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混子生活 > 第320章 李淳风问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别胡说八道,啥叫连死人都不放过?说道得我把你怎么样了一般,我可没动你一根汗毛。”薛玖正色说道。

“对啊!你不帮我,我就到处说,你把我睡了,这样也可以退亲。”

“噗!”

“咳咳!”老神在在的薛玖,一口茶喷了出去。

“咳咳!你做个人吧!就算要害,你另外选个人行不行?”

“哼!你就说帮不帮吧?反正我是走投无路了。”韦海棠脸颊有些发烫,刚才说那话,还是让他有些羞涩。

“我帮你还少吗?你居然反咬一口,东郭先生与狼,农夫与蛇这种人居然会被我碰到!作孽啊。”薛玖无语的说道。

韦海棠咬咬嘴唇,忍着羞涩说道:“你不答应,我就去求双双,等名声坏了,就给你做妾,总好过嫁给那人。”

“你去吧!还能纳妾,居然有这种好事。”薛玖一脸惊喜的说道。

“你想得美,我就是去死,也不会给你做妾!”

“唉!我还以为有这种好事呢。”薛玖装着遗憾的样子,还上下打量着韦海棠,还别说,韦海棠身材平平,但是一双腿很长,如果在后世,妥妥的顶级模特,毕竟大多数模特,都是她这种身材,而她的长相可是非常的精致。

“你真不帮忙?”

“不是不帮忙,先不说别人信不信我这个一点名气都没有的人,你怎么知道,他家人会去哪里算命?”薛玖无奈的说道。

“你只要帮忙,我可以想办法让他家人去某个地方。”韦海棠说道。

“我试一试吧,成不成就不敢保证了。”

“行!你准备好了告诉我。”韦海棠高兴的说道。

其实薛玖答应帮忙,还有一个原因,他想实验一下自己学的易经,陆德明也曾经说过,想要理解更深刻,需要观千人像,知千人命。

首先得准备一下衣服,道士其基本款式为上褐、下裙、外罩帔,褐是指用麻制成的短袍,裙是一种围在腰部以下的裙装,帔是一种披在肩上的服饰(氅衣)。此为沿袭古代上衣下裳之制。

“古者衣冠,皆黄帝之时衣冠也。自后赵武灵王改为胡服,而中国稍有变者,至隋炀帝东巡便为畋猎,尽为胡服。独道士之衣冠尚存,故有黄冠之称。”李淳风讲解道。

“哦哦!有多的衣服没有,有的话送我两套。”薛玖点点头道。

“没有!量体裁衣,你这体型在我这可找不到相同的。”李淳风摇摇头道。

“行吧!拂尘借我下把没问题吧。”

“拿去吧!”李淳风走到神像面前,拿起拂尘,递给薛玖。

薛玖双手接过笑着道:“麻烦你了。”

薛玖来找李淳风,不止是借拂尘,借衣服,主要是借地方,他总不能去市场摆摊吧,别人更不会相信,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找个道观。

长安城有名的道观不多,或者说大众深信的不多,所以需要李淳风这个内部人员帮忙。

“对了,落衡你对这次朝廷清查寺庙道观,有何见解?”李淳风问道。

“我?我没有见解,不过听说清查出来许多犯罪之人,所以清查是应该的。”薛玖摇摇头道。

“嗯,我们也觉得应该清查,不过对于名声影响很大,你有没有好的想法,能够改变局势?”李淳风问道。

如果是其他人问起,薛玖肯定推脱,也不会回答,不过他还欠着李淳风人情,必须要还,这也是一个机会。

想了片刻,薛玖说道:“道家很多人都讲究道法自然,不会刻意的去做一些事情,我觉得太消极了。

道家人才不少,不少人都懂岐黄之术,何不把他们组织起来。”

“你的意思,让他们救治百姓?”

“救治百姓只是其中之一,我建议大量收徒,教导他们医术,也只教医术,我相信陛下会同意的。

除此之外,还可以挑选一部分不喜欢外出的道士,由他们教导百姓种植药材。”薛玖摇摇头讲解道。

“让百姓种植药材,陛下会答应吗?”李淳风点点头问道。

“药材采集不容易,如果有人种植自然是好事,可以向朝廷要土地,用药材代替税收就是了。

种植药材需要的人没有种植粮食那么多,雇佣百姓种植就是了,花费的钱财不多。”薛玖继续讲解道。

“有道理!有道理!这个办法太好了,可让道家名声增加,还是一个长久之计。”李淳风兴奋的说道。

“嗯,只要道家坚持下去,皇家不会顾忌,百姓喜欢没有怨言。”薛玖点点头道。

“对对!还有没有其他办法?”李淳风高兴的笑了,随后两眼放光的看着薛玖。

“你是想问压下佛门的办法吧?”薛玖思索片刻问道。

“嘿嘿!”李淳风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想要长久压下很困难,不过短时间很容易,他们不是出了那么多罪人吗?帮着宣扬一下就是。”薛玖理解的点点头,随后给了一个建议。

“已经在做了。”

“你们怎么做的?是不是口口相传?”薛玖问道。

“嗯。”李淳风再次点点头。

“那样太低级了。”薛玖摇摇头道。

“应该怎么做?”李淳风诚恳的问道。

“用书籍把故事写出来,然后宣扬出去,即便千百年后,也有人看书的。”薛玖提醒道。

玄都观,长安城最早最有名的道观,后周之时建立,原建在在汉长安,隋文帝以乾卦爻辞规划大兴城时,为了镇住位于第五道高坡的九五贵位,迁建于大兴城崇业坊内,改名为玄都观,隔朱雀大街与兴善寺相对。

不知道谁告诉他,最好是需要人气,所以玄都观对所有人开放。

除了这些原因,玄都观的桃花林,也是长安城一景。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

这都是后来的诗人写的玄都观。

占地五分之一坊市的玄都观,确实很壮观,单单是大殿就有三进,左右都有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