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70,开局被分家 > 第116章 再次分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妈……”陈建国也不废话,直言了当做出决定。

“明年咱们家里也养两头猪,不能被老二他们比下去。”

“开春也在自留地多种一些洋芋,洋芋收起来就种红薯,专门用来喂猪。”

“不够的猪食用猪草代替。”

“家里几个年轻人都要上工挣工分,只有你在家里歇着,所以找猪草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老大陈建国看向自己时,老太太心里就产生一丝不好预感。

没想到他这么狠,竟然让自己一个七十岁的老太太去外面搞猪草。

虽然生产队不乏七十岁老人干活减轻子女负担的人,但老陈家因为壮劳力多,一直没让老太太干过什么活。

没想到两个儿子刚刚分家一年多,自己一直偏心且看重的老大就让自己出去打猪草,帮家里人喂猪。

这也太不孝了。

下意识就想要拒绝,但话到嘴边儿她又咽了回去。

她现在跟着老大生活,本就不怎么受待见,平时吃得也不怎么好。

要是再不听老大的话,给老大家出一份力,让老大一家觉得自己不是什么都干不了的废物,累赘……

今后在老大家的日子肯定更差。

只能带着满脸不甘道:“虽然老婆子我没啥力气,比不上你们年轻人,打打猪草还是没问题的。”

…………

转眼就到了生产队分粮的日子。

虽然老爹已经算清今年全家挣了多少工分,能分多少粮食,但真正到了这一天,爹娘还是特别的期待。

因为在他们眼里,只有粮食分到自己手里,装进自家粮仓,那些粮食才真正属于自己。

天不亮就从床上爬起来。

媳妇儿夏洛寒也是个喜欢凑热闹的人,哪怕昨天半夜起床喂了两次奶,仍然在同一时间从床上爬起来,精神抖擞,满脸兴奋。

连带着陈伟南也被他从床上拖了起来。

正好今天小妹跟小姨子都放假在家,吃完早餐,全家七口人浩浩荡荡赶往生产队队部。

路上碰到了不少全家一起去生产队分粮的邻居,可见大家伙儿的热情有多高。

大伯陈建国一家挣工分的积极性不高,但分粮食的积极性特别高。

陈伟南带着全家人赶到生产队队部时,他已经在排队。

因为每家每户的工分都提前算好了,社员们需要做的就是确定签字,所以分粮速度特别快。

生产队今年的稻谷产量跟去年差不多,每个工分分到的稻谷数量跟去年也就没啥变化。

苞谷因为天干减产,每个工分分到的苞谷量比去年少了差不多两成。

很快就轮到大伯一家分粮食。

会计看着手里的统计表朝陈建国道。

“陈建国,今年全家挣到的工分比去年多一些,总共三千六百分……”

“再接再厉,希望你们明年挣到的工分可以突破四千。”

“总共分得稻谷一千八百斤,苞谷288斤,加上抗旱期间奖励的苞谷,总共502斤苞谷。”

“这是领粮食的条子,确定没问题,签完字就可以去领粮食。”

陈建国特别激动,这些稻谷跟苞谷足够全家吃上一整年。

要是省着点儿吃还能剩下不少,对比去年分粮简直好太多。

等陈建军把给老太太养老的两百多斤稻谷送过来,家里粮食就更多了。

分家后几乎没碰到啥顺心事儿的陈建国第一次露出了发自内心笑容。

但这种好心情没持续太长时间就被打破。

不过这也要怪陈建国自己。

拿到领粮食的条子直接去粮仓领粮食就行了,偏偏要在这儿等陈伟南家统计好的公分数量。

人家去年到手的工分就比他家多,今年陈伟南的上工时间比去年多了好几倍,挣到的工分肯定更多。

守在这里跟陈伟南家比工分,那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陈建军家:上工期间总共挣了4920公分……前两天送到生产队的猪粪可以换一百九十公分,总共五千一百一十工分,在生产队所有社员中间排名第三……”

“嘶嘶嘶……”

队部所有人都被会计这番话吓得倒吸一口凉气。

虽然生产队还有比他家工分更高的社员,也有不少跟他家工分差不多的社员,但人家家里最少也有五个壮劳力,而陈伟南家里只有四个壮劳力。

相当于陈伟南家四个人干了比好多社员五个人都多的活,怎么可能不让人震惊。

不管什么时候,社会上最不缺的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人。

当场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王会计……”

“陈建军家只有四个人,凭啥会有这么多公分,你们会不会搞错了。”

会计是生产队唯一上过高中的人。

虽然没有毕业,但也是生产队最有文化的人,说啥也不能让人诋毁自己能力,当即站出来解释。

“公分数量没有错……”

“别看建军家只有两个人,但陈伟南这小子力气大,每次抢收都是一个人挣两个人的工工分。”

“建军两口子只要家里没事儿都会上工,拿满工分。”

“所以他家虽然只有四个劳动力,但在挣工分方面却相当于五个劳动力。”

“加上人家还用猪粪换了一百九十个工分,拿到五千多个工分并不多。”

陈伟南在抢收期间的变态表现生产队每个社员都一清二楚,而且发自内心羡慕。

但这些都是他们羡慕不来的。

陈伟南既有力气,肚子里面又有油水,才能在抢收期间干那么多活。

生产队其他人就算有力气,肚子里也缺油水,没法儿长时间干重活。

面对一个人干两个人活的陈伟南,除了羡慕,没有其他任何办法。

看大家纷纷点头认可自己自己解释,会计再次开口:“按照咱们生产队的分粮政策,建军家可以分到两千五百五十五斤稻谷,四百零九斤苞谷。”

“抗旱期间,建军父子总共挑了四百担水,生产队奖励四百斤苞谷,总共分得八百零九斤苞谷。”

“这是领粮食的条子,确认没问题就按手印,直接去粮仓领粮食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