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 > 第94章 什么?林火旺才是大诗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4章 什么?林火旺才是大诗人!!!

哐当!哐当!

这时的火车很慢。

绿皮火车,还是烧煤的那种。

但是并不妨碍,绿皮火车将怀着梦想的人们,运输到了天南海北。

躺在椅子上睡了一觉起来,编辑李英去打了开水回来,拿出一些干粮,和主编严辰就这样简单的吃了点。

“李英同志,感觉怎么样?第一次出这样的远门,累不累?”

严辰笑着问道。

“不累!只要一想到,马上便能见到钟跃进同志,我的心情就无比的激动。”

李英兴奋地说道,毕竟这将近两个月来,她无数次在脑海当中幻想过钟跃进的样子。

更加无数次期待着,和钟跃进见面的这一刻。

“嗯!很好!年轻人,就是要这样富有激情。

现在我们的国家刚刚摆脱了暮气,正在朝气蓬勃的发展,就需要你们年轻人,有这样一股冲劲和干劲。

你是我们《诗刊》杂志社里最年轻的编辑,但说实在的,我却是最看好你。

其他的那些编辑们,大多本身就是着名的诗人和文人。

文人相轻这一点,你也是知道的,自古都是如此,不可避免。

他们对于一些来稿的评判和角度,往往会有失公允。

所以,像你这样纯粹的文字工作者,在我们《诗刊》当中将会发挥出特殊的作用来……”

严辰主编正好趁着这一次单独带李英出差,将平时一些不方便对她说的话和经验,好好在车上传授一番。

就这样……

认真说话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列车开进了吉省,那白雪皑皑的风景,火车从山林之间穿梭而过。

看着底下的一个个小小的村庄,升起的袅袅炊烟,两边笔挺笔挺的各种树木,都是独属于东北人的一种浪漫。

“东北,真美!”

尽管无数次从文学作品当中,领略过东北景色的美感。

可当李英真正的坐在火车上,以一种匀速的目光掠过去时,所带来的震撼还是难以言表的。

毕竟……

这个时候的京城,可不像后世一样,环境也治理好了,高楼大厦各种现代化也全都跟上了。

说白了,在这个年代生活在京城,真谈不上什么享受,反而还挺受罪的。

因为环境破坏的缘故,京城的沙尘暴非常严重,一旦到了黄沙天,屋外根本就没办法待人。

一斤风都有半斤沙子,出门一趟,就跟掉到土里一样。

这种情况,甚至到了2008年奥运会之前,才花大力气改善,你敢相信?

冬天的时候,京城就更惨了。

家家户户都靠烧媒炉子取暖,这就导致了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漫天飞。

整个京城的冬天,就没有一个好天气,漫天的都是乌烟瘴气。

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工作和生活,其实人是很难会有好的心情与心态的。

所以……

当李英和严辰看到火车窗外,这清晰无比的天空,还有树木与村庄,心中难免会有一些豁然开朗的激动之情。

这才是真实的世界,才是令人身心愉悦的景色。

很快,火车在春城一个短暂的停靠。

李英和严辰赶紧拿着行李下车,然后立马坐上了另一列前往白山县的列车。

过程不复杂,站内直接就换乘了。

毕竟,这个年代能坐得上火车的人不多,火车站都比较小。

又经过不到一个小时的晃荡,《诗刊》的两名编辑终于到达了白山县。

李英与严辰一到站,便看到在月台上,有人举着写着《诗刊》编辑的牌子,两人便立刻走了过去。

“同志您好!我们是《诗刊》的编辑,我是编辑李英,这是我们的主编严辰,请问您是白山县政府派来接我们的人么?”

李英礼貌地问道。

“对对对!李英同志您好,我是县政府宣传部的,这是司机孙师傅。

熊县长派我们来接你们,先到我们县招待所去。”

见找对了人,李英也是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那我们电报里说的钟跃进同志,你们找到了么?”

“找到了!找到了!钟跃进同志,早上就已经由司机孙师傅,接到了县招待所住下来。

你们跟着我们,到了县招待所,便可以见到钟跃进同志了。”

宣传部的干事,笑着说道。

孙师傅更是拍着胸脯,骄傲道:“为了不耽误你们的事,今天早上四点钟我就起来,到林家沟去接的钟跃进同志呢!”

“那真的是太好了!谢谢你,孙师傅。现在还劳烦您送我们到县招待所去。”

知道马上就可以见到心心念念的钟跃进同志,李英肉眼可见的,小脸立马绯红了起来。

同时,她的小心脏噗嗵噗嗵狂跳了起来,这是一种马上要见到偶像的那种激动与……羞怯。

……

而另一边,钟跃进被接到县招待所后,开了一个干部单人间。

他一头躺在松软的棉被上,看着这干净而高档的房间,比村里的知青宿舍好不知道多少倍呀!

