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送走杰克马,陈帆从指挥车出来已经晚上9点。

经过几个小时不计成本的加温,工棚内温度已经达到十几度。

改装成人员运输的重型履带车辆陆续开进工棚。

每个工棚分别停2辆车,大约170人居住。

等临时住所搭建好后,这些履带车内的座椅将被拆除,重新恢复户外运输作用。

工程部采用三班倒的模式建设避难所,不少人吃完晚饭后三三两两的从车内走出,在已经升温的工棚空地上聊天。

看到陈帆从车里出来,周围的人纷纷向他打招呼。

“老孟,聊什么呢?还不休息?”

被称作老孟的中年男人是早期跟随赵广生加入团队的人,也是少数知晓陈帆系统秘密的核心成员。

“陈先生,大伙儿在商量怎么解决睡觉的问题,车上实在伸不开腿,再这么睡下去,怕是没等避难所建好,先得送一批人去做腰椎手术。”

这点陈帆自然清楚,即便当初加装在车上的座椅是mpV那种较为宽敞的,但是无法完全放倒,睡久了真不舒服,这20天的行程无法伸直身体,每个人都很难受,所有人都不愿意睡车上了。

“坚持一段时间就能建设出一个临时住所了。”

工棚里的地面在末世前大多是水稻田,经过几个小时的升温,冻结的泥浆重新变得泥泞。即便现在从系统购买一万多张床,也无处安放。

建设部已经安排人员搭建临时板房,很快大家就不用住在车上了。

陈帆无事可做,走到周边几个工棚查看,今天一天的生活废水、生活垃圾、粪便等等,不像之前迁移那样能够沿途丢弃。

现在定居下来了,生活的许多琐碎事也变得麻烦。

好在现在的团队已经成型,这些小问题有其他人处理,不用陈帆操心。

现在他最关注的是预算问题,光是昨天从系统采购的小部分基础材料,就花掉了50亿系统币。

一万多人每天带来8个亿的系统币。

这样算来,一年能带来差不多3000亿系统币,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大,但龙城的预算高达万亿级别。

好在建设周期需要5-10年,这才让系统币的增长速度跟得上进度。

随着建设部不断壮大,加上官方专家的加入,陈帆已经不再参加技术讨论会。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

他主要关注工棚每天向外延伸的速度,确保完全覆盖建筑材料,避免被联盟国的卫星发现。

等到天气放晴,从太空只能看到一条长长的白色工棚屋顶,不仔细看就像雪原。

建设部将在内部秘密施工。

虽然不去参加建设部会议,基本的进度报告陈帆还是要听的。

龙城的西边以核电站,发电厂,各类工厂,以及最为重要的军事基地为主,届时产生的废气和水蒸气通过管道贯穿整个龙城,为龙城提供暖气。

中部以农业为主。

东部靠近考索国家公园的大型湖泊,有一条河流贯穿整个狭长的龙城,如果哪天末世后最干净的水源先流向住宅区,然后再流向农业区,最后流向工业区。

即便末世,陈帆能从系统购买干净的水源,让这条河流重新填满。

到时候就解释水的来源也可以用挖到地下水来掩盖。

目前同时开展建设工作的是龙城的最东边住宅区和最西边的核反应堆。

多年后,这相隔将近40公里的两地将会会合。

陈帆目光停留在核电站和火力发电厂的项目预测时间上。

即便省去了繁琐的审批、融资等环节,核电站最快也要一年半建成,火力发电厂则需要八个月。

这就是系统直接采购关键设备的优势。

至于基建人口,陈帆的一万多人远远不够,只要有需求,随时可以前往官方大部队招收工人建设。

在这之前,陈帆先要建设好一个类似邕城避难所规模的居住地。

以这个居住地为核心向外扩张。

这就是龙城的大体规。

........

40公里外,有一支陈帆团队的小分队昨天就到此扎营了。

他们的目的是,在此处搭建一个地下核电站。

被派来负责核电站建设的胡耀华院士,看着眼前这群人认真讨论的模样冷笑道:“你们真打算在什么都没有的条件下建设核电站?”

“之前我说的建设周期,是基于所有尖端设备生产好的前提条件下,现在什么都没有,难不成指望你们手搓出来?”

赵广生礼貌回道:“胡院士,我向您保证,未来所有设备都会满足。”

这样的话自然不能让胡耀华信服,他不依不饶道:“我可没时间陪你们胡闹,你们现在立刻给我看到所需设备,否则我就不干了。”

昨天他跟随300顶级专家来陈帆团队后,听到了陈帆的龙城计划。

起初他跟所有人一样认为这是天方夜谭。

可后来这些人很快就想通了,毕竟是谢老授意他们来帮助陈帆的,即便信不过陈帆,不可能信不过官方和谢老吧。

但也有少部分人依旧认为陈帆不可能办到。

其中就有负责核能的胡耀华,他百分之一千的肯定陈帆这支队伍不具备建设核电站的条件,更没有建设核电站的材料。

因为官方大部队一路南下的两艘核发电船都是他参与改造的,甚至华夏前往联盟的那三艘都是他经手过的。

这时候如此强大的联盟国都无法获取的物资,你陈帆一个小年轻凭什么拥有?

赵广生十分无奈,建设核电站肯定先要建设基础,总不能现在就让陈帆变出那些尖端设备放置一两年吧。

于是只能打电话向陈帆求助。

“小帆,是这样的......”

赵广生言简意赅的把胡耀华的意思传达给陈帆。

听完后陈帆只是简单的回了一句:“具备核电站总工程师资格的不是还有几人吗?胡院士既然不愿帮助,那就送他回官方大部队吧。”

挂了电话,赵广生笑着对胡耀华道:“胡院士,既然如此那接下来的工作就不劳烦您了,明天我们就送您回去,让您白跑一趟实在抱歉。”

胡耀华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只是稍微摆了下谱,对方竟然直接就要送他回去?

这位享誉国际的核能专家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

“你赶我走?”胡耀华指着自己,有些气急败坏的道。

真要让他离开,他又实在舍不得,回到官方大部队意味着什么?每天只能领到勉强果腹的定量配给,挤在狭小的舱室里,连翻个身都困难。

而在陈帆这里呢?

三餐丰盛得令人难以置信,就在昨天,他还在独立营房里享用了一顿有红烧肉、清蒸鱼的热乎饭菜,这在官方大部队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奢侈。

自己刚才那番做派另有深意。

作为国内顶尖的核能专家,他本想借此在陈帆团队中确立超然地位。

虽然至今仍不相信陈帆真能建成核电站,但他推测对方至少储备了部分关键材料。

毕竟要生产核电站所需的高端设备,没有个三五年根本不可能完成。

这位向来高傲的学者此刻骑虎难下,要他拉下脸来求留下实在难堪,但要他就这么放弃优渥的生活条件又心有不甘。

赵广生虽然依旧保持礼貌,到那时话里却另有深意:“是的,在这辛苦您了。”

“哼!”最终,胡院士只能强撑着面子冷哼一声,转身钻进了运输车。

但他故意放慢的脚步和频频回望的眼神,却暴露了内心的挣扎。

而陈帆要求赵广生如此做当然有杀鸡儆猴的意思,避免以后三天两头跳出一个这种看不清现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