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第126章 返回京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嘞个擦,手又滑了(?_?)】

几日之后,随着晋王府下辖宗室被送至大同,江宁等人便开启了返程之旅。

队伍浩浩荡荡,足有数万人,朝着京城方向行进。

镇守张家口的茅元仪也等到了杨肇基派来接管张家口的守将,和江宁的命令,命令他押送查抄的银子和物资,返回京城。

茅元仪此时也是激动坏了,还以为江大人把他给忘记了。

现在终于可以返回京城了,立马和新任张家口守将做了交接,便领着一众将士,押送物资和银子启程回京。

江宁等人一路之上,走走停停。

当队伍行至宣府时,宣府总兵黑云龙率领人马留在宣府,继续镇守宣府。

同时,他将自己的两个儿子黑明孝与黑明廉郑重地交给江宁。

江宁点头示意,收下了黑云龙的两个儿子。

在宣府休整一晚后,队伍又继续启程,向着京师进发。

五日之后,他们终于抵达京师。

内阁首辅孙承宗亲自率领百官前来迎接。

众人看着江宁等人那浩浩荡荡数万人的队伍,以及那宛如长龙般的车队,车上整齐排列着大木箱。

一众官员心里都明白,这些车上装载的,皆是从山西查抄得来的银子。

其中不少官员见状,心中纷纷打起鼓来,暗自心惊胆战。

他们有些人也参与其中,或是收受了银子,此时满心担忧,就怕江宁等人一回京,便继续扩大案件追查范围,万一牵连到自己,那可就麻烦大了,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众人胡思乱想之际,江宁等人策马来到了城门口。

赶忙下马,快步上前与孙承宗热情地打起招呼。

孙承宗此刻虽一脸疲惫,但仍面带微笑说道:“江大人,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啊。”

江宁同样热情回应道:“孙阁老,这些日子您可辛苦了。”

一番热络的寒暄过后,江宁等人纷纷翻身上马,与孙承宗及一众官员一同往城中行进。

对于那些被押送入京的贪官污吏以及八大晋商,京城百姓们个个义愤填膺,纷纷对其人人喊打。

一路上,百姓们手中的烂菜叶子、臭鸡蛋、碎石子如雨点般扔向这些人,直把那些贪官污吏和通敌卖国的奸商砸得狼狈不堪。

眼见场面有些失控,魏忠贤眉头微皱。

扯着嗓子大声喊道:“各位京城的百姓,请大家静一静啊!

都注意一下个人素质!”

听闻魏忠贤的喊话,百姓们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人群中有人大声开口喊道:“魏公公,一定要杀了这些贪官污吏和通敌卖国的奸商,给咱老百姓出出气啊!”

魏忠贤闻言,笑着点头应道:“一定一定!

咱家亲自送他们上路!”

这话可把一旁围观的百姓激动坏了,顿时拍手叫好,还有人高呼魏公公是活菩萨。

江宁看到这一幕,不禁暗自感慨,老魏这人气,别的地方暂且不说,在京城那绝对是天花板级别的。

这要是他没在大明朝担任东厂提督,放到后世,就凭老魏现在这人气,都完全可以考虑出道了。

此时街道两旁围观的百姓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人群中不少人冲着江宁等人高呼“青天大老爷,为民做主”之类的口号,表达着对他们的感激与赞誉。

更有许多妙龄少女,满脸羞涩又难掩激动,纷纷拿起手中的香囊、手绢,甚至肚兜,疯狂朝着江宁的方向扔去。

突如其来的这般场景,让江宁顿时陷入尴尬,脸上泛起微微红晕,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跟在江宁身旁的魏忠贤笑着打趣道:“江大人呀,您瞧瞧,这不知多少官员府上的千金小姐,对您可是痴心一片呐!”

江宁听闻这话,顿时脸色一黑,没好气地说道:“她们对我这也能叫喜欢?

哼,她们分明就是馋我这身子,简直下流!”

听着江宁这般回答,魏忠贤忍不住咳嗽起来,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应。

随后,这一众人员行至皇宫门口,纷纷下马,鱼贯入宫,准备向朱由校汇报此次山西之行的情况。

孙承宗等官员也一同跟了进去。

然而,杨涟、左光斗这些东林党官员却被守门禁军阻拦在外。

此时,杨涟、左光斗怒不可遏,与守门禁军争执起来。

杨涟质问道:“凭什么他们能进去,本官就不能进?”

这时,那禁军一脸尴尬地说道:“还请二位大人息怒,如今能进去的,都是此次前往山西办案的各位大人,以及内阁六部的大人。

不知二位大人在何处任职呀?