“哈哈!我真的……真的做到了。

以后再也没有人能威胁我了,等我到了京城,就算其他的知青写信到《诗刊》来举报我,又有什么证据呢?谁会相信他们的胡言乱语呢?”

关上门后,钟跃进一个人在房间里,兴奋得握紧了拳头。

而且,他丝毫不担心,田进步和赵欢两个人被发现失踪了。

因为他都已经做好了伏笔,田进步是进山没回来,极有可能死在了山里,这是所有人第一时间会想到的可能推论。

至于赵欢,知青那边都亲眼看到她和自己一起返城了,自然没人会来追究这事。

若是将来某一天,赵欢的家人找来了。

顺藤摸瓜,也只能得到司机孙师傅的口供,那也是赵欢和自己吵了一架后,然后自己单独回村,结果半路不小心摔下去了呗!

钟跃进通过缜密的谋划,将自己从两个人的死摘得那叫一个干干净净。

现在……

他便迫不及待地用开水壶里的热水,擦了一把脸。

对着镜子,他露出了憨厚的笑容来。

是的!

他要干干净净的,去迎接属于自己新的身份,新的人生。

原本,他是想要亲自去车站迎接两位《诗刊》的编辑的。

但是,却被司机师傅小孙给阻止了。

他说县长吩咐了,让他好好在招待所里休息,好歹也是知名诗人,人家来拜访,就得端着一点架子,亲自去车站迎,算什么样子呢!

钟跃进想想也对,自己现在身份可不一样了。

而且,是自己的“诗”,让《诗刊》一下销量也提升了上去,影响力也爆发了上去。

《诗刊》是自己的伯乐,自己同样也是《诗刊》的“恩人”嘛!

钟跃进暗暗在心里告诉自己,见到编辑以后,一定不能太卑微,要把身份给拿捏住,把大诗人的气质给拿捏住才行。

咚咚……

敲门声响起,钟跃进立马从床上弹了起来,赶紧跑到门口去开门。

他以为是是《诗刊》编辑到了,却不想开门看到的,却是本县的熊县长。

身上还带着伤的熊县长,今天一起床,便立刻赶往县招待所,特地来慰问他这个全国的知名大诗人呢!

“熊……熊县长?”

钟跃进真是受宠若惊,这可是一县之长啊!

放古代,就是县太爷,一个县的土皇帝呢!

现在专门赶这么早,就为了专门来看望他呢!

“钟跃进同志!你好啊!真的是没想到,你这样的大诗人,在我们县插队当知青,还如此的低调。

不是《诗刊》编辑找到我们,我们根本都不知道,是我们的工作失察啊!”

熊县长一进门,就乐呵呵地说道,还伸出手来,同钟跃进亲切地握手。

“没……没有!没有!熊县长,我……我我纯粹就是不想太……太过招摇。”

钟跃进咽了咽口水,赶紧回应道。

哪怕他再能装,毕竟也只是一个才十八岁的知青少年,面对熊兴旺这样有气场的一县之长,还是难免的开始局促和紧张的。

“恩!不错,你很谦虚很低调。这可是年轻人不多得的宝贵品质呀!

你也坐呀!不要紧张,我就是来看看你,一会和你一起,见见《诗刊》的编辑们。”

看出了钟跃进的紧张,熊兴旺反倒觉得,这才是正常的。

像林火旺那样十八岁就如此老练成熟,又掌握了那么多本事的妖怪,全中国能有几个呀!

“嗯!嗯嗯!熊县长,我其实……其实就是写了一首诗而已,不算什么大的成就。”

嘴上虽然是这样谦虚的说,但钟跃进心里那是真的乐开了花来。

连一县之长,都对他这个“大诗人”如此礼遇,那等回到京城之后,凭自己的名气,还真有可能像田进步说的那样,结交到很多的达官贵人们呢!

“哼!林火旺,别以为就你可以和那些二代们交好。等我回到京城以后,甚至那些老一辈的领导人,都是我的诗迷呢!”

这一下,钟跃进的内心是彻底膨胀了起来,

想到昨天林火旺和那些京城来的二代们,一个个称兄道弟亲热的样子,他自然是心有不甘。

现在熊县长对他的态度,倒是让他一下将信心找了回来。

和熊县长聊了一阵之后,钟跃进心里的紧张也慢慢的放松了下来,而且也真把自己摆在了全国知名大诗人的地位上了。

自己骗自己,潜意识中都已经觉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真是他写的了。

又过了一会儿,《诗刊》的两名编辑到了楼下。

编辑李英甚至都等不及前台服务员,帮她开好房间什么的,她将行李往旁边一丢,立马就问了钟跃进的房间号,飞也似地朝着楼上奔去。

“钟跃进同志!钟跃进同志!”

