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的权力格局在一场暗流涌动后悄然改变。
陈庆与丁明生的博弈最终以前者胜出告终,这场胜利既是多方势力角力的结果,也是精心谋划与时机把握的完美结合。
纪委对丁明生的调查持续了整整三周。
那些胡波交代的灰色交易,连同土地交易中心经手的文件,构成了一条完整的证据链。
丁明生最终未被立案,而是以“工作调整”的名义被调往西部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任职,这种体面的出局方式已是高层推演后的最优解。
权力的交替总是如此不露痕迹,公文上只有寥寥数语,背后却是各种算计。
与此同时,杨鸣的商业版图也在悄然扩张。
陈庆的政治资本与杨鸣的执行力结合,催生出一种在南城前所未有的商业模式。
经过数轮考察与谈判,王雅琴最终选择离开明远地产,加入众兴公司担任地产业务总监。
对于一个刚刚涉足二级市场的企业而言,这位拥有十余年经验的行业精英无疑是最理想的人选。
王雅琴与马志勇的婚姻早已名存实亡,但离婚一事却因马志勇担心财产分割而迟迟无法推进。
正是杨鸣派遣的人从省城带回了马志勇出轨的确凿证据,酒店监控、消费记录,甚至与情人的亲密照片。
这些材料在离婚诉讼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使王雅琴以最有利的条件结束了这段婚姻。
众兴地产的首个项目选址南城东二环,这是按照城市规划即将大力发展的区域。
陈庆承诺的那块地,毫无意外的落入杨鸣囊中。
从拿地到开盘,众兴仅用了四个月时间,创造了南城地产界的新纪录。
这种速度背后,既有陈庆在行政审批上的绿色通道,也有王雅琴带来的专业团队高效运作。
项目取名“江南雅府”,这个名字既符合南城地处长江上游的地理位置,又暗含高雅格调的市场定位。
示范区的景观设计融合了传统园林与现代元素,水系花园、竹林小径、石板步道错落有致,一经亮相便引发市场瞩目。
在王雅琴的建议下,江南雅府采取了差异化定价策略。
顶层复式定价每平米一万八千元,是当时南城最高房价。
而普通户型则以每平米七千二百的价格小批量试水。
这种策略在南城引发轰动,高价房源成为媒体关注焦点,各路专家纷纷对南城房价走向发表评论,无形中为项目创造了大量免费宣传。
价格从来不仅仅是交易的媒介,更是一种社会信号的传递机制。
营销中心开业当天,排队客户绵延数百米。
首批推出的五十套住宅在四小时内全部售罄。
第二批房源开盘时,价格已上调至每平米八千五百元,依然供不应求。
三个月后,当营销中心改造成业主会所时,江南雅府的销售均价已突破一万元,为众兴带来超过六亿元的销售收入和近两亿元的利润!
杨鸣站在新落成的示范区顶楼,俯瞰这片即将崛起的新城区。
在南城这座正在蜕变的城市里,他既是地下秩序的维护者,又成为了城市建设的参与者。
权力的本质从来都是多元的,它既存在于黑白分明的体制内,也流动于灰色地带的边界处。
能够在不同领域间自如切换,并将各种资源有效整合,正是杨鸣崛起的核心竞争力。
众兴地产的迅速崛起让南城的老牌房企感到震惊。
以永安地产为首的传统开发商开始密切关注杨鸣的一举一动。
他们看到的是一个后来者的成功,却未能察觉背后隐藏的资源。
很多事情在实际运作中,表面的竞争往往只是冰山一角,深层次的关系与资源配置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尝到甜头的杨鸣开始加速扩张版图。
短短半年内,众兴地产在南城获取了三块优质地块,新项目相继启动。
在这个过程中,陈庆提供的庇护与便利成为不可或缺的催化剂。
王雅琴曾私下提醒杨鸣扩张速度过快的风险,但杨鸣只是淡然一笑:“房子是人的刚需,只要城市在发展,我们就慢不了。”
这种自信背后,是他对南城政商生态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身在这一生态中位置的准确把握。
……
这天,杨鸣正翻看着南城东区规划的最新文件。
办公室门被轻轻敲响,老五探进半个身子。
“鸣哥,宜城何老板到了。”
杨鸣放下文件,眼中闪过一丝思索。
何志明,宜城那边的大哥,近两年也开始做地产,不过规模有限。
一年前在川渝刘韩组织的饭局上,两人曾短暂交谈过几句。
“安排在会客室,我这就过去。”
老五点头退出。
何志明这个时候来,未必是单纯的拜访。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规矩,这种跨地区的交往,虽然并不少见,可也不频繁。
会客室内,何志明正站在窗边打量南城的城市风景,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来。
“杨总,好久不见。”何志明四十出头,中等身材,穿着件深蓝色休闲西装,表情和善,说话时微微有些口音,那是典型的川东地区的语调。
“什么风把何老板吹过来了?”杨鸣走上前,两人握手,然后各自落座。“上次在汉城匆匆一聚,没能好好聊聊。”
员工端上茶具退出,杨鸣亲自泡茶。
“杨总现在可是出名了。”何志明接过茶杯,“江南雅府那个项目,我们宜城的地产圈子都在议论。”
杨鸣笑了笑:“小打小闹而已,比不上何哥在宜城经营多年。”
何志明摇头:“宜城那地方,市场就那么大,搞不出什么名堂。不像南城,这两年变化大,机会多。”
他接着说:“听说杨总从拿地到开盘只用了四个月?这在我们宜城,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何哥远道而来,想必不只是为了聊这些闲事。”寒暄了几句,杨鸣直入主题。
“杨总,我今天来,是想跟你聊聊地产这块。”
“我在宜城做了几个小项目,一直不温不火。”何志明直言不讳,“最近宜城市里要开发一个新区,规模不小,我想插一脚,但竞争激烈。”
杨鸣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这或许就是何志明此行的真正目的,借助他在南城的成功经验和关系网络,为自己在宜城的生意铺路。
“何哥在宜城经营多年,人脉广阔,这种事情应该不难才对。”杨鸣试探道。
何志明深吸一口烟:“宜城这两年来了不少外地开发商,背景都硬,本地人反而不占优势了。”
他停顿了一下:“我想知道,杨总是怎么在短时间内在南城把地产生意做的风生水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