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雷晓晓的古代生活 > 第194章 乐不可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4章 乐不可支

雷晓晓美眸凝视着吴战,娇声问道:“相公,你知道大致启程的时间吗?”

吴战见状,手臂如铁钳般紧紧搂住雷晓晓,柔声说道:“调令还未下来,等调令一到就启程出发,据我得到的消息来看,调令应该不会就下来。”

雷晓晓有些疑惑的问道:“相公,镇北军现在的将军是出了什么事了吗?”

闻言,吴战脸上有些无奈的道:“镇北军属于大越国最北边的防线,主要镇守辽东省,防止鞑靼人入侵北方。镇北军的统领是夏侯老将军,夏侯老将军乃是陪着先皇征战天下的开国元勋,犹如定海神针,威名震慑鞑靼各部,只要他在镇北关一天,无论是君臣还是百姓,都十分安心。”

说到这里,喝了一口茶,平息了一下清楚,才继续平静道:“可惜,夏侯老将军如今已是风烛残年,夏侯老将军的儿子和孙子皆已血染沙场,夏侯家的血脉如今仅剩下两位两三岁的稚童,宛如风中残烛,夏侯家已后继无人。夏侯老将军已然上书请旨辞官归家,悉心照料这仅存的两个曾孙子,皇上念及夏侯家满门忠烈,欣然应允了。”

“又因镇北军实力超群,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几位皇子皆对其垂涎三尺,欲将这股力量纳入自己的麾下。”

雷晓晓闻听此言,蛾眉微蹙,面露疑惑之色道:“你既言几位皇子都试图将镇北军招致麾下,那此位理应落入几位皇子的亲信之手,咱们吴家和魏家向来中立,怎会调过去?”

吴战嘴角轻扬,朗笑道:“哈哈,娘子所言甚是,按常理而论,理应如此。但娘子莫要忘记,几位皇子上面还有皇上这尊大佛。皇上明主,虽对几位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视而不见,但镇北关关乎整个北方安危,犹如咽喉要道,皇上岂会让如此重要的位置落入几位皇子之手?如此一来,皇上唯有选择中立的武将接替夏侯将军的职位。”

“哦哦哦!我懂了,相公,现在只有魏家和咱们吴家没有参与皇子间的斗争吗?”雷晓晓闻言连连点头,后面一句话更是轻声询问。

“这些年,在诸位皇子如狂风骤雨般的拉拢下,依旧能稳如泰山、保持中立的武将世家寥寥无几,唯有蒙家、郭家、魏家和我们吴家不为所动。而蒙家从开国便一直镇守着西北,郭家同样,从开国便负责留守京都,历来都是中立的保皇党,自是不可能,我们吴家也是从开国便镇守着西南,所以唯一可能的便是调魏家前去接替。”

“又有,魏老将军曾跟随先皇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战功中最厉害的三次都是征战鞑靼人获得的,因此魏老将军的名气在鞑靼人中也是有无数人忌惮的,只不过相比夏侯将军的声名远扬,魏老将军的名声略显逊色而已。夏侯将军请辞后,皇子们都推荐自己所在阵营的将领接替这个位置,但魏家一直对皇子们的拉拢视而不见,且魏老将军年轻时在北方战场上屡立奇功,对于应对鞑靼可谓是经验老到,因此才深得皇上青睐。”

雷晓晓闻听此言,便恍然大悟,于是说道:“原来如此,相公,若是魏家接了这个位置,皇子们会不会从中作梗呢?”

吴战脸上的笑容瞬间如潮水般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脸沉重,他忧心忡忡地说道:“这可不好说,不过魏小将军能力超群,有他在,魏家定能想出应对之策。”

雷晓晓轻轻地拍了拍吴战的手,温柔地安慰道:“既是如此,那我们也只能拭目以待了。”

吴战微微颔首:“是的,暂时不用惊慌。”

雷晓晓知晓后,娇声开口道:“相公,你不是回来拿东西的吗,快快去吧,家中之事,无需挂念,有妾身在此,定能处理妥当。”

吴战闻此言语,感动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又与雷晓晓亲昵了数分钟,才拿着东西回去上职了。

吴战走后,雷晓晓开始仔细盘点自己的产业以及公中的产业。如今局势扑朔迷离,犹如迷雾重重,必须尽早做好准备。

盘点结束,雷晓晓当机立断,决定派人前往江南购置几处大庄子,用于种植粮食和棉花。江南地势得天独厚,恰似一颗璀璨的明珠,各种农作物琳琅满目,交通亦是四通八达,将粮食和棉花运往何处都便捷无比,这无疑是雷晓晓为家人精心准备的一条退路。

此外,待吴战随魏家前往镇北关后,雷晓晓打算在北地购置土地种植粮食以及药材。要知道,前世的东三省犹如一座巨大的粮仓,是华国粮食的主要源产地之一,想来,大越国的北地应当也能培育出高产的粮食。

不仅如此,雷晓晓还准备写信回去,让雷老二扩充商队,多多囤积一些棉花、药材和粮食等备用物资。自古以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就说明战争都需要大量的钱财和粮食作为支撑,商人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亦是举足轻重,这对于雷老二来说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机会,因此雷晓晓才写信告知。

自然,雷晓晓还有一成私心,若是几位皇子到时候真的因魏家不接受拉拢,而对军队出手,吴战作为魏小将军的左膀右臂,自然也会被针对。

雷晓晓能想到的最简单的针对之法,便是克扣军用物资,这是最直接又有效的方法。若是哪一天军队若是真出现粮食短缺,还可以通过雷老二的商队,将粮食运到北地。

最后,雷晓晓奋笔疾书,写了十几张的育儿手册,主要讲述吴景霄和吴景言的教育问题,诸如,几岁开始学武等等。

雷晓晓在书房里笔耕不辍、精心规划着,连中饭都是在书房里草草解决的,就这样一直忙碌到申时才梳理完毕。待梳理完毕,她顿感疲惫不堪,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击倒,便直接回房歇息了。

吴景霄和吴景言有丫鬟婆子悉心照料,雷晓晓自然是毫不担心。

再说,柳氏得知雷晓晓进书房忙碌之后,便将吴景霄和吴景言两人带回自己院子里玩耍,主动承担起照看两个小家伙的重任,两个小家伙玩得那是兴高采烈、乐不可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