李英那像小白灵一样好听的嗓音,还带着一点标准的北京胡同音,在楼道里响起来的时候,钟跃进也从房间里一下站了起来。

“哈哈!看来是我们《诗刊》的大编辑们,都等不及要见到你这个大诗人了。

我今天也正是好运气,正好见证一下,你们这伯乐和千里马的第一次会见。”

熊县长也是站起了身,哈哈直乐地说道。

“钟跃进同志!”

李英快步来到房间门口,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里面的钟跃进。

此时脱掉了大衣,里面穿着一件发黄的毛衣和里衬,浓眉大眼,身高一般,一米七的样子,不算帅气,但也不丑,就是最普通的男知青的模样。

但是,李英已经反复期待了两个月之久,在心里都不知道给钟跃进已经上了多少层的滤镜了。

所以,一见到他,十分激动地伸出手来,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说道:“钟跃进同志!你好!我……我是给你写信的那个编辑李英,也是……也是挖掘出你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编辑李英。”

“李英同志!你好!非常感谢你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欣赏与喜欢。

没有你的话,恐怕这首诗,很难这么快和全国人民见面。

你写给我的信,我每一个字都反复看了,情真意切,也给予了我极大的鼓励。”

钟跃进极力地使自己呈现出,一副憨厚真诚自信又阳光的文学青年的形象来。

“那封信,还是太短了,钟跃进同志,我想跟你说的话,真要写出来的话,恐怕有十万字那么多呢!

哈哈!今天算是真的见到真人了,真的难以置信,你这么年轻,就能写出如此优美和浪漫的诗句来。

往后还有如此漫长的人生,你的文学生命还很长很长,我们整个《诗刊》杂志社都非常欢迎你的到来,同时更加期待,你往后更多更好的作品……”

李英进入了状态以后,就和钟跃进有说有笑聊了起来。

甚至连一旁的熊县长都有点坐冷板凳,不过他也知道,这是他们文化人之间的谈话。

正好这时,主编严辰办好入住手续之后,也走了上来。

熊县长便和他开始亲切地攀谈了起来。

期待了这么久,不管是李英还是主编严辰,都有一堆的话和疑问,想要和钟跃进沟通。

足足聊了快一个小时的时间,都过了午饭的点,几人肚子咕咕叫,才笑着中止了。

由熊县长做东,在县招待所的小食堂里吃了小灶。

不过吃完饭之后回房间休息时,李英才拍了一下脑袋说道:“哎呀!我怎么将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呢!到了白山县,就得马上联系一下我的表哥他们,让他们快来招待所,见他们偶像大诗人钟跃进呀!”

于是,她赶紧到招待所的前台去打电话,转了几下,才转接到了345团的团部那。

“喂!我找徐小东……”

这是徐小东最后留给表妹李英的一个联系电话,这年头没有手机,联系人可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有时候甚至得好几天才能联系得上,很多事都是因为沟通不畅而给耽误了的。

李英通过345团那边得知,徐小东他们并不在团里,不过他们已经马上派人去通知了。

在徐小东他们得救的第一时间,为了防止345团那边认为他们失踪,就给那边打去了电话。

并且徐小东也告诉那边,若是表妹李英有打电话过来,立马就打电话到林家沟来联系他们。

所以……

林家沟生产大队这边,赵蒙生和黄小力,再一次经历了早起的苦练,丢掉脚上的沙包,整个人的背后都被汗水给浸透了。

好不容易挨到了中午,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村部的电话却急促地响了起来,大队长林水生正好在,接起电话之后,立马就朝着外面喊了起来。

“徐小东!徐小东同志!你的电话,345团那边打过来找你们的。”

“好嘞!马上来。”

徐小东刚还在取笑自找苦吃的赵蒙生和黄小力两人,然后便起身快步去队部接电话。

“喂……”

接了电话,徐小东立马大叫了起来,“真的?太好了!好好好!知道了!我们马上回去。”

然后,徐小东就飞也似地跑回二代们这边来,一向都是沉稳表情的他,第一次这么激动起来。

“咋了?小东哥,什么好事,看把你激动的。”

赵蒙生反过来笑他道,“要冷静!要沉着!每遇大事有静气,不是你教我们的么?”

“哈哈!老赵,你倒是找到机会,就反过来教育起小东哥来。”黄小力乐得哈哈道。

徐小东却是不和他们一般见识,直接就叫道:“是钟跃进同志!我表妹李英已经到白山县招待所了,钟跃进同志就在那。他们刚刚还深入交流了一个多小时呢!”

“啊!钟跃进同志!真的是他么?”

首先叫起来的不是别人,反而是陈静这个平时看起来最文静的姑娘。

然后是许小云,她立马站了起来:“快!不是还有一辆吉普车么?走!我们快回白山县去吧!”

“对哦!那辆吉普车,是那个钱记者的。走!找钱记者去!我想她肯定也很乐意,采访一下风靡全国的大诗人钟跃进。”

“哈哈!人家钟跃进愿不愿意给她采访,还是两回事呢!”

