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余波未平,再启调和
项目启动会后,会议室残留的咖啡香气还未散尽,苏星悦便带领着小组成员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中。
投影仪的光芒洒在白板上,勾勒出项目推进的框架,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如同密集的鼓点,昭示着新征程的开始。
然而,苏星悦敏锐地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僵硬。
刘工和王姐虽然表面上配合着讨论,但眼神交流却少得可怜。
王姐翻阅资料时,指尖一下下敲击着桌面,发出轻微的“嗒嗒”声,像是在压抑着什么。
刘工则时不时将手中的笔旋转几圈,笔尖在白板上划出几道无意义的线条,眼神飘忽,似乎心不在焉。
小冯坐在两人中间,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像一只受惊的小兔子,不知所措。
苏星悦的心中,担忧如藤蔓般滋长。
她深知,这种貌合神离的状态,比之前的剑拔弩张更危险。
它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让项目再次陷入僵局。
这种紧张的氛围,让她感到呼吸都有些困难,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扼住了她的喉咙。
接下来的几天,这种感觉愈发强烈。
刘工在工作中,总是不自觉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对之前会议上达成的共识有所偏离。
王姐虽有不满,却不再像之前那样直接指出,而是将不满压抑在心底,用沉默来表达抗议。
小冯夹在两人中间,左右为难,工作效率也受到了影响。
整个项目组,就像一台运转不畅的机器,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随时可能停摆。
苏星悦感觉自己像在泥潭中前行,每一步都异常艰难。
她揉了揉隐隐作痛的太阳穴,一股无力感涌上心头。
“刘工,”苏星悦的声音在寂静的办公室响起,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你过来一下,我们聊聊。”
苏星悦将刘工叫到小小的休息区,柔和的灯光洒在两人身上,试图驱散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
“刘工,最近项目进度有些滞后,我有些担心。”苏星悦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一丝关切。
刘工眉头紧锁,双手插在口袋里,语气略显不耐烦:“我已经按照会议决议修改了方案,还要怎么样?”苏星悦轻轻叹了口气,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发出清脆的声响:“我知道你做出了让步,但… …”
随后,苏星悦又找来王姐。
王姐一进休息区,就忍不住抱怨:“苏星悦,你看刘工,他根本没有认真执行我们讨论的结果,还是按照他自己的想法来!”王姐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显然压抑了许久的不满终于爆发。
苏星悦安抚道:“王姐,我知道你很辛苦,我也看到了你的努力。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好吗?”
然而,安抚并没有起到作用。
当苏星悦试图让两人再次沟通时,办公室的空气瞬间凝固。
刘工觉得自己已经做出了让步,语气强硬:“我改了方案,是她不接受,现在又说我没配合,到底要我怎样?”他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咖啡杯都震了一下,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王姐也不甘示弱,提高了音量:“你改了吗?你只是表面改了几个字,核心内容根本没变!”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紧张的气氛在两人之间弥漫,像紧绷的弦随时可能断裂。
苏星悦深吸一口气,果断地说:“既然这样,我们开个小型方案评估会,大家公开讨论方案优劣。”
评估会上,苏星悦将两人的方案投影到大屏幕上,用激光笔逐条分析。
她语气平静,却掷地有声,清晰的逻辑和确凿的数据,让刘工和王姐渐渐沉默下来。
她指出了刘工方案中存在的一些风险,以及王姐方案中可以改进的地方。
小冯和其他成员听得聚精会神,时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会议室里,键盘敲击声和纸张翻动的声音此起彼伏,紧张的氛围开始缓和,取而代之的是对苏星悦的敬佩。
散会后,刘工走到苏星悦身边,语气中带着一丝歉意:“苏经理,我之前……”
突然,苏星悦的手机震动了一下,她低头看了一眼,脸色微微一变。
下班后的天空晕染着温柔的暮色,顾言泽的车稳稳地停在公司楼下。
苏星悦一上车,便感觉到一股淡淡的木质香气,混合着车内暖风的温度,将她包围。
顾言泽温柔的目光落在她略显疲惫的脸上,心疼地问:“累坏了吧?”苏星悦轻轻点了点头,将头靠在柔软的座椅上,长舒一口气。
车子驶入一家环境清幽的餐厅,柔和的灯光洒在餐桌上,映照着精致的餐具。
顾言泽为苏星悦点了一份她喜欢的奶油蘑菇汤,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勾起苏星悦的食欲。
他静静地看着她,苏星悦感受到他温暖的目光,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连日来的压力也随之消散了不少。
两人边吃边聊,温馨的氛围在他们之间蔓延,苏星悦仿佛汲取到了力量,重新燃起了斗志。
第二天,苏星悦召集项目组成员开会。
她没有强硬地要求刘工和王姐完全改变,而是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方案:互相监督、共同改进。
她将两人的方案整合,并列出各自的优缺点,让刘工负责监督王姐方案的执行情况,王姐负责监督刘工方案的执行情况,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改进。
这个想法让刘工和王姐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苏星悦会用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
会议室里,原本紧张的空气渐渐变得轻松起来,一种积极探索的氛围开始弥漫。
接下来的几天,项目组的工作氛围焕然一新。
刘工和王姐开始认真地执行苏星悦的方案,并积极地互相监督和改进。
他们时常聚在一起讨论,交换意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小冯和其他成员也受到了感染,工作热情高涨。
整个项目组就像一台重新注入了润滑油的机器,运转流畅,效率倍增。
苏星悦看着这一切,欣慰地笑了。
然而,就在项目进展顺利的时候,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却在暗处滋生。
马大哥,项目成员单独办公室的管理员,正对着几个同事窃窃私语:“你们看着吧,苏星悦的这个方法只是权宜之计,治标不治本,早晚会出问题……”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阵阵涟漪。
苏星悦正巧路过,脚步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