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主尽欢,送走孙策,把孙策和张昭安顿到专门接待的别墅后,陈星宇带着众人回到了书房。
夜色深沉,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拍打着窗棂。书房内,青铜灯盏中的鲸油烛火摇曳,将四人的身影拉长投射在绘有山川地势的羊皮地图上。
陈星宇用竹签拨了拨灯芯,忽明忽暗的光影掠过案几上摊开的地图:\"孙策今日请求支援,我又与他有旧,加上其父也算是要提拔于我之恩,诸位怎么看?\"
\"他孙伯符所求无非就是粮草、盐铁、兵器盔甲...\"郭嘉转动着手中的玉韘,嘴角噙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我估摸着他应该是想在江东打下一大片地盘,这位孙将军胃口不小啊。\"
荀攸将温好的酒浆注入漆耳杯:\"我听商队的负责人说,今年中原九州四处烽烟,百姓无心农桑,到处已经出现粮荒,我们夷洲的粮食销量极好。\"
吴懿抱来一摞竹简,麻绳捆扎处还沾着江东特有的红土:\"这是历次所有关于江东的情报,都是商队带回来的,大家不妨看看,或许有用。\"
陈星宇解开绳结,木牍碰撞声清脆可闻:\"非是我陈某不认旧情,只是这次孙伯符所要物资估计数量不少,如果就这么毫无回报的赠送...不能再做赔本买卖了。\"
海浪声忽然变得清晰,墙角铜漏滴答作响。郭嘉突然轻笑出声:\"听闻丹阳郡新铸的铜币成色极佳?\"
\"那是刘玄德的地盘。\"荀攸蘸着酒液在案几上画出蜿蜒曲线:\"丹阳郡城踞长江咽喉,若能打通这条水道...\"
荀攸一说,陈星宇几人就秒懂,长期的共事形成了默契。陈星宇推开窗,咸湿的海风卷着远处码头的喧嚣涌入书房:\"这代表着夷洲的影响力可以深入内陆。我们的商船可以依靠长江水道将货物直接卖到内陆,而且也可以在大陆钉上一个桥头堡。\"
吴懿望向窗外,月光下桅杆如林:\"只要在占据丹阳郡城,以夷洲目前的海船性能,以后将会给夷洲的发展数据至少提高三成!\"
\"五成。\"郭嘉突然开口,目光灼灼:\"子远还是谨慎了!其实如果只占据丹阳郡城和周边的小块区域,依托长江和震泽水系,只需防守西侧,未必不能守住。\"
荀攸皱眉思考:\"能拿下那自然是极好,只是江东未必肯答应出手啊,如果我们自己动手,那就要大费周章,毕竟要跨海作战。\"
\"那就给他们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陈星宇一拍书桌,此时陈星宇的思路也打开了,未必就要那么保守,能占据丹阳郡城,那好处让陈星宇无法拒绝。
\"光丹阳铜矿就能采百年,更别提其他好处,确实值得下重本\"荀攸指尖划过地图:\"只要拿下郡城,依靠水系加上夷洲强大的水面力量,未必就不能防守住,而且也不一定要防守,甚至可以进攻。\"
郭嘉摩挲着从兜里拿出的铜币沉吟不语,忽然笑道:\"听说刘备最近正在整顿丹阳事务,上次被曹操打败,陶谦以前留下的人马也并非都是跟刘备一条心。\"
\"不错。\"荀攸指着地图上的丹阳郡位置:\"可以让江东打着给陶谦讨公道名义出兵,我们在暗中提供支持。等拿下丹阳郡城后,以'共同开发'的名义,再将丹阳郡掌握在手。\"
吴懿站起身:\"那我现在就去准备相关物资和人员。\"
\"不急,\"陈星宇摆摆手,\"先跟孙伯符探探口风再说。记住...\"陈星宇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千万别说漏嘴了,别让孙伯符知道丹阳郡的重要性,最好让孙伯符自愿帮我们拿下丹阳郡给我们。\"
烛火跳动,将四人的身影投射在绘有丹阳郡位置的地图上。在这个书房中,一个桃代李僵的计划正在悄然成型。
晨光熹微,孙策站在客栈二楼的露台上,望着渐渐苏醒的淡水城。街道上已经有不少行人,他们步履从容,脸上带着平和的笑意。
\"主公,\"张昭整理着衣冠走来,\"今日可要去集市看看?\"
孙策点点头,目光仍停留在街角一处早点摊上。摊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者,正在熟练地翻动着铁板上的面饼。浓郁的香气飘来,勾得人食欲大动。
\"这味道...\"孙策深吸一口气,\"比建业的早点还要香。\"
张昭笑道:\"听说这里的早点都用了一种叫'鲸鱼油'的东西,是从海里捕获的巨鱼身上提炼出来的。\"
两人信步下楼,街道两旁的店铺已经陆续开门。孙策注意到,每家店铺门前都放着一个木桶,桶上写着\"垃圾分类\"四个大字。
\"这是何意?\"孙策好奇地问道,可惜张昭也只能摇头,不明所以。
一个路过的商贩笑着解释:\"这是陈司马定的规矩。果皮菜叶放绿桶,废纸破布放蓝桶,其他杂物放灰桶。每天有专人收走,送到城外的堆肥场。\"
这时张昭指着不远处一座建筑:\"那就是学堂?听说淡水城强制实行'义务教育',六岁以上孩童都要入学,学费全免,由一名名叫甄宓的女子全权负责,事是好事,就是有些乱了体统。\"