……

二代们激动不已,毕竟他们来东北这一趟,最大的意义和目地,就是为了见偶像大诗人钟跃进的呀!

只有钟小军比较无感,笑着说道:“你们也太夸张了吧?不就是一个诗人嘛!用得着让你们这些共和国的继承者们,如此激动和兴奋?”

“切!小军,你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你知道现在钟跃进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多火么?全国的文学青年们,就没有一个不佩服和崇拜他的。”

赵蒙生笑着说道。

“在京城,不知道多少诗社里,每天都至少要朗诵十遍以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呢!”

黄小力还挤眉弄眼地说道:“我不少铁瓷哥们,就靠着给女孩朗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赢得了芳心呢!你说厉害不厉害呢?”

“啥?别人只是朗诵了他这首诗,就能追到女孩?这么厉害?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有魔法么?”

原本还小觑和打趣的钟小军,彻底有点惊呆了。

许小云则是俏皮地说道:“不是魔法,而是文学的魅力,是诗歌的魔力。最最优秀和伟大的诗歌,才有这样的魔力。

我们反正是要马上去的,你去不去随便你。反正,如果你不去的话,我敢说,将来你一定会后悔的。

我们可是带了相机的,到时候能和这样的全国知名大诗人合影的,这样的机会,一辈子说不定就这一次了。”

“去去去!当然要去了。我也要见见这位知名大诗人。”

钟小军立马就拜服了。

然后,二代们立马就找到了记者钱淑珍。

正好,钱淑珍早上的时候,就已经完善了对林火旺的采访初稿,基本也没什么事了。

听说他们竟然知道大诗人钟跃进的踪迹,立马也跟着尖叫了起来。

“哇!不会吧!钟跃进真是我们东北下乡知青?而且就是白山县的?

太棒了!太棒了!我这出差一趟,就挖到了两个人物专访,简直是太值了。”

钱记者也是工作狂,立马二话不说,喊上自己报社的司机,就超载着他们六人火速往县城去了。

……

而另一边,林火旺忙了一晚上,居然这一次腰不酸也不疼,还精神奕奕。

夫妻俩都是一觉睡到了大中午,因为林小雪和赵菊花都要早起去照顾飞龙们,赵大牛也是赶早去训练。

所以除了林母外,也没有人打扰到两人的休息。

林母巴不得两人在床上多待会,好早日抱上孙子呢!

自然不舍得将他们给吵醒,直到日上三竿,冬天暖暖的阳光,透过窗户晒到了林火旺的屁股时,才悠悠的醒了过来。

“呀!这怕不是都快十二点了?”

林火旺伸了伸懒腰,看到还甜甜睡在身边的柳茹梦,没忍住,上去一个小鸡啄米。

“嘤……”

柳茹梦舒服得嘤咛了一声,然后舔了舔嘴唇,似乎还没有被亲够的样子。

林火旺就又啄了一下。

柳茹梦这才被啄醒了,笑着说道:“早上好呀!我的阿旺。一大早,就想使坏?”

“哈哈!梦梦,昨天是谁说的,不来了不来了,然后又拼命地说,再来再来的!”

林火旺毫不示弱地说道。

“啊!不许说!羞死了!不许你说了……”

柳茹梦立马羞得捂住了自己的脸,似乎这样就能够忘记昨天晚上那羞耻又幸福的一幕般。

“不说了!不说了!快起来吧!太阳都晒屁股咯!”

轻轻拍了一下柳茹梦那q弹的屁股,林火旺深吸一口气,觉得真的是幸福极了呀!

真的!

有时候幸福并不一定要有多么物质上的享受,单纯物质上的富裕,往往只会带来更加无尽的空虚感。

幸福就是,心里有那么一个值得爱与惦记的人,然后你们可以每天晚上开心的说晚安,早上又相视而笑的起床。

“起了呀!快来吃饭吧!娘都给你们留着呢!”

看着这小夫妻俩,新婚燕尔,感情如胶似漆,林母心里那叫一个高兴呀!

在她看来,神仙般的日子也比不过自己现在咯!

现在她就盼着,送子观音,赶紧给自己家送来一个新生命吧!

“娘!你真好。这面条真好吃!”

柳茹梦也是极会给别人情绪价值的,在家里也不懒,能做的事情绝对会第一时间就动手去做。

所以,她和林母这对婆媳的相处,那绝对是模范婆媳,从来就没有任何的争吵和不满过。

林母更是无比知足和贤惠的传统妇女,任劳任怨,能多做一分,就绝对不会有一分的偷懒。

“梦梦,你们喜欢吃,娘天天都给你们变着花样做。娘以前小时候,在娘家的时候,也是做一家子的饭哩!

