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我只想种地,你们怎么帮我称帝了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外界的消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外界的消息

林强,周粥在大脑中思索了好一会儿,终于找到了这个名字对应的人。

那是她们第一次去海边时遇到的那支迎亲的队伍的新郎官,附近僮族寨子的人,很是热情好客,给他们抓了不少喜糖。

“姑娘,要去打个招呼吗?”

黄岑山才开口问,林强却已经看到了他们,带着身边的人朝他们走了过来。

“%¥……¥……#*……”

“姑娘,他在向我们问好,说好久不见了。”黄岑山翻译。

周粥也礼貌问好,林强又叽里呱啦说了一堆周粥听不懂的东西,还是他旁边的同伴看不过眼,把他拉了回去,骂了他两句。

那人和林强年龄差不多大,不过看起来比他成熟一些。

他朝着周粥笑了笑,用不太熟悉的官话道:“抱歉,那小子不会说官话,也听不懂,姑娘你不用管他。”

这次周粥终于可以不用跟对方通过翻译沟通了,她也笑着道:“没事,你们来县城是买东西的吗?”

“差不多吧,最近无事,过来玩玩。听阿强说他去接亲的时候你们给送了礼信,他年纪小不知道,这个是要还的,可后来我们打听了一下,没打听到你们是哪个寨子的,所以一直没找到你们。”

见两人一直在聊,林强也急了,在旁边乌拉乌拉又说了一堆。

他的同伴无奈笑道:“他说他请你们吃食就算回礼了。”

“不用,哪能让你们请?”

周粥当场拒绝,但拗不过林强直接把黄岑山拖走了,他们无奈跟了上去。

好在林强没有拉着他们往酒楼去,而是在路边一个小摊前停了下来,招呼大家坐下。

这小摊的老板也是一名僮人,售卖的也是他们僮族的一种独特的食物,周粥不认识是什么东西,像是某种汤,但又比汤浓稠,而且上面飘着油光,闻着还有茶叶的香味。

一碗汤也不贵,三文钱,但周粥他们五个人就去了十五文,不过林强并不在意。

汤放到周粥面前,周粥试着尝了一口,有茶叶的涩味,但入口回甜,还能接受。

除了他们,旁边还有不少喝汤的人,这玩意虽然便宜,但也有油花,这个年代好些人十天半个月甚至是几个月都吃不了肉,花个三文钱能来这么一口,也是值得的。

一旁聊天的几个壮汉引起了周粥的注意,因为他们说的不仅是官话,还与江南有关。

“听说朝廷大军已经把江南控制住了,泽南军和潞水城首领伏诛,那些小山头降的降,散的散,这趟镖应该不会太难走。重点是对方给这么多,咱走这一趟下来,这辈子的钱都够了。”

“说是这么说,谁知道这消息准不准确?会不会是朝廷放出来吓唬其他义军的?朝廷也不是没干过这事儿。”

“如果江南那边还在乱着,咱们这边不能这么安生吧?”

“哪里安生?我看不少人都在蠢蠢欲动,只是咱们这里消息与外面不通,他们也不敢动手罢了,还是先别应下来,看看情况再说。”

两人又想赚钱又怕送命,一碗汤喝得没滋没味的,很快就离开了,只剩下周粥在一旁若有所思。

“姑娘,怎么了?”王鹏举低声问。

“没什么,就是听到旁边人聊天了。”

“啊?”

王鹏举刚才在交代王鹏飞路上的注意事项,没注意周围,听了周粥的话往边上看了看,没看到她说的聊天的人。

“说什么了?”

“就是聊了一会儿江南道那边的情况,不过也没有确切的信息,都是些小道消息,不知道是真是假。”

“哦哦。”王鹏举点头,“那正常,我之前来县城的时候也老听人说,不过姑娘不必担心,朝廷动乱影响不到这边,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嗯。”周粥也是这么想的。

就福珠县令和那个将军的表现,哪怕江南道的动乱被朝廷镇压,老百姓也过不上什么好日子。

各种税收,想着法在老百姓身上捞钱的贪官,为了自己的晋升甚至将流民送去军队当炮灰,这种朝廷谁爱待谁待。

他们又跟林强等人聊了一会儿,交换了一些各自村寨的情况,这才分开。

周粥还是不放心王鹏飞独自去南雄,于是想了个折中的方法,让他先跟着商队或者镖局走,花点钱也行,等他跟他们学到独自在外行走的经验后再自己行动也来得及。

对此王鹏飞也没什么意见,老实听周粥的安排,不然这次出行怕是要黄。

商队不好找,但镖局的人周粥刚才见了两个,按照他们离去的方向,周粥果然找到了一家镖局,付了一两银子,镖头这才同意让王鹏飞跟着他们下一趟镖一起走。

将王鹏飞安排好后,周粥他们返程离开。

“姑娘,白石山往这边走。”黄岑山指路道。

别说,他这还是离开桂平县后第一次回来,之前欠了一屁股债,生怕被其他人认出来抓去打一顿。

但没想到他只是把脸洗干净了一些,胡子刮了,头发收拾了一下,换了干净的衣物,跟以前的债主擦肩而过时竟然真没认出他来。

那一刻,他有想过带着老爷子回到县城居住,但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们现在生活的地方其实很好,住的砖房,有小院,有人帮忙采草药,能吃饱穿暖,还经常有肉吃,上哪有这么好的待遇?

而且周粥他们又会烧砖,又会制盐,还有那么多新奇的想法,让他回到县城那破烂的房子里靠着坑蒙拐骗生存,那才是吃饱了撑的。

“远吗?”周粥问他。

“不远,不远,也就大半个时辰的路,太远的话就没香火了。”

嗯……真是好耿直的答案。

虽然古代道观和寺庙什么的很多都是自给自足,但自给自足哪有香客送钱香?

香火这玩意,对道观和寺庙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好。这个三清观香火旺盛吗?”

“旺,特别旺!几乎每日都会有香客去求签烧香,逢年过节更是人声鼎沸。”

“嗯。”

这就不太好了。

如果香火特别旺的话,她想要绿巩油只怕得付出更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