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秦始皇荡平六国 > 第49章 秦燕之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故事背景:战国末年,秦国国力强盛,已先后灭掉韩、赵等国,燕国危在旦夕。公元前226年,秦军攻占燕国都城蓟城,燕王喜和太子丹逃往辽东。公元前222年,王贲进军辽东,俘虏燕王喜……

主要人物:

1. 秦始皇嬴政:秦国君主,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2. 太子丹:燕国太子,试图阻止秦国的进攻。

3. 荆轲:燕国刺客,受太子丹之托刺杀嬴政。

4. 王翦:秦国名将。

易水寒:秦国的铁骑似乌云蔽日,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六国疆土,所过之处,哀鸿遍野,硝烟弥漫。那虎狼之师的赫赫威名,仿若沉甸甸的巨石,压得燕国上下噤若寒蝉,惶恐的阴霾如墨汁入水,在每一寸空气中弥漫开来。

太子丹,这位燕国的储君,在宫闱深处忧心如焚,他目睹朝堂上大臣们的怯懦与无措,听闻市井间百姓对秦国的恐惧传言,心中如被油煎。每一个难眠之夜,他于烛火摇曳下徘徊踱步,苦思对策,直至夜深露重。那雕花窗棂透进来的微光,映照着他苍白却坚毅的面庞,在地上拖出长长的、孤独的影子。

“常规之法,断难挽燕国颓势,看来唯有铤而走险,方有一线生机!”太子丹猛地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抹决绝,似是下定了破釜沉舟的决心。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开启了寻觅刺客、刺杀嬴政的惊天计划。这决定仿若巨石入水,在宫廷内外激起千层浪,有惊愕者,有质疑者,更有暗自哀叹者,可太子丹心意已决,不顾众人劝阻,一心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行。

消息如风中柳絮,悄然飘散在江湖市井。不久,一位名叫荆轲的豪杰进入了太子丹的视野。荆轲浪迹于燕国街巷,身形矫健,一袭粗布麻衣难掩其英气,双眸深邃仿若藏着无尽故事。他为人豪爽仗义,路见不平必拔刀相助,凭借精妙无双的剑术和洒脱不羁的性情,在燕地声名渐起。

太子丹听闻荆轲之名,仿若暗夜中觅得一丝曙光,未作丝毫耽搁,便轻车简从,亲赴荆轲居所。那是一处隐于市井陋巷的小院,柴扉半掩,几株瘦竹在微风中摇曳。太子丹叩门而入,见荆轲正于庭中擦拭佩剑,剑鸣铮铮,似与主人惺惺相惜。

未及寒暄,太子丹便急切跪地,言辞恳切:“壮士,燕国危在旦夕,秦贼嬴政欲吞天下,生灵涂炭。我欲求壮士出手,刺杀嬴政,救万民于水火,保燕国宗庙社稷。此等重任,非壮士莫属,望壮士怜我燕国情深,慨然应允!”言罢,伏地不起,眼中泪光闪烁。

荆轲心中一震,望向这位心系家国的储君,又环顾这飘摇乱世,深知此去九死一生,但侠义之心如烈火在胸,瞬间被点燃。他上前一步,扶起太子丹,朗声道:“太子既信我荆轲,我便以命相搏,虽千万人吾往矣!”

自那日后,荆轲入住太子丹府邸,被奉为上宾。太子丹倾尽全力,为荆轲筹备一切。珍馐美馔每日不重样,华服美裳皆为上乘之选,更搜罗天下奇珍异宝,供荆轲赏玩,只为博其欢心,让他安心养精蓄锐。

然而,荆轲心中清楚,要接近嬴政谈何容易。深思熟虑后,他向太子丹提出,需备两件关键之物:一是燕国督亢之地的地图,此地沃野千里,物产丰饶,乃燕国的心腹之地,嬴政觊觎已久;二是樊於期将军的首级,樊将军因触怒嬴政,逃至燕国,秦王悬赏千金、封邑万户欲取其性命,若以此二者为献礼,或可骗取嬴政信任,觅得近身之机。

太子丹闻及要樊於期首级,面露难色,连连摆手:“樊将军走投无路投奔于我,我怎忍心害他性命,此事万万不可!”

荆轲知太子丹仁义,便私下寻到樊於期,于庭院之中,将刺秦大义娓娓道来。樊於期听后,仰头望天,虎目含泪,悲愤长笑:“我樊於期此生与嬴政不共戴天,恨不能生啖其肉,今壮士欲为国除害,为民请命,拿我这颗头颅去又何妨!”言罢,拔剑自刎,一腔热血喷洒在地,映红了脚下的泥土。

荆轲跪地,手捧樊於期首级,泪水夺眶而出,向着苍天发誓,必不负将军所托。太子丹闻知此事,匆匆赶来,见状恸哭失声,与荆轲相拥而泣,二人情谊在这血与泪的交融中愈发深厚。

时光匆匆,离别的日子悄然来临。易水之滨,寒风凛冽,似要将天地间的最后一丝温暖也搜刮而去。燕国的王公贵族、文武百官、黎民百姓,皆身着素白麻衣,如霜雪般齐聚于此,为荆轲送行。

荆轲一袭白衣胜雪,头戴高冠,背负长剑,身姿挺拔如松,屹立风中。他手捧装着樊於期首级与督亢地图的匣子,神色从容,仿若即将奔赴的不是一场生死未卜的刺杀,而是一场寻常的远行。身后,年轻的勇士秦舞阳紧紧相随,虽强装镇定,可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是泄露了内心的紧张。

太子丹身着缟素,手捧酒觞,一步步缓缓走向荆轲,每一步都似有千钧重,踏碎了这易水河畔的寂静。他走到荆轲面前,双手奉上酒觞,泪如雨下:“荆卿,燕国的存亡,全系于你一人之手。此去秦宫,路途遥远,艰险重重,望你多加珍重。若能功成归来,太子丹必与你共享燕国荣华,若你一去不返,我定率燕国军民与秦抗争到底!”

荆轲接过酒觞,目光扫过众人,见那一双双饱含期盼与哀伤的眼睛,心中豪情万丈,一饮而尽。随后,他掷杯于地,振臂高呼:“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悲壮激昂,穿破云霄,在易水河畔久久回荡,如同一把重锤,敲击在每一个人的心间,令天地动容,众人无不掩面涕泣。

马车在崎岖的道路上颠簸前行,荆轲的心情也愈发沉重。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但面对强大的秦国,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然而,他并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一路上,荆轲回想起自己与太子丹的约定,以及燕国人民对他的期望。他知道,自己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他握紧了手中的匕首,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完成任务,为燕国报仇雪恨。

终于,马车来到了秦国的边境。荆轲深吸一口气,跳下马车,向着秦国的都城走去。他的步伐坚定而有力,仿佛在告诉人们,他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

荆轲大踏步向秦国而去,踏入秦境,一路过关卡、终于抵达咸阳。秦宫高耸巍峨,仿若巨兽蛰伏,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威严。荆轲手捧献礼,神色自若;秦舞阳跟在其后,脸色却愈发苍白,脚步虚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