孙策震惊地睁大眼睛:\"全城孩童免费入学?这得花费多少银钱?\"
\"教育是根本。\"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陈星宇和郭嘉并肩走来:\"伯符早啊。\"
孙策转身,只见陈星宇手中拿着两个油纸包:\"尝尝这个,刚出炉的肉夹馍。\"
接过油纸包,孙策咬了一口,松软的面包夹着鲜嫩的肉排,还有清脆的菜叶和酸甜的酱汁,口感层次丰富得令人惊叹。\"这...这是何等美味!\"孙策忍不住又咬了一大口。
郭嘉笑道:\"这是用夷洲特产的玉米粉加少许鲸鱼肉做的。口感自然不错。\"
正说着,街道尽头传来整齐的脚步声。一队身着制服的巡警列队走过,他们腰间别着短棍,步伐整齐划一。
\"这是...\"孙策疑惑道。
\"警备司巡警,\"陈星宇解释道,\"负责维持城市秩序。负责拿下那些为非作歹的坏人,百姓遇到困难随时可以找他们帮忙。\"
孙策望着巡警远去的背影陷入了思考,看着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忽然明白了什么。
\"念中,\"孙策郑重地说,\"这才是我理想中,大汉盛世该有的样子。\"
陈星宇与郭嘉对视一眼哈哈大笑:\"我就厚着脸皮,受了伯符兄的谬赞了。\"
孙策一愣,随即大笑:\"好你个陈念中,原来在这儿等着我呢!脸皮可真厚啊!佩服,佩服!\"
拖着稍显疲惫的身躯回到别墅已经是夜色沉沉,孙策站在客栈的窗前,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港口。张昭坐在案几旁,正在整理这两日收集的情报。
\"主公,\"张昭放下竹简:\"这两日郭嘉他们屡次提及丹阳郡,又说什么援助需要倾尽全力...恐怕是另有所图。\"
孙策转过身,烛光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阴影:\"你是说,他们想要丹阳郡作为交换?\"
\"正是。\"张昭指着地图:\"丹阳郡城踞长江咽喉,若能在此设立据点,夷洲的商船便可直入内陆。这对他们来说,远比援助江东更有价值。\"
孙策沉默良久,忽然笑道:\"好一个陈念中,这是在等我主动开口啊。\"
次日清晨,孙策主动来到陈星宇的书房。郭嘉、荀攸等人早已在座,案几上摆着一份拟好的协议。
\"星宇,\"孙策开门见山:\"我思来想去,觉得若要长久合作,总该有所回报不能让你白白付出。不如这样,待我拿下丹阳郡,便在郡城设立通商口岸让你们夷洲的商贾入住,如何?\"
陈星宇眼中闪过一丝喜悦,但很快恢复平静:\"伯符果然爽快。不过...除了通商口岸,不如把治安和其他的也一并交给夷洲吧,毕竟伯符兄也没空操心。\"
孙策没想到陈星宇胃口这么大,眉头微皱,但很快舒展开来:\"可以。不过相应的,夷洲要提供五万大军三月用量的粮草,两千副铠甲,五千把朴刀,箭矢若干。\"
郭嘉与荀攸对视一眼,嘴角露出笑意。陈星宇沉吟片刻,提笔在协议上添了几行字:\"再加一条,夷洲商队在江东境内享有无害通行特权。\"
孙策握笔的手顿了顿,但最终还是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当印信盖下的那一刻,孙策忽然觉得,眼前这个曾经小弟般的故交,似乎变得陌生了许多。
临别那日,孙策站在船头,望着渐渐远去的淡水城。张昭轻声道:\"主公可是觉得...与陈司马生分了?\"
孙策苦笑:\"是啊。从前在虎牢关下时,我们同吃同住,无话不谈。如今...\"他望着港口处林立的桅杆:\"他已经是一方之主了。这世上,终究没有白得的便宜。\"
海风拂过,带来咸湿的气息。孙策忽然想起昨日在集市上看到的一幕:一个商贩因为缺斤短两,被巡警当场处罚。那商贩哭喊着求饶,说自己是陈司马的老乡,但巡警丝毫不为所动。
\"法度严明,公私分明。\"孙策喃喃自语:\"这才是治国之道啊,所以我倒也能理解陈念中,反倒如果是毫无所求,我倒是要担心陈念中的企图了。\"
张昭点头:\"主公能有此领悟,此行也算不虚了。\"
船帆鼓满,淡水城渐渐消失在海平面下。孙策望着茫茫大海,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从今往后,与陈星宇的每一次往来,都将是一场利益的博弈而不是以前那单纯的友谊了,彼此也有了各自的立场。
而此刻的陈星宇,正站在港口的灯塔上,目送着孙策的船队远去。郭嘉站在他身后,轻声道:\"公子可是觉得...有些对不住孙将军?\"
陈星宇摇摇头:\"并非如此,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何况脆弱的私人友谊。如今我与孙伯符各为各自的目的在努力,与其维持虚假的情谊,不如明码标价,各取所需。\"
海鸥掠过灯塔,发出清脆的鸣叫。造化弄人,在汉末乱世,曾经简单的友情起了变化,各自走向了不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