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尽管大周朝堂内部受各大门阀世家之争影响矛盾重重,但压制秦国、维持大周在圣州的绝对统治还是朝堂共识。

“辅相,你怎么看?”

大周天子姬胤承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还是落在内阁首辅皇甫临煦身上,眼神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皇甫临煦是当今帝京皇甫氏一族的族长,如今也是六十有二,同样须发花白,但身姿挺拔,具有王朝一代贤相的气度。

皇甫一族先祖是当年追随大周高祖平定天下的谋士,在大周定鼎圣州后被钦封为“太公”,后代在千百年历史中向来为文臣之首。

姬胤承年轻时便与皇甫临煦交好,两人也曾各抒心中志向,相约共同恢复大周盛世,但是在姬胤承登基后,两人在许多关键问题存在明显的冲突,隔阂也越来越深,才知道年少的志向不过是他们的一厢情愿。

“皇上……”

皇甫临煦缓缓站出来,微微躬身道:“圣人言‘名不正,则言不顺’,秦国出兵巴国,是因为巴国杀了秦使,那么我朝出兵的理由是什么呢?”

“首辅,秦国很明显在威胁蜀国。”

兵部左侍郎高彦邦着急道。

“威胁?”

皇甫临煦依然平淡地说道:“秦国出兵巴国就是威胁蜀国了吗,任何邻国都可能是威胁,若是以此为理由,整个圣州早已战火纷飞。”

高彦邦顿时被说得哑口无言,毕竟秦国只是进攻巴国,还没有进攻大周的盟友,至少他们现在拿的战报是这样的。

“那辅相是不同意出兵?”

姬胤承再度问道。

“不,我们当然要出兵,只不过不是盲目出兵。”

皇甫临煦正色道:“或许应该先听取一下‘左军都督府’的意见。”

“左军都督府”是大周王朝五军都督府之一,负责京畿内道以西三道的军务。

听到皇甫临煦提到自己,“左军都督府”元帅梁博钧连忙站出来说道:“禀皇上,目前大周在周蜀边境兵力较少,仅有六万左右,若是要入西川援助巴国,恐怕还要在三道调集更多兵马。”

“还有一个问题是,周蜀边境军仓屯粮满库不足,若是十万以上大军出征,此行路途也遥远崎岖,至少还要补充大批军粮,这时间……”

果然如之前长孙洛初和赢辰安说的一样,周蜀结盟长达数百年,不仅边境军队较少,甚至连军粮都不足。

后面的话梁博钧有些不太好意思说,毕竟按照秦军的战力,如果等军粮筹集,还要算上十万以上大军的行军时间,怕是秦军早就灭了巴军主力,以逸待劳等着周军了。

“既然知道边境军仓不满库,你为何不及早禀告?”

姬胤承语气明显加重,甚至已经带上一丝愤怒。

“皇上,末将之前已经告知过兵部还有户部,可是都没有收到回复啊……”

梁博钧自然知道姬胤承是什么样的人,吓得一不小心竟然把军仓的猫腻说了出来。

根据大周王朝的规定,除了京畿内道以外,战事频发或边患严重的地方,军仓必须满库,比如大周王朝和秦国边境。

战事偶发或边患次之的地方,军仓满库八成,比如大周王朝和吴国边境。

战事零星甚至不存在边患的地方,军仓满库五成,比如大周王朝和蜀国边境。

既然都知道周蜀几乎不可能爆发战争,再加上之前秦国已经沉寂了七年,那么边境的军仓就被不少人盯上了。

表面上军仓满库五成,实际上怕是两成都没有,可是中间的三成军粮朝廷每年都拨付银两,那么这些银两到底去哪里了只有那些人清楚了。

所以梁博钧之前只是提了一下军仓不满库,根本不敢告诉姬胤承到底是怎样,否则他得罪的可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整个兵部和户部,还有他们后面的人。

此时,整个朝堂陷入一种诡异的安静中。

有的大臣等着看好戏,有的大臣就惶恐不安,特别是兵部和户部的大臣,感觉后背都湿了。

“高彦邦,出兵你喊得最响,既然边境军仓满库不足,你说该怎么办?”

姬胤承右手已经紧紧捏成拳,眼神锐利地盯着高彦邦,冷声道。

“臣……以为……还不如……”

兵部左侍郎高彦邦自然能感受到皇上的目光紧紧盯着他,早就吓得脸色苍白。

“限兵部在最快的时间内将军仓粮食全部补齐。”

姬胤承沉声道:“等军仓补齐了,你再来和朕说出兵的事。”

“是是是……”

高彦邦连忙应道。

此刻,姬胤承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痛苦,愤怒还是其次的。

周蜀边境军仓的事情怕是整个朝堂都知道,皇甫临煦今日故意让“左军都督府”元帅先说,就是在提醒自己。

他知道自己想出兵,所以故意说“不能盲目出兵”,如果就这样去和秦军交战,怕是周军早就被打垮。

姬胤承眼神复杂地看着这个少年时的兄弟,或许他们现在立场有所不同,但皇甫临煦还没有忘记他们曾经许下的志向。

眼前满堂将相就没有几个人是忠心朝廷的,所有人都只是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仿佛整个大周王朝只有他一个人在苦苦支撑。

而这一切都要源于秦国。

自从百年前起,这个国号就像是每一代大周天子必须经历的磨难。

“裴文星。”

姬胤承面容冷峻,眼神中带着明显的仇恨,突然喊了一声。

“臣在。”

礼部尚书裴文星连忙站出来应道,只是皱着眉头,实在有些好奇皇上为何突然喊自己。

此人出身“东都”洛邑裴家,是“东都”一派在朝堂中职务最高的。

“朕听闻长孙家新的家主年芳二九,德才兼备,绝代风华,不知道你是否清楚?”

姬胤承沉声道。

“臣有所耳闻。”

裴文星当然知道,裴家向来与长孙家交往密切,论辈分他还是长孙洛初的伯父,但他还不清楚皇上到底想要干嘛,所以故意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朝堂其他大臣,无论是帝京、“东都”还是“西都”一派的,都互相对视了一眼,看到各自脸上的疑虑,不懂皇上为何突然提起长孙家主。

“那你觉得她嫁入天家如何?”

姬胤承低沉的声音传入众臣耳中,大殿先是一片寂静,随后众臣便开始纷纷低声交流起来,显然这句话太让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