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我靠系统,登顶学霸巅峰 > 第101章 叶灼:春晚后热度不减,国际青年科学晚宴展风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1章 叶灼:春晚后热度不减,国际青年科学晚宴展风采

紧接着是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邮件和电话,都是对他表演的赞叹和学术交流的邀请。

叶灼打开国外社交媒体,发现自己的表演视频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开来:

“这就是中国的高中生?我们的博士生都做不到这种程度!”

“难以置信的数学天才!他把数学变成了艺术!”

“中国教育系统太强大了,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

甚至连国际知名科学杂志都发表了评论文章:《数学之美:中国少年的惊艳表演震撼全球科学界》。

文章中写道:“叶灼的表演不仅展示了深厚的数学功底,更展现了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无限可能。这种将严谨科学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方式,或许正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叶灼坐在书桌前,看着这些评论和报道,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他不再只是一个成绩优秀的高中生,而是成为了中国教育和中国青年的一张名片。

春节假期还没结束,叶灼家的信箱和电子邮箱就已经塞满了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招生邀请。

清华大学校长亲笔信:“期待你加入清华大学的大家庭,我们将为你提供最优质的培养计划。”

北京大学招生办:“北大元培学院为您量身定制跨学科培养方案,欢迎报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我们将为您开设个性化课程,支持您在数理交叉领域的研究。”

......

几乎所有的985、211高校都发来了招生邀请,有些甚至直接承诺免试录取和全额奖学金。

与此同时,各大高校的官方微博、官网纷纷发布声明,表达对叶灼的欢迎之意,一时间竟在网络上掀起了“高校争抢叶灼”的热潮。

网友们纷纷调侃:

“我们学校食堂最好吃!叶灼快来!”

“我们学校校花最漂亮,叶灼别犹豫了!”

“上我们学校,包分配诺贝尔奖!”

面对这些邀请,叶灼却保持着沉默。对他来说,高校选择只是未来道路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如何运用自己的能力创造更大的价值。

回到学校后的第一天,叶灼明显感觉到周围人的目光都变了。走在校园里,不断有低年级的学生上前要签名、合影。

晚上回到家,他终于有时间查看系统的奖励提示。

【叮!】

【任务完成:春晚科技文化使者】

【表现评级:SSS+(传奇)】

【分析:宿主完美展示了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引发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积极反响,将个人影响力从学术圈成功扩展至普通大众】

【获得奖励:】

【1. 公众亲和力+(超额完成)】

【2. 国民认可度+(超额完成)】

【3. 文化艺术感知+(额外奖励)】

【4. 特殊能力:跨界创新(可将不同领域知识完美融合)】

【5. 声望值+】

【系统评价:宿主已从“学术新星”晋升为“国民偶像”,影响力辐射全球。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提升了个人价值,更为国家形象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你的道路已不仅限于学术殿堂,更肩负着推动科学普及、文化传承的重任。】

叶灼看着这份超额完成的奖励,心中既有成就感,也有一丝压力。

“国民偶像”这个称号,意味着他的一言一行都将被公众关注。这既是荣誉,也是责任。

特别是“跨界创新”这个新能力,将为他未来的发展打开更多可能性。科学与艺术、传统与现代,这些看似对立的领域,在他手中或许能碰撞出更加绚烂的火花。

春节后返校第一周,央视《开讲啦》栏目组来到叶灼的学校,邀请他进行一次专访。

演播室内座无虚席,主持人开门见山:“叶灼同学,从全国高考状元到春晚舞台,你的经历堪称传奇。能告诉我们,是什么让你决定在春晚这样的大舞台上展示数学之美?”

叶灼微笑着回答:“很多人认为数学是枯燥的、抽象的,但在我眼中,数学方程式就像大自然的密码,蕴含着无穷的美。我只是想让更多人看到这种美,仅此而已。”

“但你展示的不仅是数学,还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这种创意是怎么想到的?”

叶灼思考片刻:“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其实与数学的普适性有着相通之处。我认为,真正的创新往往来自不同领域的交叉融合。”

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一位学生提问:“叶灼学长,我们都知道你在学习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能分享一下你的学习方法吗?”

叶灼露出淡淡的微笑:“说实话,没有什么特别的诀窍。保持好奇心,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思考事物之间的联系。题目解不出来时,换个角度看问题......”

他停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其实主要还是题目太简单了。”

全场哄堂大笑,这种谦虚中带着一点凡尔赛的回答,反而让观众更加喜爱这个年轻人。

临近结束,主持人问道:“叶灼同学,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榜样,你对未来有什么规划?”

叶灼的目光坚定而深远:“我希望继续探索科学与艺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为科学普及和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顿了顿,脸上浮现出真诚的微笑:“其实我只是想做好自己,然后......”

“只是随便搞搞,大家别太当真。”

全场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笑声。这个既天才又不失幽默感的年轻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无数人的未来。

奔驰轿车缓缓驶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叶灼望向窗外灯火通明的建筑群,嘴角微微上扬。

“叶同学,到了。”司机转头微笑道,“国际青年科学基金会的晚宴已经开始了。”

叶灼整了整深蓝色西装的领带,点头致谢。这是春晚过后的第三周,他收到的邀请函已经堆满了书桌一角。

而今晚这场晚宴,格外不同。

国际青年科学基金会,全球顶尖的科学资助机构之一,每年在世界各地举办一次高端学术晚宴。今年选在北京,据说是为了向中国科教界释放友好信号。

叶灼走下车,抬头望向会场入口处悬挂的横幅:“面向未来的科学—国际青年科学基金会年度晚宴”。

他深吸一口气,推开了沉重的玻璃门。

大厅内,水晶吊灯折射出璀璨光芒。觥筹交错间,西装革履的学者们正三三两两交谈着。光是扫一眼,叶灼就认出了至少五位国际学术期刊的主编。

“这阵仗...”叶灼暗自思忖,“比想象中还要隆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