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8章 绿色筑希望
一路上,山风轻拂,带着田野的清新气息,拂过脸颊,带来一丝凉意,也带来了泥土和青草的芬芳。
很快,楚君一行人来到了三棵树村所属的两处蔬菜大棚基地。此时正值下午,阳光直射,使得大棚内的温度极高,塑料膜上挂满了水珠。
楚君等人走进大棚,仔细查看了几家的情况。蔬菜幼苗长势喜人,嫩绿色的叶片在阳光下显得生机勃勃。农技站的技术人员也在实地巡查,并随时提出整改建议。
白天,蔬菜大棚靠的是阳光的滋养;晚上,则靠小锅炉连接的暖气管道,为大棚送去温暖,抵御寒冷的山风。村民们对大棚的看护更是精心,像是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们在大棚内的空地上搭起简易的板床,吃住都在大棚里,守护着这片绿色的希望。
众人看着长势喜人的蔬菜,内心的激动不言而喻。
楚君等人出了大棚,此时天气骤变,电闪雷鸣,看来一场暴雨要来了。楚君等人赶紧往村委会走,刚进办公室,暴雨倾盆而下。
望着外面的瓢泼大雨,楚君说:“大家都看到了,蔬菜大棚是我们三个村脱贫致富的关键一步,现在看来这一步我们走对了。修路这件事之所以我们能够最终达成共识,也是基于蔬菜大棚这件事。这让我更加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杨益民很兴奋:“楚乡长,再过半个月蔬菜就能上市了,村民手里就有钱了。”
齐博附和道:“是啊,这多亏了楚乡长当初的坚持。”
众人听后,均点头附和。
楚君笑着摇头,说:“不能那样说。如果没有现场村干部的支持,我就是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颗铆钉。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把蔬菜卖出去,卖个好价钱。这就需要我们建立一个完善的产供销模式。公司加农户,这是我们目前最好的选择。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市场销售,农户负责种植,这样大家都能从中受益。”
村干部们现在对楚君的意见是言听计从,他们听了楚君的建议,纷纷点头赞同。
楚君继续说:“我们先成立一个绿色农业公司,它必须是一个具备强大加工、仓储、销售能力的龙头企业。把三个村的农户都纳入进来,与农户在平等、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签订经济合同,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约责任。通过契约机制,结成利益共同体。企业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方位服务,建立稳定供销关系的合作模式。”
“农户与公司是完全平等的市场关系,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话语权和自主意志要得到充分体现。农户与公司的权责利对等,合同要公平,利益分配由双方共同决定,从而达到双方‘双赢’的预期效果。这样,我们就能形成规模效应,避免各自为战、相互压价的恶性竞争,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我们还要加强与外地市场的对接,争取把我们的蔬菜卖到更远的地方去。”
村干部们听了楚君的这番话,脸上露出钦佩的神情。
买买江激动地说:“楚乡长,你说得对!我们以前都是单打独斗,最后是两败俱伤,三个村应该合在一起,一致对外。”
“是啊,”吐尼亚孜也附和道,“三个村联合起来,就不怕种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好价钱了。”
楚君欣慰地笑了:“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事情就这么定了。我前段时间让齐博、买买江成立了一家绿源绿色农业公司,这是山口村农牧商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当时是为了申请财政局的15万元贷款,如今正好派上用场。现在公司的账上已经有了15万的流动资金,公司的法人代表是买买江。这15万的使用要经过齐博和买买江的双人审核签字,前期主要用于采购冷藏车,建设冷库。不过也不要太高兴,这15万财政贷款要在12月15日以前还的。”
村干部们都笑了,杨益民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没啥好说的。”
楚君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村干部,继续说道:“买买江,明天农业公司再开个内部会议,专题讨论公司的运行模式,是采用股份制,还是由总公司出资入股,你们可以自己定。包括法人代表,你们也可以重新选,这是村民自治的一部分。明天买买江就开始筹备绿色农业公司的事情,争取在蔬菜出苗之前,和每户农户把供销合同签了,把产供销模式搭建起来。大家回去后,也多和村民们沟通一下,让他们了解这个模式的好处。”
买买江点头,村干部们都一起哄笑他,脸上露出了期待的笑容。
楚君对买买江说:“村干部当中,你最年轻,又是高中生。相信你能干好!煤矿的事情如果忙不过来,就任命一名副矿长,安全员也可以再增加一名,一定要保证安全生产。”
买买江望着楚君,眼神中满是感激与敬意。他挺直腰板,郑重其事地说:“放心吧,楚乡长,我一定不负您的信任。我会尽快把农业公司的事情理顺,和村民们把合同签好。煤矿那边,我也会安排好,新增的安全员现在正在实习,很快就能上岗,确保安全生产。”
楚君满意地点了点头,目光穿过窗外还在嘀嗒的雨水,叫过齐博,低声说道:“明天我就不来了。我要去一趟县里,去农行把工作交接一下;去县交通局找尹肖天局长,去财政局找路局长要剩下的15万拨款。明天建设局的张股长要来,你把3万元付了。明天你把三个村的村干部都集中在山口村,中午管一顿好饭,然后让张股长、王技术员把修路施工要点给村干部讲一下。明天你把农业公司的组织架构和掌握修路的技术要点这两件事做好。”
齐博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说:“楚乡长,您放心吧,您交代的事情,我一定办好。”
阳光重新洒向大地,广袤的田野在灼热的阳光下显得生机勃勃。
夜幕低垂,办公室里一片静谧。楚君正坐在桌前,专注地听着英语磁带,翻阅着英语书籍。桌上的手机突然响起,打破了一室的宁静。他拿起手机,看了一眼来电显示,嘴角微微上扬:“姐姐,你可是安静了一段时间,怎么这会儿想起来给我打电话了?”