会做的饭食可多了,以前是没条件做,以后慢慢做给你们吃……”

林母笑着看着儿子儿媳,心里一直都是暖暖的,幸福的感觉。

而林火旺和柳茹梦吃饱之后,柳茹梦就继续昨天的话题说道:“阿旺,我们现在就去知青大院,拿着这本《诗刊》,和那钟跃进亲自对质!

当时你给我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的时候,所有知青们都在场,他们可以做证

看那钟跃进怎么狡辩,有什么话可说,看他还敢不敢当着这么多人证的面,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他写的。”

“好!那我们现在就去知青大院。”

林火旺也不反对,给钟跃进这样的无耻小人,一个狠狠的教训。

然而……

当他们来到知青大院,要找钟跃进时,留守的知青却告诉他们,钟跃进一大早就被县里的吉普车接走返城了。

“什么?他返城了?怎么可能?他凭什么返城呀?”

柳茹梦立马就瞪大了眼睛,自己居然就晚了这么一步,早知道昨天晚上就应该连夜过来。

而女知青当中,有看柳茹梦不爽的,见柳茹梦居然也似乎在嫉妒钟跃进可以返城,便阴阳怪气地说道:

“呀!怎么就不允许人家钟跃进自己有本事返城呢?他可是要回去当什么杂志社的编辑呢!是靠着自己的才华的。”

另一个女知青更是补充说道:“人钟跃进不仅自己返城,还把对象赵欢给一起带走了呢!”

“赵欢?她什么时候和钟跃进搞起了对象来?”

听到这个消息,柳茹梦就更懵了。

离开知青大院才两个月,居然就发生了这么多的事。

而一旁的林火旺,听到“赵欢”两个字时,却是立马就将所有的事给串在了一起。

他嘴角笑了起来,敢情当初那赵欢拼命想要自己要了她身体,所要告诉的大秘密,就是这个呀!

结果她勾引自己不成,反而去勾搭钟跃进这个抄袭者,还真被她搞到了鸡犬升天的机会了?

柳茹梦也不笨,立马便也明白过来,钟跃进一定是利用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的影响力,才得到返城机会的。

所以,她也很干脆地将《诗刊》拿了出来,把真相告诉了所有的知青,说道:

“钟跃进是凭本事拿到返城机会?这一点我同意。但是,他凭的不是自己的本事,而是我家阿旺的本事。

你们看,这《诗刊》的主打诗,便是阿旺那天写给我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结果,却被钟跃进偷偷抄下来,投稿到了《诗刊》,还是以他的名义投的……”

哗啦一下!

知青们瞪大了眼睛,纷纷将《诗刊》抢了过去看。

果然……

这本《诗刊》他们其实很熟悉的,之前赵欢的同学就寄来一本的。

只不过,前几页被可恶的田进步给撕毁了,他们根本就没看到主打诗是什么。

现在一看……

尼马!

居然真的是林火旺那天现场作诗写给柳茹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立马,所有的知青都明白过来。

那田进步就是故意帮钟跃进打掩护的,故意搞破坏的,为的就是不让他们知道钟跃进抄袭的真相。

“太无耻了吧!这个钟跃进,竟然剽窃林火旺的诗去投稿。”

“田进步呢?快把田进步找出来问问,他当时一定是受了钟跃进的指使,才那么做的吧?”

“田进步昨天晚上就没回来,你们说……该不会,他也一样得了钟跃进的好处,跟着一起返城去了吧?不然的话,他会那么卖力帮钟跃进保守秘密?”

“赵欢肯定也是知道这个秘密的,所以才突然傍上了钟跃进的。以前她可是和我们说过的,这些男知青,她一个都看不上,都土得要死的。”

“不行!我们绝对不能让钟跃进这样无耻人,还能享受到返城的机会,并且还得了一个全国知名大诗人的名头。”

……

知青们立马就开始骂了起来。

如果钟跃进真是凭自己的本事,他们当然无话可说,敢说点风凉话,都会被别人看做是嫉妒心爆棚。

但现在,钟跃进的马脚露了出来,底裤都被揭开,完全是一个无耻的抄袭者。

他们自然愤愤不平,表示一定要帮林火旺作证,去把钟跃进这个抄袭者,彻底钉死在耻辱柱上。

“对了!林火旺同志,钟跃进说过,是昨天林队长接了一个电话后,和他说什么……有杂志社的编辑在县里等他的。

我们赶紧去问问林队长,具体是什么情况,趁着钟跃进还没彻底离开东北……”

“对对对!走!快去……”

……

哗啦一下!

都不用林火旺和柳茹梦怎么呼吁,这些知青们都非常乐意的跟着他们去凑这个热闹。

而到了队部以后,大队长林水生一听,居然这个所谓的大诗人钟跃进,是抄袭着林火旺写的诗,立马就怒了。

“我说这个钟跃进,怎么在队里这么低调呢!明明写的诗上了这么大的杂志,这么有名,还一点都没有宣扬出来。

敢情他是抄袭阿旺的诗呀!阿旺,你也太厉害了吧?武也行,文也行,什么时候居然会写诗了呀!”