”杨涟、左光斗闻听此言,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没了脾气。

他们如今在都察院的职位一贬再贬,眼瞅着就快沦为最低级的普通官员了。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冷哼一声,以示抗议。

跟在众人之中的邹元标目睹这一幕,心中满是无奈,不禁轻轻叹息一声,缓缓摇了摇头。

他神色黯然地转头,默默离开,不再去理会仍在与禁军争执的杨涟等人。

他的背影略显落寞,在这宫门前的喧嚣中,独自走向那不知前路几何的方向。

江宁等人来到御书房,朱由校亲自迎了出来。

见面后,他赶忙将众人上下打量一番,随即眼眶泛红,满是关切地说道:“诸位,此次山西之行,大家都辛苦了。

五弟,你瞧你,黑了也瘦了,不过倒是显得愈发干练了。

袁爱卿,你的头发白了不少,这些日子必定操劳极了。

魏大伴,你同样辛苦,回头朕赐您一身崭新的蟒袍。

江爱卿,你也受累了,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呐。”

朱由校这一番关怀话语,让众人心里暖意涌动。

随后,众人步入御书房,开始详细汇报山西一行的情况。

当听到郭允厚汇报,此次山西查抄,共得九千三百万两银子,另有价值好几百万两银子的财物,还有数不清的房屋土地时。

朱由校激动得直接从龙椅上跳了下来,满脸兴奋,一脸急切地向郭允厚再三确认。

郭允厚再三表示,账目经过数次仔细清点盘查,绝对准确无误。

朱由校整个人顿时乐开了花,不禁感慨道:“这下朕终于不用再为银子的事情整日发愁了,朝廷也终于能轻松几年了。”

在场众人听闻这话,心中皆是一喜。

实在是大明朝近些年来,日子就没顺过,国库常年亏空,只能拆东墙补西墙。

直至江宁入朝为官,财政状况才逐渐有所缓解。

此次山西之行的查抄成果,算是彻底解决了接下来几年国库财政面临的难题。

随后,朱由校为表对众人的恩宠,特意设下宴席,并亲自作陪。

宴会上,君臣们有说有笑,气氛其乐融融。

期间,朱由校竟亲自拿起酒壶,为众人一一斟酒。

这一举动,可把其他人惊到了,毕竟皇帝亲自倒酒,这份殊荣,这面子可着实不小啊!

老魏更是感动得涕泪横流,那模样仿佛恨不得当场把自己的心掏出来,好让皇帝看看他老魏对皇上的一片赤诚忠心。

江宁见状,却是一脸无奈,只是默默坐在一旁自顾自地吃饭。

看着其他几人受宠若惊的样子,江宁不禁眉头直皱。

他心里清楚,接下来还有一连串的事情亟待处理,忍不住暗自叹了口气。

原本满心想着回京之后好歹能休息上几天,却不曾想,回京之后,要面对的事务丝毫不比之前少啊!

就在这时,一旁的魏忠贤眼尖,赶忙开口问道:“江大人,您何故这般闷闷不乐呀?”

江宁闻言,当场就有些无语,心里忍不住骂道:“好你个老魏,不好好吃饭,盯着我作甚?”

这时候,朱由校和一众大臣们也都将目光投向江宁。

江宁顿时一脸尴尬,心中暗自思忖:总不能实话实说,告诉大家自己其实是想撂挑子歇几天吧。

随后,他轻咳两声,开口说道:“回皇上,微臣在思考接下来诸多事宜该如何妥善安排。

就比如说从山西带回来的宗室,该如何安置。

还有京营整顿军务一事,千头万绪。

再者,微臣还担忧此刻身在江南的薛阁老他们一行人,不知进展如何了。”

说到最后,江宁自己都觉得这理由编得有些扯淡了,快要编不下去了。

朱由校听闻此言,顿时感动得落下泪来,声音哽咽地说道:“江爱卿如此忠君体国,事事都为朝廷着想,真不愧是朕的左膀右臂啊!”

其他几位大臣也纷纷跟着开口称赞江宁。

就连一旁的魏忠贤,也一脸崇拜地看着江宁,说道:“江大人这般为国操劳,当真是我等学习的楷模呀!”

听着众人这一阵恭维,江宁尴尬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随后,君臣等人在宴会上推杯换盏,气氛热闹非凡。江宁也不知究竟喝了多少酒,只觉脑袋昏昏沉沉,在迷迷糊糊中,便被人扶着离开了皇宫。

第二天一大早,江宁悠悠转醒,发现自己已然回到家中。

守在一旁的柳若烟和柳青烟两姐妹,见江宁醒来,激动得小脸泛红,赶忙开口说道:“公子,您醒啦!”

江宁揉了揉隐隐作痛的脑袋,嘟囔着问道:“昨晚我在宫里参加皇上赐宴,最后是怎么回来的呀?”

柳青烟俏皮地眨了眨那双灵动的大眼睛,笑嘻嘻地说道:“公子呀,您是被魏公公和郭老大人一起抬回来的呢!”

听闻这话,江宁不禁尴尬地笑了笑,说道:“魏公公和郭老大人,人还真是不错呢!”

紧接着,江宁在柳家姐妹的伺候下洗漱完毕,穿上蟒袍,简单用了些早餐后,便准备出门进宫,与朱由校商议后续事宜。

不曾想,他刚走到门口,就听见“砰”的一声巨响。

江宁下意识赶忙倒退两步,只见两扇大门直直地倒了下来,扬起一片尘土。

江宁顿时火冒三丈,心中怒骂:“他娘的,前脚刚回京,后脚就有人把我大门踹掉,这事儿要是传出去,我这脸往哪儿放?”

他刚要张嘴开骂,却瞧见门前站着一脸尴尬、还抬着脚的魏忠贤,以及在一旁幸灾乐祸的郭允厚。

江宁见状,当场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暗自腹诽:“用脚敲门,这种事儿,除了老魏,其他人绝对干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