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历史讲台:你想当皇帝吗? > 第113章 百姓才是一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唐之所以如此强盛是有原因,除了李世民个人的实力外,还有前人已经帮李世民做好了一定基础。”

“文化融合,民族融合这都是一个极其漫长的时间,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时间去慢慢的融合。”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历史教材书上会专门提到北魏的孝文帝和冯太后,因为这两个人推动了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

“从影响华夏文明的角度出发,冯太后可能是华夏女性政治家第一人。”

“从一个亡国之女一步一步爬到了最高的位子。”

“我讲起来可能很简单,但是实际上做起来是非常非常难,特别是北魏后宫制度对于女性极其不友好。”

“一方面要接受鲜卑的文化,一方面又要进行汉化,让胡人接受汉文化,促进民族融合避免民族矛盾等等。”

“难度系数不亚于让我们现在去融合外国文化,对于一些中老年来说,这是难以接受的事实。”

“在这个基础之上,要开始各种改革从而推动北魏的转型。”

“冯太后可谓是女中豪杰了。”

一些观众听完之后,不由得举起手,对着叶枫道:“老师,那你觉得冯太后和武则天一比,谁更有本事。”

叶枫:“这个嘛?我个人更加偏向于冯太后。”

“她们两人各有各的优点,这只能看你心里的评分标准了。”

“这才是有实力的女人,即能当贤妻也能在老公死了之后,稳定局面还能进一步将国家变好。”嬴政眼神中带着欣赏,强者对于另外一个强者总是有着敬佩。

又想到对方的一生也49岁,嬴政记得自己好像也就活了49年,加上自己的质子身份,顿时感觉到了什么叫做感同身受。

一样的难啊!

冯太后听着自己一生的故事,高兴道:“漂亮,老娘的一生没有白活。”

至于后世说的那些自己喜欢男色,喜欢男色怎么了。

我有权有势喜欢几个男人还有罪了。

更何况我还是胡人开放一点也正常,我推行汉化不代表我就要遵守那些无聊的规则。

懂不懂什么叫做游走在两种文化的魅力。

“不错,大唐的繁荣也有前人的力量,要不是他们打好了一些基础,恐怕大唐也要像汉朝那样一代代积累才能有汉武帝当时的强盛。”

李世民心中还是感谢这些人,隋朝的人口户籍制度,各种运河,南北朝开始融合的民族等等。

大唐可以借助前人打好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减少时间让盛世更快来到。

观众听完之后,有人站起来,道:“老师,你能分析一下这句话吗,秦作嫁衣汉来穿,唐借隋运三百年。”

“我觉得这种话挺有道理,正如老师你刚刚说的那样大唐的盛世有前人的努力。”

“老师,你看秦的短命换来了汉朝的强盛,隋朝的短命换来了唐朝的盛世。”

“比如那大运河不就在唐朝发挥重大作用。”

刘邦听到了什么,秦作嫁衣汉来穿那就是秦朝辛辛苦苦的努力最后被汉朝夺走了。

“老子这么辛苦打天下,换来了汉朝,结果换来了一句秦作嫁衣汉来穿。”刘邦有些生气了,说的自己好像偷了秦朝的东西一样。

吕雉脸色也不好看,似乎自己的努力无端被人夺走了。

刘彻更加生气了,什么鬼,我们几代明君的努力才换来如此的天下。

秦朝,我需要它的嫁妆,它就是一个错题本。

李世民更加不爽了,隋朝什么样子前面不是讲了嘛?

我辛辛苦苦打天下,辛辛苦苦治理天下,克服自己内心的欲望。

甚至都安排人专门来骂自己了,加上自己天资聪慧才有了现在的大唐。

唐朝有的东西隋朝没有吗?

也不想想。

叶枫笑了,道:“能说一说你的原因吗?”

观众站起来,对着叶枫,道:“老师,你看汉朝的制度是不是照搬秦朝。”

“不是有一种说法是汉承秦制,基本上汉朝的各种制度就是秦朝的翻版。”

“至于唐朝那也是各种制度照搬隋朝,特别是隋朝压榨民力建立起来的各种运河也便宜了唐朝。”

“这还不能说明秦作嫁衣汉来穿,唐借隋运三百年。”

李世民冷哼一声,中间的过程你是一点都不提啊!

“啪啪啪。”叶枫鼓起掌,对着观众,道:“要是被汉朝,唐朝的皇帝和大臣听到了你这句话,他们可能会杀了你。”

“这句话非常厉害,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否定了汉朝人的努力,也非常简单的否定了唐朝人的努力。”

“汉唐为什么这么强势,来源于借助了秦朝和隋朝的努力。”

“那我请问秦朝为什么灭了,隋朝为什么灭了。”

“为什么这两个是短命王朝,而之后的朝代都是长命王朝。”

观众道:“因为这两个王朝过度压榨民力,导致民不聊生最后造反。”

“汉唐两代不像秦隋一样压榨百姓。”

叶枫听到这里就笑了,道:“你自己也说出原因了,为什么秦隋短命,唐汉长命在于对待百姓的态度。”

“我们说古代的百姓,包括现代也一样要是不到最后关头是不会造反。”

“只要对百姓还不错,王朝的寿命自然也长了。”

“汉朝后面对百姓非常不好,反应张角造反了,一呼百应汇聚在一起想要推翻汉朝。”

“唐朝也一样。”

“制度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如果隋朝能对百姓好一些,那么隋朝自然也可以几百年。”

汉文帝点头,这才对嘛?百姓是基石,要是过度压榨百姓王朝自然也会陷入动乱之中,这和制度有什么关系。

西周还不是落后制度,依旧有那多年。

哪怕现在我将郡县制改了,天下难不成还能造反不成。

叶枫:“秦作嫁衣汉来穿,唐借隋运三百年这是网友编出来的一句话,大家要是直接一看,好像有些道理。”

“毕竟汉唐的制度似乎就是秦隋的制度,秦隋是短命但强盛,汉唐是长命更加强盛,这样一想有道理就可以说服你了。”

“稍微思考一下就会很扯淡。”

“就是因为秦隋两个朝代的错题太多了,汉和唐看着错题本下定决心不能再犯了。”

“如果按照制度分析,我能和你说隋朝和秦朝的制度也有来源。”

“隋朝的那些制度来源于汉朝的制度改革,隋朝的法律来源于北齐的法律修改。”

“隋朝的政治基础是北周。”

“至于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