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秦始皇荡平六国 > 第42章 秦王折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咸阳宫,烛火摇曳,嬴政负手而立,望着墙上的九州图,眉头紧锁。自李信兵败楚国的消息传来,朝堂之上一片哗然,那些原本力挺李信的臣子如今都噤若寒蝉,只剩下方才传来的密报竹简在案几上泛着冷光,密报上王翦的只言片语如重锤击心:“老臣年迈,唯愿大王慎思伐楚之事,楚地广袤,非六十万大军不可图。”

嬴政的心中五味杂陈,往昔对王翦所言的不以为意,化作此刻的懊悔。想起王翦征战多年,每有卓识远见,自己却被李信的年少锐气迷了眼,一意孤行,终酿恶果。他深知,若要扭转乾坤,非王翦不可,这位老将的谋略与威望,是秦国制胜的关键。

晨曦微露,嬴政轻车简从,向着王翦的府邸而去。一路上,他心潮难平,堂堂秦王,何曾这般纡尊降贵。行至府邸门前,侍从欲上前通禀,嬴政抬手制止,他要以最诚恳的姿态面对这位老将。门缓缓打开,王翦闻报匆匆而出,见嬴政亲临,大惊,忙欲跪拜,嬴政抢前一步扶住:“王老将军,今日嬴政特来致歉,望您莫要再行此大礼。”

王翦眼中泪光隐现,颤声道:“大王折煞老臣,老臣万不敢当。”嬴政拉着王翦的手,步入府中,二人相对而坐。嬴政长叹一声:“将军,朕悔不听您言,致有今日之败。李信虽勇,却低估了楚国底蕴,如今秦军受挫,士气低落,朕深知唯有将军能担此重任,救大秦于困境。”说着,嬴政起身,向王翦深深一躬,“朕以举国之兵相托,求将军出山,再振秦威。”

王翦慌忙起身回拜:“大王,老臣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岂有推辞之理。只是这六十万大军,几乎是秦国倾国之兵,老臣惶恐,怕有负大王重托。”嬴政目光坚定:“将军不必多虑,朕既来相请,便信将军无疑。从今往后,军中指派,皆由将军决断,朕绝不干涉。”

数日后,秦军校场,六十万大军集结待命,甲胄生辉,戈矛如林。王翦身着战甲,威风凛凛,登台点兵。他声如洪钟:“诸将士,此番出征,关乎大秦荣辱,楚国虽强,然我大秦锐士无往不胜。我等当以雷霆之势,踏平楚地!”台下将士齐声高呼,声震云霄。

大军开拔,一路东进,王翦深知楚军新胜,士气正高,且楚国地域辽阔,不可冒进。于是令大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沿途修缮工事,储备粮草。楚军闻王翦率大军前来,亦严阵以待,不时派出小股部队骚扰秦军。王翦传令全军,只守不攻,任楚军挑衅,绝不动摇。

如此相持数月,秦军将士渐生焦躁,纷纷请战。王翦看在眼里,却不为所动。一日,他忽命人在营帐后方开辟大片田地,令士兵们下田耕种。众将士大惑不解,王翦笑道:“今与楚相持,时日漫长,若无粮草自给,何谈取胜?且我军佯装懈怠,使楚人以为我有怯意,待其松懈,便是破敌之时。”

楚军果然中计,见秦军久无动静,又忙于农事,以为秦军怯战,防备渐松。王翦暗中打探,得知楚军调兵换防,有机可乘,当即传令,全军弃田集结,挑选精锐,趁着夜色,如鬼魅般向楚军大营突袭。秦军将士憋闷已久,此刻如猛虎下山,杀声震天,楚军仓促应战,阵脚大乱。

经此一役,楚军主力溃败,王翦乘胜追击,连下数城,楚国大势已去。秦军的战旗在楚地的风中猎猎作响,六十万大军在王翦的率领下,扭转乾坤,为秦国的大一统之路扫除了最大的障碍,嬴政在咸阳宫中盼来了捷报,也更加笃定了用人不疑、知错能改的为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