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历史讲台:你想当皇帝吗? > 第130章 秦帝国留给刘邦的宝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0章 秦帝国留给刘邦的宝藏。

“我们能从短视频里面看到二毛如何征兵的画面,古代其实要比现代残酷多了。”

“老百姓根本就不想当兵,谁愿意背井离乡过吃不饱的日子。”

“特别是家里面还需要自己照顾,说不定当兵回来了,家里面的人全部饿死了。”

“这种事情非常常见,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这是最好写照。”

“再来说粮草。”

“俗话说,行兵打仗,粮草先动。”

“一支庞大的军队,后勤保障是决定战争胜利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这支军队每天的消耗的粮食极其恐怖,他们的武器,战马,铠甲,医疗保障等等都要依靠后勤。”

“要是缺粮三四天,这支战无不胜的军队可能会被敌军肉包子引诱,然后投降。”

“军队的粮食基本上要靠后面的运输队。”

“所以在很多战争当中打败敌人的最好方法就是断他的粮,比如曹操的官渡之战就是火烧了袁绍的粮草最后胜利。”

“现在大家都知道后勤的重要性,但是士兵哪里来,粮草从哪里来,粮草如何最快速度送到前线。”

“这才是刘邦要解决的问题。”

听到这里,刘邦就想要给萧何磕一个,作为后勤大总管这些东西要依赖萧何的努力。

当年推选韩信做大将军,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萧何的推荐。

萧何对自己太有用了。

“以秦朝为例,秦朝军队人多,凶猛打仗厉害军功制度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来源于秦朝恐怖的抽丁制度。”

“三丁抽二,一户家庭有三个合适男人抽两个人上战场,这是强迫性质。”

“家属也要资助士兵的各种额外开支,比如着名的黑夫写信回家,让老母亲送衣服来。”

“军队每5个士兵为一伍,出现一个逃兵,战场怯战其他四人要受罚,士兵的家属也要连坐受罚。”

“举报有奖,相互监督看谁犯错了。”

“犯了错不想死也可以,一颗敌人的头就可以了。”

“严苛的军法是秦军战无不胜的重要原因,普通秦军上战场只能拼命。”

“当年蒙古骑兵战无不胜的原因之一,就是恐怖的连坐制度,谁跑了那些和他同一个队伍的就要受罚,家属也一样。”

“几乎和秦朝一模一样。”

观众身体一凉,难怪秦军要比六国军队强大这么多,每一个人都似乎不怕死一样。

这都是逼出来的。

“秦国感谢商鞅,秦人恨死商鞅。”

“这种制度就是商鞅制定,尽可能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只要人人都恐惧,那么就会去执行命令,这也是法家无情的地方。”

“讲秦始皇的时候来看看法家如何统治天下,对百姓有多么残忍不要觉得法家很好。”

“法家服务的是君王,不是百姓。”

面对观众的反应叶枫随口一提,随即话锋一转,道:“但是,反过来想秦朝为什么能征到兵。”

“这么恐怖的制度应该没人愿意当兵,比如朱元璋时期军户太惨了,全国出现大规模逃兵的现象。”

“秦朝应该也逃啊!”

“原因很简单,秦朝知道百姓的具体位置,规定了百姓的活动范围,能够准确知道那里有兵源。”

“老百姓想逃都难。”

“每户有多少人,可以征多少兵,可以征多少粮食,多少粮食能供养多少士兵,那条路最为方便一切都被秦帝国记录好了。”

“这就是秦始皇嬴政留给刘邦打天下的资本。”

“刘邦吸收了秦帝国的政治遗产让刘邦面对项羽可以有资本来对抗,为后面战争提前做好准备。”

“战争说到底拼的是各自的底蕴,越是规模庞大的战争对于后勤的压力就越大。”

“如果这场战争最后胜利的那个人得到的战果不能弥补自身的损失也是一种失败。”

“项羽看似百战百胜,实则在源源不断消耗自己的底蕴。”

“特别是那些精兵死了想要培养出来很难。”

“刘邦之所以能在和项羽的争锋当中占优势,萧何功不可没。”

“之前我说了,进入咸阳的刘邦一行人当中,萧何,张良,樊哙没有被眼前的物质所诱惑。”

“张良和樊哙跑去劝刘邦,萧何则在忙着接收秦朝自商鞅变法以来几百年的积累。”

“秦朝系统的各种档案,户口,交通,水路等等。”

“秦朝已经将天下的山川地形,水源,人口户籍,产粮大地,水路交通等等记录的很详细。”

“谁拥有了秦朝的档案,就可以模仿秦朝打天下的办法。”

“建国之后也可以模仿秦朝的政治制度进行大一统。”

“刘邦要感谢秦朝的国君,更要感谢萧何。”

“只要玩过战争游戏就知道这些东西有多重要了。”

“可以极大的减少成本开支,节约时间等等好处太多了。”

“古代不比现代。”

“现在你用手机一查就知道天下大体的情况,古代就像在玩一场迷雾游戏,需要去探索。”

“这也是世家,豪强的强大之处,可以帮助打天下的那个人快速征收粮食,召集士兵从而影响天下局势。”

“世家和豪强都是在一片土地上经营了好多年了,太熟悉了,名声也有,征兵征粮更加简单快速。”

“刘邦就没有这些烦恼,秦朝已经帮他系统的整理过了天下的基本情况。”

“萧何进入咸阳的第一时间,就将这些极其重要的档案一股脑的打包带走,成为刘邦征战天下的重要资本。”

“明朝的李善长也一样,明军攻入每一座城池基本上都在抢这些东西。”

“反观项羽,他冲进咸阳只是一股脑的去杀人,烧毁咸阳宫。”

“哪怕这些档案留在了咸阳,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项羽把它烧了。”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项羽帐下的那些人没有一个比得过萧何。”

“萧何作为沛县的小小官吏却知道这些东西的重要性。”

“在其他人抢夺金银财宝,享受咸阳的繁荣的时候,萧何看都没有看一眼,连夜去搬这些重要资料。”

“这些资料才是打天下的利器。”

“范增作为项羽的最强谋士,进了咸阳应该第一时间去找这些资料,如果找不到也应该会想到这些资料被谁拿走了。”

“之后去找刘邦要回这些资料,这才是一个治国能臣该有的表现。”

“结果,项羽和范增不在意。”

“不见了就不见了,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资料的重要性,作为贵族见识应该更多啊!”

“这能怪谁,只能怪项羽等人不争气。”

“给了机会不中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