楚仙没有寒暄,直截了当地说:“我想买房。”
楚君愣了一下,随即轻笑出声,调侃道:“姐姐,你可真是直截了当啊。买房?你这是怎么了,突然想起要买房了?难道是要结婚了?可据我了解,你连男朋友都没有呢!难道是想炒房?”
电话那头,楚仙沉默了片刻,无奈地说:“我哪有那么大的本事炒房?我是真的有难处,才找你帮忙。”
楚君问道:“姐姐,你吃住都在家里,家里什么事都不用你操心,你有什么难处?”
楚仙叹了口气,说:“单位上班太远了,每天通勤时间太长,身体都快吃不消了。我想买一套离文工团近点的房子,节省点时间和精力。再说了,我也不能总和父母住在一起,总得有个自己的窝,心里才踏实。”
楚君轻松地问:“那你想买多大面积的房子?”
楚仙赌气地说:“就跟楚峰的房子一样大,120平方米够了!”
楚君心里一下明白了,原来如此。这是怨恨自己前几天给哥哥楚峰汇了15万元房款,跑到自己跟前耍小脾气来了。他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继续问道:“你看好地方了吗?”
楚仙回答得干脆利落:“看好了,就是文工团后面的雅阁小区。我看好的是16层,每平方米650元,总价8万元,加上装修,你给15万元吧!”
听到这话,楚仙的意图已经完全清楚了。她这是冲着楚峰的15万元来的,明摆着让楚君再出同样一笔钱。他沉默了片刻,脑海中快速盘算着该怎么回应。
楚仙的声音在电话那头响起,试探性地问:“弟弟,你不会连这点钱都不愿意出吧?”
楚君语气尽量保持平和:“姐姐,你的心情我理解。买房是大事,我也希望能帮你。不过,你得明白,楚峰的情况和你不一样。他结婚买房,那是刚需,我作为弟弟,当然要尽一份力。而你的情况,虽然也是实情,但情况毕竟不一样。”
楚仙委屈地说:“有什么不一样?我每天起早贪黑下班,都快累死了。凭什么他能有,我就不能有?”
楚君轻轻地叹了口气,无奈地解释道:“姐姐,我不是不想帮你,只是……你是不是觉得我很有钱,只要开口,就能拿出多少钱?其实,我手头的资金也并不充裕。你一下子要这么多钱,别说是我,就算是找妈妈要15万元,她也未必能轻易拿出来。而且,姐姐,你一个女孩子,现在想要自己买房搬出去住,妈妈同意了吗?在我们汉族和维吾尔族的传统里,哪有女孩子自己买房的道理,这要是传出去,好说不好听啊!会被别人笑死的。妈妈要是知道我给你出钱买房,肯定会骂我的。所以,我真的不能帮你这个忙。”
电话那头的楚仙似乎并没有太多失望,反而调皮地一笑,语气轻快地说:“不买也行,那通过别的方式补偿我吧!”
楚君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楚仙所谓的买房只是虚晃一枪,她只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敲诈”自己。楚君的语气也变得轻松起来:“好吧,说来听听吧,只要不太过分,我会尽量满足。”
楚仙在电话里咯咯地笑,带着一丝狡黠:“我想考驾照,你给我买辆车吧!”
楚君听到这话,忍不住笑出声来,说:“姐姐,你考驾照没问题,但你得认真学,凭自己的本事拿到驾照。至于买车,也不是完全不可以,等到你拿到驾照再说吧。”
听到楚君答应给自己买车,楚仙的兴致一下调动起来,她说:“放心,不会放你血,奥迪太贵了,我看标致50不错,八万多就能搞定。你给10万元怎么样?”
楚君微微皱眉,沉吟片刻后说道:“行吧,等我回家以后,我们一起去挑。但有些话我必须跟你说明白。我之前借钱给哥哥买房,妈妈已经很生气了,我也不好多说什么。楚峰虽然跟我们是同父异母,但他毕竟是爸爸的儿子,我们是一家人,不能因为这些事情闹得家里不和。你一个女孩子家,稳重一点、矜持一点,别遇事就一惊一乍的。哥哥买房这件事,你最好的态度就是沉默,绝对不能在里面瞎搅和。”
楚仙的声音突然低了下来,委屈地说:“道理我都懂,我只是不想让妈妈生气。楚峰那家伙,仗着自己是老大,做事总是得寸进尺。他买房,凭什么让弟弟出钱?”
楚君耐心解释道:“姐姐,哥哥有他的难处,他虽然参加工作很早,但前几年工资很低,攒不下钱的。再说,哥哥的亲妈去世得早,从小就没怎么得到过母爱,已经很可怜了,我们怎么能够在哥哥伤口上撒盐呢?他也是家里的一分子,大家应该互相体谅才是。”
楚仙沉默了一会儿,最后叹气道:“好吧,听你的。你说的,要给我买车的,说话要算话啊!”
楚君点头答应了:“好,那就这样,再见!”
第二天上午一上班,楚君便来到党政办,跟玉苏甫报备,说今天要去县里农行交接工作。于江涛在党政联系会上曾经定下一条规矩:科级干部如果外出或者下村,必须到党政办报备,方便随时掌握动向。楚君觉得这是一条好建议,他是严格遵守这项纪律的。
因为需要去乡里宿舍拉回自己的物品,楚君这次不得不驾驶房车前往。乡政府的院子虽然空地充裕,停放房车本无问题,但那里人多嘴杂,进出人员复杂。楚君一向低调行事,不喜欢引人注目,因此他一直将房车停在农行营业所的院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