林水生拍了一下林火旺的肩膀,佩服地说道。

“水生叔,昨天是谁给你打的电话呀?”

林火旺又问道。

“是熊县长,特地通知我,要低调一点,说钟跃进可能不想别人知道他写诗出名了。

对了!《诗刊》杂志社的两个编辑,正在县招待所那。

你们等着,我马上打电话,让公社派拖拉机过来,带你们去县里。然后我也会马上打电话给熊县长,把真相告诉他……务必不能让两名《诗刊》的编辑,不明真相的就把钟跃进给带回京城去……”

林水生立马做了应急预案,安排道。

……

而此时在县招待所,钟跃进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正躺床上,美滋滋地回味着,刚刚编辑李英那满脸崇拜看着自己的小眼神。

“可惜了!我已经有了总政文工团的龚雪同志了,不然的话,这个李英编辑的姿色也是不错的。

她这么崇拜我,相信只要我随便勾勾手指头,对她表露出一些好感。

甚至今天晚上,她就会心甘情愿的来我房间,主动把衣服脱下来,求着我宠幸她的吧……”

钟跃进正做着这样的美梦时,又响起了敲门声来。

砰砰砰……

“钟跃进同志,你在午睡么?”

开口说话的声音,钟跃进听出来是编辑李英。

顿时,他的心就是一抽,竟然有些激动了起来。

“该不会!我都还没有什么表示,这李英就想要和我……像赵欢那样,提前和我发生了一点什么关系?

那更好了!既然是她主动,我就可以不负责,事后她也说不出来什么……”

抱着这样的幻想,钟跃进立马走到门口打开了门。

果然,李英有些不好意思地站在门口。

而在她的身后,却是站满了人。

而且这些人,钟跃进还眼熟得不得了,这不是这两天在林家沟生产大队,和林火旺关系很密切的那些京城二代们么?

他们怎么来了?还是跟着这李英一起来的?

咦?

钟跃进发现,他们每一个人看自己的眼神,都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拜呢!

难道说……

钟跃进立马明白了过来,敢情这些不可一世,看起来那么牛逼的二代们,也是自己的……诗迷呀!

哈哈哈哈……

钟跃进差点都快要笑出来了。

这些人不是很牛逼么?

在林家沟生产大队的时候,恐怕都从来没有正眼看过自己这么一个普通的知青吧!

以他们现在这样的眼神和状态,估计,根本就没认出来,自己是他们刚刚待过的林家沟生产大队的一名知青。

在林家沟生产大队时,你们对我爱答不理。

现在县招待所里,你们却一个个视我为偶像。

这种极致的身份反差与感受,让此时的钟跃进的虚荣心简直是爆棚,爽到了无与伦比的极点了。

“钟跃进同志,真的很不好意思,打扰到你休息了。这是我表哥徐小东,其他的这些,都是他的朋友,来自京城,都是老革命家庭出身。

他们全都是你的诗迷,非常喜欢你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一次就是特地从京城到东北来,为了见你一面的。

所以……我也很冒昧,没有经过你的允许,就带他们过来。

希望你可以和他们交流交流,让他们也感受一下文学诗意的熏陶……”

李英一边抱歉一边介绍地说道。

钟跃进却是装出一副平易近人的温和模样,笑着说道:“没关系的!反正我也睡不着,大家请进。只不过,这房间比较小,大家就随便坐,坐床上也没关系。”

看着这一个个二代,身份和家庭背景可都是牛逼上天的。

若是以前在京城,就他钟跃进这样的胡同串子,哪怕努力八辈子,恐怕也没办法和这些顶级的大院子弟们坐在一桌吃饭吧!

但现在……

他只不过抄袭了林火旺一首诗发表而已,立马摇身一变,成为了他们需要奔走千里才能见到的大诗人偶像。

“钟……钟跃进同志,你好!你好!我叫赵蒙生,我真的是太崇拜你了。你写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每个字看着都无比感动,充满了对大海的向往。

看了你的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就下定决心,今年过完年一定要去看一次大海!”

一走进来,赵蒙生就最先忍不住,拉着钟跃进的手,开始崇拜了起来。

“我的诗,能激发你对大海的喜爱,说明我的诗还算挺成功的。”

钟跃进很礼貌的回复,甚至还小小的端了一下架子。

能在这些大院子弟的面前端架子,还端得让他们心服口服,简直是爽得不行。

钟跃进都迫不及待想要回到京城去,回到那一条条胡同串里,找到儿时一起吹牛逼的伙伴们。

告诉他们,自己当初吹的牛逼,现在做到了,真的能让这些个牛逼轰轰的大院子弟们,握着自己的手,说着崇拜自己的话。

紧接着,黄小力、徐小东也纷纷向钟跃进表达了自己的敬仰崇拜之情。

说话都客气到了极致,完全就是那种对偶像的追崇。

倒是陈静和许小云两个女生,见到钟跃进之后,反而一句话都不敢说。

两名女生都是羞红了脸,胸脯一上一下,激烈的喘着气,咬着嘴唇,站在一旁,不敢主动去和钟跃进说话。

可是,她们又害怕错过了今天,就再也没有和偶像交流的机会了。

而在她们犹犹豫豫的时候,跟着一起过来的省报记者钱淑珍,却是大大方方地走上前,和钟跃进握手道:

“钟跃进同志,我是吉省日报的记者钱淑珍,能不能由我对你进行一次专访呢?”

