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城,卢象拿着一本册子。
如果说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籍,那他手中的册子,就是卢象升记录叶铭关于军事方面的心得与具体操作的兵书。
卢象升甘之如饴。
因为他从中学到的东西,太多,比他以为看到那些大而空,毫不务实的兵书,要厉害太多太多了。
叶铭是个极致的事功主义者,利益最大化是他最大的追求,他的带兵方式、练兵方式、作战方式,都简洁、干练、高效。
卢象升跟着学,于是他手底下的三千精锐关宁铁骑,变得更加强大。
三千精锐的关宁铁骑,已经彻底成为了卢象升的拥趸。
至于原因,很简单。
卢象升在二月的时候,带着他们一路向北,将建奴祸害的不成样子,每一个士卒,都得到了极多的值钱东西。
卢象升让每个人都将获得的财物上交,然后一分不留的分给了这三千士卒。
这是叶铭告诉他的,对于军队来说,适用集体制度的均贫富,在这个制度下的平均分配,会让他们更加认识到他们是一个整体,这有利于他们的团队协作,也利于他们战斗力的提升。
每个士卒都发了财,足可以在水土富饶的地方,买上几亩水浇田。
而后,卢象升答应他们,每个月五两银子的饷银,前提条件是他们必须绝对服从指令,严格军事训练。
如果不愿意,那就离开。
没有人愿意离开,每个月五两银子,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极为丰厚的数字。
即便是粮饷最高的辽东,士卒也不过是每月二两银子的饷银,五两,翻了一倍多。
明军满饷不可敌,从来不是一句虚言。
清军入关势如破竹,最大的功臣,不是那些什么王爷贝勒,不是所谓的八旗,而是投降的汉军,清军发饷多,所以他们很猛。
所以归根究底,明亡的根本原因,还是穷。
卢象升有理由相信,这三千人,绝对可以和建奴的骑兵在草原上野战,同等人数下,甚至可能更有优势。
许久,卢象升合上册子,因为左辅到了。
“大人,已经乱起来了。”
卢象升抬起头,目光灼灼,这位书生在经过两三个月的封杀磨砺,已经变成了一个如铁塔一般的汉子,只是坐在那,威严就如猛虎。
陛下同样绕过了内阁,发了中旨,整个辽东,俱是哗然。
几乎在第一时间,辽东就出现了兵变!驻扎在山海关的蓟辽总督王之臣就跳了出来,表示此举断不可行!
宁远率先兵变,四万士卒,本就因为欠饷的事情,意见非常大,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就闹了起来,宁远总兵孙祖寿带头闹事。
守将祖大寿无可奈何,到牢记叶铭的叮嘱,保存有生力量,与满桂会合,带着一万人突围宁远,向北而去,打算在锦州与卢象升汇合。
锦州城也乱了,但是叶铭和卢象升毕竟已经完全掌控了这个地方,左辅、纪用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所以只是一天的时间,动乱就已经完全平息。
锦州城如今剩余士卒,一万人。
三千关宁铁骑,三千原本锦州城的守卒,四千当初叶铭带来的老弱病残。
至于其他大小堡垒、千户所,也都乱了起来,朝着宁远城聚集,宁远是关宁锦防线的锚点,也是控制锦州的咽喉,如果宁远城聚集太多的兵力,那锦州城的这一万人,入关无路!
锦州城的百姓,关外的百姓,都将没有入关之路。
甚至连山海关,都乱了起来,蓟辽总督王之臣带着人马,和新任蓟辽督师王在晋发生了矛盾,双方大战一场,两败俱伤,王之臣带着两万士卒离开山海关,朝锦州城的方向而去。
一路上,各处卫所、千户所不断加入,至宁远时,加上宁远的三万兵马,王之臣手底下,已经有了足足七万兵马!
而祖大寿、满桂、卢象升加起来,也不过两万兵马。
即便算上山海关,蓟辽督师王在晋的两万兵马,也不过四万,而事实上,王在晋的两万兵马并不能动,否则山海关一旦有失,局面将再也无法控制。
卢象升点了点头,说道:“一把火将锦州城烧了,然后趁着皇太极没反应过来,向南。”
卢象升放弃这个袁崇焕花了数万人修缮的坚城,没有丝毫的犹豫,前两个月不停投毒,已经将他的心变得如石头一样冰冷。
再加上叶铭的影响,他已经能够摒弃那些对局面不利的负面情绪,只看利弊。
那些关宁铁骑,却一个个都忍不住落泪,他们大多数都是辽人,甚至放弃辽东,在他们心中都是难以接受的事情。
好在将军承诺过,去了关内,土地、房屋、种子、耕牛,都会帮他们解决,每一户每月甚至有一两银子的扶助金,叶先生已经准备了两百万两银子,用以解决辽东百姓的安置问题。
卢将军说,这两百万两,全都是真金白银,就放在如今的遵化附近的一处平地,堆积的如同一个草垛一般,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这如草垛一般大小的银山,上面的所有银子,都将用于安置辽地百姓。
他们不相信那位皇帝,但是他们相信卢将军,更相信那个将建奴打出屎来的叶先生。
所以,他们愿意跟着将军,带着他们的亲人、同乡、一路向南,去关内安家。
但看着故土,甚至是他们的家被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他们的心里,也难免悲戚,对建奴的恨意,更是愈发浓厚。
卢象升看着逐渐浓烈的火光,火光映照在他的脸上,映射在他眼中,使得他眼中,也似有熊熊烈火,他看向北方,咬牙切齿的说道:“不必伤心难过,再过五年十年,咱们会回来的,到时候,就以建奴之血,养我辽土!”
三千关宁铁骑,以及那些驻扎在锦州的守卒,大多都是辽人,见到此景,也忍不住吼道:“以建奴之血,养我辽土!”
然后是锦州城的百姓,以及周遭那些早早聚集在一起的城外百姓,也一同怒吼。
卢象升看着这些人,此刻他觉得,有这样一群人,未来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