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我靠系统,登顶学霸巅峰 > 第172章 网络答案大战,叶灼笑看教育平台 “混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2章 网络答案大战,叶灼笑看教育平台 “混战”

叶灼看着系统提示,不禁莞尔。

这还真是意外收获,本以为只是一场普通的高考,没想到竟然引发了这样的连锁反应。

从某种程度上说,系统给的这些新技能,比那些名校开出的条件更有价值。

至少,它们能帮助他在接下来的舆论风暴中保持主动。

家里的座机电话简直像是着了魔,一刻不停地响着。

“喂,您好,这里是......”叶父刚接起电话,就又被打断。

这已经是今晚第二十七通来自各大高校的电话了。

除了早些时候的四大名校,现在连中科大、人大、南大、浙大等一系列名校都加入了这场“争夺战”。

“爸,要不咱们先把座机关了吧。”叶灼无奈地建议道。

叶父揉着太阳穴,满脸疲惫:“这些学校也太拼了,连电话轰炸这种招数都用上了......”

就在此时,门铃突然响起。

叶灼打开门,发现楼道里站着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礼盒。

“您好,请问是叶灼同学家吗?我是xx大学招生办主任,特地来......”

“抱歉,我们已经休息了。”叶灼礼貌而坚定地说完,轻轻关上了门。

叶父摇了摇头,起身拔掉了座机电源。

“儿子,你这次高考,可真是搅动了一池春水啊......”

叶灼笑而不语,心中却想:这才刚刚开始呢。

夜幕笼罩城市,但网络世界却沸腾如昼。

“语文选择题第5题答案公布:d!”

“数学填空第三题更正为2.5而非2!”

“物理第8题多解!官方承认两种答案均可!”

叶灼瘫坐在电脑前,笑看着各大教育平台疯狂更新的参考答案。从晚上七点开始,新东方、学而思、猿辅导等知名机构就开启了“答案战争”,谁先发布,谁更精准,就能抢占最大流量。

好家伙,只见猿辅导直接开了十路直播,分科目同步解析,屏幕上弹幕如雪花般飘过。“奥数天才”王启明老师激情四射:“这次数学卷简直不要太友好,我预测全国满分将突破历史新高!”

新东方则祭出了“答案溯源”,几位资深教师同屏论证每道选择题,就差把出题老师的祖宗十八代都考证出来了。

叶灼轻点鼠标,浏览着这些七嘴八舌的“标准答案”。系统还贴心地在各个有争议的题目旁标注出了正确答案,不过,也只有他自己能看到就是了。

手机微信疯狂震动,叶灼的消息提示已经超过99+。

高三七班考生群里,信息滚动速度快得令人眼花缭乱。

“我完了,数学第12题我选了A,现在上面都说是c!”

“别急,我问了补习班老师,他说这题有争议......”

“物理最后那题谁会?我蒙的c,结果官方给的b!”

“语文作文我好像跑题了,呜呜呜......”

同学们互相打探、安慰、吐槽,仿佛这样就能改变已成定局的答案。

家长群更是乱成一锅粥。各种截图、语音、转发的“内部消息”满天飞。

“听说今年分数线会降低10分!”

“不可能,我朋友是阅卷老师,说今年卷子简单,线肯定涨!”

“谁有靠谱估分软件?我家孩子非要我帮他算......”

叶灼看着这些消息,轻轻摇头。人们总是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在焦虑中寻求安慰。

李老师的微信几乎要被@爆了。

高三家长总群:“@李老师,听说您班上叶灼这次考得特别好?能不能透露下估分?”

教师交流群:“@李老师,你们班那个被四大校长同时打电话的学生,数学是不是全对?我们在讨论那道压轴题......”

甚至连学校领导群都坐不住了:“@李老师,关于叶灼同学的情况,咱们需要提前准备一下宣传材料,麻烦了解一下他的大致情况。”

李老师手忙脚乱地应付着各方询问,额头上的汗珠不断滚落。作为班主任,她既为叶灼感到骄傲,又担心过度关注会给他带来压力。

更糟糕的是,不知道谁走漏了风声,现在连隔壁学校的老师都在打听叶灼的情况。这阵仗,简直比查询高考状元还猛烈。

【叮!】

【检测到:社交网络关注高峰】

【警告:舆论焦点已锁定,信息易被放大扭曲】

【建议:保持低调回应,避免详细透露成绩信息】

【临时能力激活:社交直觉+80%,言辞把控+60%】

【注意:此阶段的任何言行都可能成为公众议题】

叶灼看着系统提示,若有所思。

舆论的浪潮来得太快,他需要谨慎应对。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扭曲成“天才狂妄”或“假装谦虚”的极端形象。

手机屏幕又亮起来,是班主任李老师的私信:“叶灼,能打个电话吗?有些事情需要和你沟通一下。”

叶灼深吸一口气,拨通了电话。系统提示他保持冷静,选择合适的回应方式。

毕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随口一说的话,都可能在明天变成热搜头条。

“叶灼,我知道你现在可能很忙,但学校这边确实有些问题需要处理......”李老师的声音透着疲惫和无奈。

“现在各种群里都在@我,问你的估分情况。连校长都来问我了,说是要准备宣传材料......”

叶灼沉默片刻,组织着语言:“李老师,我理解您的难处,但我真的不想在成绩公布前透露具体分数。”

“倒不是有什么隐瞒,只是这样会给自己不必要的压力,也可能引发更多的关注和猜测。”

李老师叹了口气:“我明白,我也是这么想的。过早曝光分数对你没好处,万一......”她顿了顿,没有说下去。

那个“万一”背后的含义很明显——万一最终成绩不如预期,反而会贴上“辜负期待”的标签。

“但是,”李老师继续说道,“你能不能至少给我一个大致范围?这样我也好应付上面的询问......”

“李老师,这样吧,”叶灼灵机一动,“我可以分享几道难题的解题思路,不涉及具体答案,您看可以吗?”

“这个主意不错!”李老师的声音一下子轻快起来,“这样既能缓解各方压力,又不会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叶灼打开电脑,迅速整理了几道高考中最具挑战性的题目解法。

数学压轴题,他提供了三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每一种都简洁优雅。

物理电磁场题,他从量子力学角度给出了超纲但合理的分析。

化学有机合成题,他展示了一条课本上没有但效率更高的反应路径。

这些解析既不涉及具体答案,又充分展示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就这样吧,您可以把这些思路分享给需要的老师,但请不要提我的具体分数。”叶灼最后叮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