“当然没问题!现在就可以,我有时间。”

钟跃进握着钱淑珍嫩滑的小手,也是一阵心潮澎湃起来。

“美!这钱记者也漂亮!还有那两个不敢说话的大院女孩,也漂亮。

哈哈!她们全都是我的诗迷,都崇拜我,就是都……都喜欢我呗!

肯定也是我只要勾勾手指头,就能搞上床来的了。

我的妈呀!我真的是太幸福了。

这还是这几个呀!等回到了京城,还有全国各地,崇拜我的女诗迷,得有多少呀?”

钟跃进激动得都有些不能自已了,越想越兴奋不已。

这才是真正的人生巅峰呀!

“那真的是太好了,那……你们不介意,我在这里对钟跃进同志进行专访吧?”

毕竟是跟着别人来的,钱记者还是很懂规矩地问了一下钟小东等二代们。

“不介意!不介意!我们正好还能一起听听,钟跃进同志创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时,是什么样的背景和心态……”

钟小东是二代的头,自然代表大家发表了看法。

“那就好!那钟跃进同志,我刚刚在来的路上,就已经简单的列了一下采访您的提纲。

现在开始进入正式的专访,第一个问题,是什么促使你这样的一个下乡知青,开始进行诗歌文学创作呢?”

拿起小本子,钱淑珍这个省报的王牌记者,还真的是敬业,一秒进入了工作模式。

钟跃进就没有她这么好的素养了,毕竟也才十八岁,能在这么多人面前没有露怯,已经算得上心理素质很好的了。

第一次面对这样的记者专访,难免有些紧张,还是如此漂亮的女记者,他的眼睛,一直都忍不住往钱淑珍的两个优点看去。

舔了舔嘴唇,才开口有些结巴地说道:“这个……这个嘛!下乡的日子,是……是比较无聊的,我们知青们就经常有读诗会,然后……”

……

一条一条问题,钱淑珍问得很专业,每一个问题都是比较有深意的。

但是钟跃进却回答得不是很好,非常平淡无奇,没有丝毫的亮点可言。

就钱淑珍这个记者来说,根本提炼不出任何有意义或者说是有新闻价值的内容。

无聊才写诗?

这算什么……什么创作理由呀!

喜欢大海,喜欢花,想要回城,才写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来?

这也太俗了吧!

怎么能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读起来,给人的那种独特的意境与浪漫相提并论呢?

如果说,那些喜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文学青年们,看到这篇新闻专访报道后,知道钟跃进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思念回城,才写出来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肯定脑海当中的那些美好幻想,都会立马破灭一半以上吧!

不过,有偶像滤镜的二代们,倒是听得津津有味。

陈静和许小云两个女生,都还在纠结,等一下要怎么和偶像大诗人钟跃进开口说话呢!

赵蒙生则是和黄小力在那激动的说着悄悄话来。

“老黄!我们刚刚来的时候,是不是太着急了。应该把阿旺师父和梦梦妹妹也拉来的。

阿旺师父估计不懂诗歌,带他来接受一下文化熏陶也是极好的。梦梦妹妹却是最喜欢诗歌了,如果让她知道,钟跃进这样的大诗人就在县招待所,她肯定会来的……”

赵蒙生有些遗憾地说道。

黄小力也是点点头道:“是呀!刚刚太激动了,走得太急了。忘记他们俩了,要不……现在我去招待所打个电话,让他们现在马上赶来,说不定还来得及呢!”

“去去去!快去……”

赵蒙生也是笑着说道,“也让阿旺师父看看,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文学的领域上,他肯定就不行了。他打猎厉害,可人家钟跃进可是全国知名的大诗人,让他看看真正的文化人长什么样……”

“那我真去咯!”

黄小力点点头,便溜出了房间。

这其实也京爷们的习性,有好东西,那肯定得把好哥们都叫来一起分享呀!

就像京城那些大的纺织厂,里面的女工,漂亮的可不少。

谁要是发现了哪个车间的女工特别漂亮,厂花那种级别的,第二天保管会叫来一帮兄弟,骑着自行车就堵在人家厂门口等着看呢!

