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诗镇乾坤 > 第381章 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奉天殿中,百官觐见。

上到三殿内阁大学士,下到五品京官,每个人都跪伏在地,低着头,心中有无数念头一一闪过。

陛下选择在大朝会的前一天,让人在文会中大肆贩卖御笔亲书的‘大诏周报’,意义一定非同小可。

谁都能预测的到,一旦周报落入普通老百姓手中,大诏的官员必将都如履薄冰。

这份周报太过震慑官员了。

刑部侍郎与工部郎中,包括翰林院与国子监学士,他们的死怎么能够这这么公之于众呢?

不知道这会将朝廷官员们打落神坛的吗?

“平身!”

林允鸿高坐龙椅之上,看着这群神色变幻的朝臣,心中泛起一股冷笑。

早在朝会之前。

三殿大学士就在御书房觐见,让他收回成命,并关闭大诏周报官署。

如果不关闭,那就定下章程,大诏周报不得刊登涉及任何与官员有关的事。

只能刊登不法读书人,与各地发生的大事云云。

‘你们越是这样,就越说明你们怕了,怕就会改正过来……’

林允鸿眯了眯眼睛,等待朝臣上奏。

这时。

“陛下,臣有本奏!”

安静的大殿中,充当出头鸟的吏部官员,朗声道:“昨日京城中盛传一份周报,在民间引起极大反响,无数百姓借故,在各地衙门闹事,严重妨碍官吏办案……”

吏部官员扒拉一大堆,声音洪亮,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将老百姓都描述成了一群刁民。

直接拿着陛下的御笔亲书当令箭,以下犯上。

将官吏描述成了弱势群体。

声泪俱下!

“是啊!”

“顾大人所言极是。”

朝中一个个官员纷纷附和,认为陛下御笔亲书的周报,成了刁民的护身符。

按照以往的规矩,这些刁民都是要下大狱的,现在全乱套了。

但这时。

龙卫指挥使严桑武,向前一步,驳斥道:“也不知道顾大人从哪里听说的这些事?”

“顾大人,据本官所知,昨天文会过后,你便带着红袖坊的花魁娘子去了你城外的大庄园,直到寅时才从庄园离开。”

“请问顾大人是怎么知道这么详细的,亲眼所见?”

严桑武板着一张酷吏脸,正色道:“可本官在各地衙门,看到的却是衙门官员的不作为,民间积怨许久,怨声载道,如今百姓在周报中看到陛下仁心与整治官员的决心,鼓起勇气控诉衙门官吏鱼肉百姓,却遭官吏报复!”

“本官昨日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堂下何人,为何状告本官?”

话音落下,大殿中顿时安静了下来。

有官员羞愧难当。

那吏部顾大人脸色涨的通红,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道:“陛下,严大人含血喷人,臣……臣……昨天在文会上染了风寒,红袖坊女子硬要照顾臣,恰好岳阳山离臣的庄子近……”

砰!

林允鸿一拍龙案,怒视那吏部官员:“一口一句刁民,朕的百姓在你眼里就都是刁民?还敢欺骗朕说感染了风寒,朕看你这顶乌纱帽也没必要戴了!”

“来人,摘了他的乌纱帽,丢出去!”

大殿侍卫入场,将那身体发软的顾姓官员直接拖了下去。

他这就歇逼了?

“陛下息怒……”

众官员心神大惊,微微垂首。

“陛下,臣以为大诏周报可以发行,但涉及官员的事不宜刊登。”

“陛下,臣等并不是认为大诏周报不好,而是在于一个尺度问题……”

不少官员知道大诏周报无法阻止,便退让一步,只需摘掉涉及官员的事就好了。

林允鸿淡漠道:“尔等只看到乱臣贼子的死,却看不到周报中朕对体恤百姓的官员的赞赏!”

“天津府事件中,陈敬芝的所作所为,你们一个都没看到吗?”

“若是尔等也跟陈敬芝一样,做出造福大诏百姓的事,大诏周报也将有你们的名字,百姓必将称赞尔等,难道青史留名不是尔等的追求吗?”

话音落下。

所有官员顿时沉默了下来,他们当然看到了陈敬芝的记载。

确实也羡慕得紧。

但他们心里清楚的很,只要他们哪天登上大诏周报,那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更大可能是遗臭万年的事。

搁谁心里会好受?

“今日大朝会,朕不想再听到有人否定‘大诏周报’的话,朕今天不想你们当中,有谁的脑袋搬家。”

林允鸿目光威严的扫过朝臣,随后转移话题,开始询问南方灾情与北境之事。

结果是南方灾情仍没有结束,朝廷的赈灾款已经到位,但仍然是杯水车薪。

至于北境战事已经逐渐平息。

林允鸿也对朝臣启奏的事,作出批复,随后内心才长嘘一口气。

就在这时。

头铁的奉天殿大学士刘淮民,朗声道:“陛下,臣有本奏!”

“说!”

“臣以为大诏周报可以继续发行,但不能印上陛下的御笔亲书,此周报既然是林解元提出,理当印上林解元的名字才是!”

大诏周报印上大诏国君的名字,意义太过重大,但是换上一个解元的名字,那就好多了。

因为林解元代表不了朝廷,代表不了陛下的意志。

这里面的操作空间可就大了。

“臣附议!”

“臣等附议!”

顿时,朝堂中的老臣们也一个个站了出来,认为此举才是最优解。

大诏周报只要不是跟陛下有关,那么就没有震慑性,可以看成是文会魁元林回的点评实事。

一旁。

身穿蟒袍的六皇子林宗,内心开始激动起来。

没想到这在京城引起巨大凡响的周报,居然是出自林解元之手。

这真的是个人才啊!

‘内阁大学士刘淮民厉害,这就为本皇子的路开始做铺垫了,林解元是本皇子的班底,这大诏周报岂不是要被本皇子掌握在手中了?’

林宗心中这般想道。

林允鸿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微微颔首道:“淮民这个提议倒是不错,林解元的确是个有才华的人。”

“父皇,儿臣也觉得林解元极有才华,说到林解元,昨日文会,林解元可谓是技惊四座,一鸣惊人啊!”

林宗这时候也抓住机会,站了出来。

“殿下所言极是!”

“殿下这次主办的文会,当真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使得林解元作出三诗一文,才气鸣府,堪称惊才绝艳!”

“这还是朝廷所属,第一次在文会上压得圣院与书院无话可说,林解元大才!”

不少站着林宗这边的老臣,与几个国公,也纷纷借林回的出彩,称赞起了六皇子林宗慧眼识珠。

林宗表现的谦逊,有储君之风。

林允鸿笑着点头道:“宗儿确实做的不错!”

奉天殿大学士刘淮民身躯猛地一震,知道陛下的基调已经定下……

就在这时。

礼部尚书戴玉春瞅准时机出列,不少朝臣眼睛猛地一亮。

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