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无限:升维之路 > 第218章 “世界征服者”(橙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8章 “世界征服者”(橙色)

查看“世界征服者”(橙色)属性。这个称号已由紫色升级为橙色。

世界征服者(橙色?传奇称号 已绑定)

产地:观察者乐园世界结算奖励(贡献度 99.9% 专属)+绑定镇物

核心属性:下属单位全属性 + 10(基础值);自身领导力 + 200;下属战争直觉 + 150

特效:万军之主

下属单位超过 1000 时,全属性 + 20,获得被动【战吼】(范围内友军全属性 + 30%,持续 30 分钟)。

解锁战争领主操控界面,可实时监控每个士兵的生命 \/ 体力 \/ 技能冷却状态。

九鼎共鸣

每绑定 1 个九鼎,全属性 + 10,解锁对应鼎的特殊被动(当前进度 5\/9)。当前下属单位全属性+50.

已激活:

兖州鼎?人心镜(精神控制强化 50%)

雍州鼎?天佑(闪避致命攻击概率提升至 15%)

豫州鼎?极速(冲锋速度提升 200%)

梁州鼎?极勇(攻击附带范围震波)

青州鼎?极智(技能预判准确率 80%)

因果律?天命加护:每日可强制改写 1 次战场关键事件(如 “敌军投石机哑火”“友军援军提前到达”)。

隐藏属性:

九州归一(需绑定全部九鼎)

开启 “天命之军” 终极形态:所有下属单位获得 “不死之身”(每场战斗可复活 1 次),并共享领主陈誉的基础被动技能。

装备限制:非契约者佩戴将遭受天谴(全属性 - 50%,持续 3 天)。每日最多使用 1 次因果律技能,过度使用将随机封印 1 个九鼎共鸣效果。

当前可指挥生物上限:5000(每绑定 1 个九鼎增加 1000 上限)

评分:99(注:橙色物品评分为51——99,评分为99的橙色物品将附加特殊属性。)

简介:当我戴上这顶王冠,连命运都要向我屈膝。当统御者的野心与九鼎共鸣,称号突破凡俗桎梏,化作改天换地的具象化权柄。

当第一缕阳光洒在香积寺的飞檐上时,陈誉率领着他的 \"天命之军\" 踏上了战场。在他身后,骑兵们的铠甲泛着七彩光晕,战马嘶鸣中竟夹杂着龙吟。

陈誉握紧拳头,望向香积寺方向。那里,安禄山的十五万大军正在集结,而他的九百骑兵,即将化身史上最恐怖的战争机器。

“等着瞧吧,” 他轻声说,“我会让你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世界征服者。”

......

唐肃宗李亨在灵武含元殿接见英武可汗使者时,龙案上的烛火突然爆了个灯花。

当听到可汗同意和亲并派遣叶护太子率军四千助战时,这位中年帝王的手紧紧攥住了御案边缘。

\"传朕旨意!\" 李亨猛地起身,冕旒晃动间露出亢奋的神色,\"赐英武可汗之女为毗伽公主,以亲王礼仪迎入大唐!\" 他转头看向站在丹墀下的郭子仪,\"郭爱卿,明日便派遣一队神策军自回纥王庭接应叶护太子。\"

唐肃宗李亨一直被他的老爹唐玄宗压制.

玄宗最担心两件事情:一怕不能与贵妃长相厮守,二惧失去对太子李亨的掌控。如今安史之乱贵妃受死香魂飘散,太子李亨回马自成一派,而这一切都发生在马嵬驿。

唐肃宗李亨不免感慨:“”国破山河在,自己的平叛之路颇为艰难。”

唐肃宗于灵武仓促登基,龙袍加身之时,满心想着挽狂澜于既倒,可未曾料到,这最高指挥权的归属,竟成了横亘在他面前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大唐的朝堂之上,由此衍生出玄宗与肃宗两个权力中心,宛如两颗星辰,在同一片苍穹下争辉,却又格格不入。

