶猛的陌鬼军,以及太史慈统领的一万名勇猛无畏的丹阳兵,正从左侧悄悄地迂回到位;而陈到所指挥的两万剽悍骑兵,则从右侧迅速包抄过来。就在此时,张辽率领着那令人闻风丧胆的三万铁骑悄然行动起来。他们宛如黑夜中的幽灵一般,人衔枚、马裹蹄,迂回曲折地绕到了敌军的后方。而在孙策军的正前方,则屹立着一众猛将——赵云、黄忠、关羽、魏延、徐晃,还有那威名远扬的高顺所统领的五千陷阵营,以及李傕麾下气势汹汹的一万飞熊军。

当孙策军中的斥候终于察觉到这一危急状况时,为时已晚,敌人精心布置的包围圈已经严丝合缝地形成了。刹那间,一阵尖锐刺耳的敌袭叫喊声响彻天际,紧接着便是那直冲云霄的激昂冲锋号角。沉重有力的马蹄声如滚滚惊雷般从四面八方汹涌而来,震耳欲聋。

面对如此险恶的局势,孙策深知自己已然身陷重围。然而,他绝非那种会坐以待毙、结阵等死之人。只见他目光坚定,毫无畏惧之色,果断地下令道:“全军听令,结成锥形阵!”他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在战场上清晰可闻。

孙策手下的士兵们大多都是久经沙场、悍不畏死的丹阳精兵。听到命令后,他们迅速行动起来,紧密有序地组成了一个锐利无比的锥形战阵。而孙策本人,则身先士卒地站在了锥形阵的最前端,犹如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剑,准备直插敌人的心脏。在他身旁,董袭、陈武、徐盛、凌统等得力战将分别位列左右,各自手持兵刃,杀气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