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国婶子给问了,于新民比三红大一岁,人不错,干活也勤快,家里的日子过得也不错……”
李天明正和李学工、石淑玲两口子介绍着于新民的情况,有些是李学国媳妇说的,有些也是他上一世对于新民的印象。
如果说有什么不太好的地方……
李天明记得于新民的妈不是的好打交道的。
可两口子结婚,过自己的小日子,应该没啥影响。
“照你这么说,是个好小伙子?”
石淑玲听着,心里踏实了不少。
做父母的,谁不希望儿女能有个好的归宿。
尤其是家里有闺女的,嫁人就相当于投胎。
遇见了好人家,一辈子都过得顺遂,可要是像上一世的大莲,那可就真的毁了。
“要是这样,我就回媒人,选个日子,让俩人见一面,相看相看,天明,你觉得咋样?”
呃……
“行!”
以前家里有啥事,都要征求李学军的意见,现在不一样了,李家的事,李天明做主。
“各队分粮啦,按名单,叫到谁,谁就过来。”
李学庆大声吆喝着。
昨天夜里,雪终于停了,今天一大早,人们吃了饭,就集中到了场院。
“李天明!”
生产一队这边,金利第一个点了李天明的名字。
分粮、分菜……
队长点明,小队会计带着人过秤,每年都要来上一回,人虽然不少,但并不乱,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场院这边,不光李家台子的人,还有不少外村的来看热闹。
“李家台子的口粮咋分那么多?”
“眼热啊?眼热倒是好好干,人家地里打的粮食多,分的自然也多。”
“瞧瞧人家,菜也不少呢,咱们村的菜园子,光分些大白菜。”
“你没看见那边案板上的肉,还是得学李家台子,在村里办个养殖场,肉都随便吃。”
不光有猪肉,还有活鸡,鸡蛋,围观的外村人,谁见了不眼馋。
李家台子是真的富裕了啊!
还有村里那些今年新盖起来的砖瓦房,听村里人说,再过两年,想在李家台子寻一处土坯房都难。
人家过得这是啥日子,再想想自家……
唉……
“分肉了,分肉了!”
金利故意吆喝得很大声,好日子就是要让别人瞧见,关起门来偷摸乐,那有啥意思。
“按人头分,大人两斤半,孩子两斤,两口人一只鸡,今年不按岁数了,鸡蛋也一样,每口人5个!”
嚯……
围观的外村人顿时发出了一声惊呼。
他们那边分红也有猪肉,可大人只有四两,孩子才二两,也就能尝个味儿,想要痛痛快快的吃一顿都难。
更让他们意外的是,他们村分猪肉的时候,亲兄弟都能打起来,就为了争一块膘厚的。
可李家台子这边,居然不吵不闹,就算分着肋板,也是笑呵呵的。
最后剩下的大骨头,也被人三毛钱一斤给抢没了。
那玩意儿除了熬汤,还有啥用?
还有鸡,居然还有鸡。
两口人一只,这要是人口多的,年夜饭得肥成啥样啊?
“人比人气死人,人家过的这是啥日子,再瞧瞧咱!”
“怪谁,还不是以前的村主任不干人事,人家愿意带着咱们赚钱,非得计较以前的破事,要不今年咱们的日子过得也不比李家台子差。”
来的这些人当中,有不少都在电饭煲厂房工地干活。
电风扇厂紧挨着,每天里面干得热火朝天的,他们又不是看不见。
一台电风扇能赚多少,他们或许不知道,但那稀罕物件肯定便宜不了。
要不然李家台子哪来的钱,在长甸河上架桥。
还把镇上的中学给搬了过来。
提起各村的主任,人们不禁又是一通骂。
谁不想过好日子?
越穷越光荣也就是跟着喊喊口号。
谁天生也没长那根贱骨头。
真要是端上一碗香喷喷的肉,要是多瞧窝窝头一眼,都是对肉的不尊重。
可现在就算是把那些人的祖坟给骂裂了都没用。
不过好在电饭煲厂总算是参与进来了,今年过过眼瘾,等明年……
好歹是有了盼头了。
“先把东西送家去。”
东西分完了,接下来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天亮答应了一声,招呼着天生等人,扛起分的东西就走。
钱!
东西分得再多,也没有钱实在。
今年赚的钱,虽然大半都投到了长甸河桥,还有电饭煲厂上面,却还是剩下了一大笔。
李天明和李学庆商量过后,除了留下一笔应急用,全都给大家伙分下去。
忙活了一年,总不能几斤肉就把乡亲们给打发了。
想要让大家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得让大家看得见实实在在的利益。
还是以生产队为单位,李天明依旧排在第一个。
不过可不是在场院分,村民们都转移到了村支部。
外村看热闹的也都跟着过来了。
从会议室出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李天明的身上。
心里痒痒的,都想知道李天明分了多少,却没有人上前去问。
当初跟着李天明进城揽工,规矩也用在了分红上。
谁拿了多少,全都在心里闷着。
东西显摆一下也就算了,手里有多少钱,谁愿意让别人知道。
“你说李天明能拿多少钱?”
“少说也得一两千,我听人说过,他们村的养殖场,还有电风扇厂,就属他投的多。”
“一两千,那得咋花啊?”
“钱还有花不出去的?你也不看看人家住的啥房子,村东头李老六原先的地主大院都比不了。”
“他家还有那个电视机呢!”
“那是啥玩意儿?”
“听说在家就能看电影!”
“好家伙的,在家看电影,那得是啥日子啊!”
“我啥时候能过上这种日子,哪怕过一天,我都知足了。”
人们议论着,不禁想到了还没建完的电饭煲厂车间。
或许……
这种好日子离他们也不远了。
从村支部出来,李天明就察觉到有一道目光始终在盯着他。
乔凤云。
这女人那双眼睛就好像狼一样,死死的盯着李天明不放。
嘴还不停的嗫嚅着,也不知道在说些啥。
想来也没什么好话。
“李学成!”
被点到名字的李学成扔掉手里的烟,裹紧棉袄,走进了会议室。
乔凤云想跟上去,被李学成一把甩开了。
“收起来吧!”
李天明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打开后,里面是一摞一摞的大团结。
“这……这是多少啊?”
李天明昨天说能分两万,可这里明显不止那么多。
“两万四千多。”
这年头,不要票的东西少之又少,钱再多也没用,没有票啥都没有买不着。
在他们农村,也就能去粮站多买点儿议价粮。
票证时代全面结束,要等到1993年。
宋晓雨把钱收好,原先那个钱匣子已经放不下了。
“你知道咱家现在有多少钱了吗?”
李天明一愣,他还真不清楚。
男人负责挣钱,女人负责花,他又不是个骑锅夹灶的,哪知道这些。
“算上你今天拿回来的……四万八!”
宋晓雨说着,感觉呼吸都变得急促。
这么多钱,搁以前谁敢想。
李天明被宋晓雨的反应给逗笑了。
“至于激动成这样嘛,往后咱家的钱,会多到你数都数不过来。”
李天明上辈子的资产过亿,到了那个份上,才有资格说:钱只是个数字。
对钱不感兴趣?
那是在装逼。
“瞎说,钱还有数不过来的。”
宋晓雨把钱藏好,感觉特知足。
“我挣了这么多钱,你打算怎么奖励我啊?”
屋里没别人,流着口水满炕爬的振华还啥也不懂呢。
宋晓雨闻言白了李天明一眼。
“晚上吃韭菜鸡蛋馅儿的饺子。”
“一顿饺子就把我……”
呃?
李天明感觉媳妇儿好像在暗示他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行,多搁点儿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