现在黄小力和赵蒙生也是打着这个心思,带林火旺这个便宜师傅,也见见世面,好歹钟跃进现在算得上是个全国名人了,不见白不见。

然而……

当黄小力刚到招待所前台,要打电话到林家沟生产大队去的时候,就听到外面一阵突突突的拖拉机声音。

转头一看,居然是一辆拖拉机开到了县招待所的门口,而坐在最前面的两人,竟然就是他现在要通知的林火旺和柳茹梦。

黄小力立马就乐了,他赶紧放下电话,走到门口和两人打招呼道:“呀!阿旺师父,梦梦妹妹,你俩怎么知道我和蒙生刚想找你们呢?我刚刚在里面就想打电话回林家沟呢!”

然后,黄小力又看到了拖拉机后面坐着的十几名知青。

嚯!

这个超载!

也不对!

这年头哪有超载一说。

拖拉机就是贼能装,只要有落脚的地方,你就尽管站去,装十几个知青算什么呢?

后面要是再拉着几辆平板车,多少人也给你装来。

“咦?你们也在这里?难不成……你们是来拜见大诗人钟跃进的?”

看到黄小力在这,林火旺立马就乐了,笑着问道。

“对啊!你怎么知道?哦!我知道了,肯定是熊县长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你们的吧?

你和梦梦,还有这么多知青,也都是来见钟跃进的吧?

我跟你们说呀!刚刚钱记者在给钟跃进做专访呢!我全程都在旁边听着呢!还和钟跃进同志握了手呢!

你们这么多人进去可不成呢!钟跃进同志现在也得休息了,稍微跟着我,在走廊远远看一眼就得了,屋里是真的没站人的地方了……”

黄小力得意洋洋地说道,炫耀着他可以如此亲密的接触钟跃进同志。

岂料,被这些知青们听到了,全都轰然大笑了起来。

“欸欸欸欸……你们笑什么呀?嫉妒我是不是?”

黄小力有些摸不着头脑。

结果有个知青便叫喊了起来:“什么狗屁大诗人钟跃进啊!他就抄袭的,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林火旺同志写给柳茹梦的结婚礼物。”

“对!钟跃进无耻至极,抄袭林火旺的诗投稿《诗刊》,蒙骗《诗刊》的编辑。我们就是要来举报他的……”

“快!我们冲进去!《诗刊》的编辑和记者都在里面,正好让记者把钟跃进的无耻写下来,发到报纸上,让全国人民,都看到他卑鄙无耻的嘴脸……”

知青们群情激奋,直接把黄小力给说懵了。

他难以置信地瞪着跟前的林火旺,手指颤抖的指着他,声音都变得尖了起来,不可思议地叫道:“你你你……什么?林火旺你才是大诗人?那钟跃进是抄袭假冒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竟然是你写的????”

面对黄小力如此八级地震般的震惊,林火旺却是一脸淡定地耸了耸肩膀说道:“这首诗,不过是我当时即兴在知青大院,临时送给梦梦的而已,算不得什么好诗啦!”

嚯!

这话……装逼!装大逼了!

黄小力想吐槽都不知道怎么吐槽了。

这还不算好诗?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的诗,都不能算是好诗,那什么诗才算好呀!

全国大几千万的文学青年们,这两个月,可都指望着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精神粮食,反复的咀嚼呢!

结果,林火旺你这个始作俑者,却一副如此轻松的表情说这不是什么好诗。

行了!

你做个人吧!

装逼也不是这样装的呀!

而就在黄小力愣神的空档,那些知青们,就已经愤怒地冲进了招待所内。

大有之前那些红小将们的态势,把前台的服务员都吓了一跳。

不过还好,他们问到了钟跃进在哪个房间后,便立刻一窝蜂的冲了上去。

“钟跃进!钟跃进你在哪里……”

“快出来!钟跃进……我们可算是找到你了……”

……

知青们的喊叫声,从楼道传来。

房间里,编辑李英却是笑着说道:“钟跃进同志,你看……是不是你的踪迹泄漏了出去。现在这么多的诗迷都找了过来,可怎么办呀?”

其他人也都以为,是狂热的诗迷们找来。

只有钟跃进,听出了这些人的声音,这这这……这些人不就是和他朝夕相处几年的知青们么?

他的脸刷的一下就白了!

呼吸急促,想要赶紧站起来逃跑,却发现两脚好像灌了铅一样,怎么也挪不动了。

“钟跃进!你这个欺世盗名之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根本就不是你写的!”

“找到了!钟跃进在这里,记者和编辑也在。我们是和钟跃进一个知青大院的,我们证明,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根本就不是他写的……”

“记者同志,编辑同志,我们证明,钟跃进是抄袭的,他根本就不会写诗,他写的那些东西,狗屁不通,根本不能叫做诗……”

……

在房间里所有人目瞪口呆之下,十几名男男女女知青,就这么鱼贯而入,一进屋就毫不客气地指着钟跃进,开始批斗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