朝堂之上,人心惶惶,各方势力暗流涌动;朝堂之外,安史叛军如恶狼般肆虐,大片山河沦陷敌手。

幸得西北大将郭子仪、李光弼深明大义,先后率军扈从。

郭子仪身披重甲,身姿伟岸,目光坚定如炬,所率军队纪律严明,一路过关斩将,气势如虹;李光弼亦是谋略过人,治军严谨,麾下将士皆愿为其效命。

他们的到来,为肃宗的阵营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摇摇欲坠的大唐朝廷看到了一丝复兴的希望。

然而,肃宗心中的忧虑却丝毫未减。

玄宗虽已退居幕后,可多年积攒的威望与权谋手段,让他仍牢牢把控着对军国重事的最后处置权。他端坐于行宫之中,目光如炬,审视着天下局势,一纸诏书,便将永王李璘任命为江淮地区最高统帅。

那永王李璘,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野心,接到任命后,心中暗自盘算,江淮之地,乃天下财赋之根本,鱼米之乡,沃野千里,一旦据为己有,便有了逐鹿天下的资本。

与此同时,盛王李琦被派往东南地区,那东南之地,商贸繁荣,海船往来如织,掌控此处,便能把控住大唐的海上贸易命脉。

而丰王李珙,则前往西北地区,那里虽地处偏远,却有着骁勇善战的边军,是大唐抵御外敌的坚固屏障。

玄宗这一番布局,看似是为了平定安史之乱,调兵遣将,稳固各方,实则是在不动声色间,将大唐的要害之地尽皆纳入自己的掌控范围,肃宗的朝堂,被悄然架空,沦为了一个空壳。

肃宗坐在龙椅之上,看着手中的奏章,满心无奈与愤懑。

朝堂之上,大臣们各怀心思,有的依旧对玄宗忠心耿耿,执行着玄宗的指令,对肃宗的诏令阳奉阴违;有的则在两个权力中心之间摇摆不定,试图寻求自保。

肃宗深知,若不能打破这一僵局,他这个皇帝,将永远只是一个傀儡,大唐的中兴,也将成为镜花水月。

但玄宗根基深厚,势力盘根错节,想要夺回大权,谈何容易。

每一次与玄宗的使者交谈,每一次收到来自玄宗行宫的指令,肃宗都感觉自己如同置身于荆棘丛中,举步维艰,却又不得不强颜欢笑,应对自如。

在这权力的漩涡之中,大唐的未来,陷入了一片混沌的迷雾,不知何去何从。

......

在这内忧外患之际,回纥可汗派出叶护太子率领的 4000 回纥铁骑,宛如一道曙光,穿透重重迷雾,成为了肃宗眼中破局的关键钥匙。

回纥铁骑,素以勇猛善战、骑射精湛而闻名于世。那 4000 铁骑的到来,瞬间让唐军的士气为之一振。

肃宗深知,只要能够借助这股力量,成功收回长安和洛阳这两座至关重要的都城,一切都将迎刃而解。

长安,乃大唐的都城,是天下的中心,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与威严,无数宫殿楼宇矗立其中,承载着大唐数代帝王的辉煌与荣耀;洛阳,同样是繁华重镇,地处中原腹地,交通便利,商贸发达,文化底蕴深厚。

若能收复这两京,不仅能够极大地鼓舞天下军民的士气,让那些在安史叛军铁蹄下饱受苦难的百姓看到希望,更能向天下昭示他肃宗的能力与权威,稳固自己的皇位。

到那时,他便能真正掌控朝堂,施展自己的抱负,重新整顿山河,将大唐从战火的深渊中拉回正轨。

于是,肃宗对叶护太子一行礼遇有加,亲自设宴款待,席间言辞恳切,表达了对回纥援军的感激与厚望。

同时,他也积极与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商议作战计划,力求充分发挥回纥铁骑的优势,在战场上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他日夜期盼着那一天的到来,期盼着能够借助这 4000 回纥铁骑,开启大唐复兴的征程,让自己的皇位坚如磐石。

回纥大营内,陈誉擦拭承影剑的动作突然顿住。他感受到兖州鼎传来的奇异波动 —— 那是九鼎共鸣在回应某种历史事件的震颤。

当叶护太子率领的四千精骑踏入唐军大营时,陈誉终于明白乐园提示的含义。

\"白誉将军,叶护太子召见。\" 亲兵的通报打断了陈誉的思绪。

他将承影剑收入乐园空间,整了整回鹘服饰,大步走向中军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