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奇伟没有答话。

只见他不紧不慢地将茶杯稳稳放在面前的石桌上,右手食指有节奏地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哒哒”的细微声响。

他微微眯起双眼,眉头轻皱,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这个时代,神鬼与凡人共存在同一片天地。

虽说唐河河伯的存在感并不高,也几乎不为唐县百姓做什么事情,但敬畏神鬼的思想,早已如同深深扎根于土壤中的老树一般,稳稳地在唐县百姓心底生了根。

在百姓们心中,神鬼是需要敬重的,就如同那高高在上的朝廷,是必须尊崇的存在。

但若是问起他们,为何要敬畏神鬼,为何要尊重朝廷。

他们往往眼神迷茫,只是下意识觉得理当如此。

毕竟自古便是这般,祖祖辈辈皆是这么教导的。

如此一来,如何妥善处理唐县的河伯一事,就成了一件极为考验智慧与手段的难题。

好在,杨奇伟心中早已有了自己的计划。

一个对当代而言,可称之为疯狂,甚至癫狂的计划!

自成功拿下唐县,时光悄然流逝,如今已是第三天。

在这过去的三天里,杨奇伟一门心思扑在一件事上——识人!

识什么样的人呢?

自然是那些生死之交的好友。

他迫切需要弄清楚,何种人更容易被他收买,何种人对他的好感更容易提升,以及为何这些人的好感提升起来更为容易。

唯有把这些都探究明白,杨奇伟才能借助恋爱系统的能力,迅速提升自身实力,在短时间内积累起足以向天下宣战的雄厚资本。

他的目光,可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明朝!

他要与全天下谈一场甜甜的恋爱!

经过这几日的深入研究与观察,杨奇伟终于寻得了答案。

彼时,他所拥有的生死之交数量已达1065个。

在这短短几天里,又新增了三十五个。

颇为有趣的是,在这一千出头的生死之交中,超过八成是五十岁以上的年迈老人,以及十岁以下的孩童。

这些老人与孩子有着显着的共同特点,那便是缺乏足够的生存能力,且在生活中不受重视、无人待见。

孩子们因年龄太小,尚未具备独立生活的本领;老人们则因年纪太大,身体机能衰退,无法再承担重活。

他们每日浑浑噩噩,不清楚活着的意义,也不知道该如何在这艰难世间生存下去。

就在这时,杨奇伟出现了,圣教也随之降临。

杨奇伟并未因老人年事已高、孩子年纪尚小而嫌弃他们,更没有因为他们既无法上阵杀敌,又难以承担繁重体力劳动,就将他们弃之不顾。

恰恰相反,杨奇伟给予了他们从未感受过的悉心关怀。

在圣教的照料下,他们饭能吃饱,衣物充足,甚至杨奇伟还特意给他们增加了一些肉食,用以改善生活。

至于工作,更是轻松简单,只需帮忙做些力所能及之事,诸如搬运一些轻巧的小物件,或是帮忙推推车之类的活儿。

对杨奇伟而言,照料这一千多老弱群体,耗费不了太多的资源,不过是举手之劳。

但对这些老弱之人来说,简直如同天神降临,是真神前来救苦救难。

杨奇伟已然成为他们活下去的唯一希望,是他们在这冰冷世间感受到的唯一温暖。

正因如此,他们对杨奇伟的好感度,远比那些身强力壮的壮年男子,或是心智成熟的成年人要容易提升得多。

毕竟对于青壮们而言,杨奇伟领导的圣教虽是当下不错的选择,却并非是他们生存下去的唯一途径。

即便离开了杨奇伟,离开了圣教,他们也还有其他办法在这世间谋生,可那些老人和孩子,一旦失去圣教的庇护,几乎没有活路可言。

大致明白了这些人的状况,以及好感度提升的根本缘由后,杨奇伟心中开始盘算着一件事。

怎么让更多人明白,自己才是他们唯一的依靠!

怎么让更多人明白,自己才是他们幸福的唯一保障!

怎么让更多人明白,自己才是他们恋爱的尽头,世间唯一的光!

这种事情~~~

其实并不难。

是的,并不难。

杨奇伟在了解情况后,已经有了相应的计划。

而唐县的士绅,河伯,就是这个计划最重要的一环!

杨奇伟想到自己心中那个堪称疯狂,甚至近乎癫狂的计划,不禁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容。

这笑容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有些冷酷,隐隐透着一丝让人胆寒的意味。

随后,他轻轻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轻蔑道:“来而不往非礼也,他们既然一心寻死,我又怎么好意思阻拦他们。”

听到杨奇伟这话,坐在一旁的张大山和肖青顿时面露激动之色。

肖青“噌”地一下站起身来,双手抱拳,身子前倾,恭敬地拱手拜道:“教主,属下愿领兵征讨这些士绅,为教主除去这心头大患!”

张大山也赶忙起身,满脸涨得通红,大声附和道:“教主,俺也愿往,定要将那些家伙打得落花流水!”

杨奇伟见状,不慌不忙地摆了摆手,语气沉稳地说道:“不急,他们暂时还有用。”

说罢,他微微转头,目光落在王启武身上,神色温和地询问道:“这七家的情况你可了解?”

王启武听到教主问话,身子猛地一挺,连忙回应道:“都了解,之前还与他们打过交道,尤其是刘家,我曾为他们解决过不少麻烦事儿。”

说到这儿,王启武想起那些不太光彩的事,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讪讪地笑了笑。

一旁的张大山看到王启武这副模样,撇了撇嘴,不过终究还是念及如今大家已是同门中人,便没有直接出言损他。

杨奇伟对王启武的回答颇为满意,微微点头,接着说道:“很好,把七家做过的那些脏事、恶事,全都详细地写出来。另外,可还有人证、物证?”

王启武忙不迭地点头,连声道:“有的,有的,他们七家做过的坏事太多了,尤其是刘家,那些恶行简直罄竹难书。”

杨奇伟微微颔首,转而看向肖青,神色认真地吩咐道:“肖青,你是唐县本地人,对这里的情况最为熟悉。等老王写下七家的罪行后,你负责把那些人证物证都尽量找来。”

肖青一脸恭敬地应了一声“是”,但眉头却微微皱起,脸上满是疑惑之色。

他忍不住开口问道:“教主,七家想要请河伯害您,咱们直接杀上门去就是了,何必这般大费周章,还要去找他们的罪证呢?”

张大山在一旁听了,也是连连点头,气得满脸通红,怒发冲冠地骂道:“这些混账东西既然敢对教主不利,就该将他们夷三族,以泄我心头之恨!”

听着两人的话语,杨奇伟没有立刻回应,而是嘴角依旧挂着那抹淡淡的笑意,目光温和地看向王启武,轻声问道:“老王,你怎么看?”

王启武听到教主询问自己,心中一紧,先是小心翼翼地看了眼杨奇伟,接着又偷偷瞥了瞥肖青和张大山,沉吟了数秒后,才恭恭敬敬地躬身拜道:“教主圣明,人主之相。”

听到这话,张大山和肖青面面相觑。

张大山一脸迷茫,显然没太明白王启武话中的深意,而肖青眼中则多了几分若有所思。

人主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