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秦始皇荡平六国 > 第40章 秦楚风云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战国末期,秦国崛起,虎视眈眈欲兼并六国。楚国地大物博,实力雄厚,成为秦国统一路上的强劲对手。主要人务:1. 秦始皇嬴政:雄才大略,决心一统天下,结束战乱。

2. 王翦:秦国名将,智勇双全,为灭楚之战的主将。

3. 项燕:楚国名将,忠诚勇敢,竭力保卫楚国

秦始皇灭灭魏国后,铁蹄又踏向了楚国……咸阳宫,庄严肃穆。嬴政高坐于大殿之上,目光扫过阶下群臣,似有风云在眼眸中翻涌。今日,这朝堂之上气氛凝重,众人皆知,商议的是灭楚大计,关乎大秦国运。

老将王翦身着甲胄,虽须发斑白,却身姿挺拔,声若洪钟:“大王,楚地广袤,兵源众多,其民悍勇,兼之山川纵横,城邑林立。若要破楚,非得六十万大军不可。六十万,方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令楚人首尾难顾,一举荡平。”言罢,目光坚定地望向嬴政,满是老将的沉稳与笃定。

嬴政尚未言语,年轻将领李信上前一步,身姿矫健,意气风发:“王将军,莫要长他人志气。楚虽有山河之险,然如今楚国朝堂腐败,贵族奢靡,军队战力已大不如前。末将只需二十万精兵,便可直捣楚都,扬我大秦之威!”李信之言掷地有声,殿中年轻官吏纷纷点头,似被这股锐气所感染。

嬴政手指轻轻叩击着王座扶手,沉思良久。六十万大军,几乎是秦国举国之兵,倾巢而出,风险极大,且粮草辎重耗费惊人;二十万,虽说兵力偏少,可一旦速战速决,损耗能降至最低,还可避免国内空虚。况且李信此前平燕之战,确实骁勇善战,战果斐然。想到此处,嬴政目光一凛:“朕意已决,命李信为主将,蒙恬为副将,率二十万大军出征楚国!”

王翦嘴唇微颤,欲再进言,却见嬴政神色决绝,终是长叹一声,退归班列。他心中清楚,君王既已决断,多说无益,只是隐隐预感,此番出征,怕是凶多吉少。

李信领命,当即在殿中慷慨陈词,誓言半月内必破楚境,引得一片叫好。唯有王翦,忧心忡忡,悄然离殿。

数日后,秦军开拔。李信与蒙恬率二十万虎狼之师,如疾风骤雨般扑向楚国。起初,战事顺遂,秦军凭借锐气连下数城,李信愈发自信,挥军猛进。楚军节节败退,似难挡大秦锋芒。

然,楚军败退实乃诱敌之计。待秦军深入楚境,战线拉长,补给渐难。楚国名将项燕瞅准时机,亲率大军从侧翼迂回突袭。一时之间,秦军首尾难顾,陷入苦战。山林间,楚军喊杀声震天,秦军被分割包围,死伤惨重。

李信欲拼死突围,怎奈楚军势大,二十万大军折损大半,粮草辎重也被焚毁。无奈之下,他只得率残部拼死回撤,一路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消息传至咸阳,嬴政勃然大怒,拍案而起:“竖子误我!”朝堂之上,众臣噤若寒蝉。嬴政深悔未听王翦之言,当下亲往王翦府邸。

王翦闻大王驾临,出府相迎,见嬴政一脸懊悔,伏地叩首:“老臣有负大王重托。”嬴政亲手扶起王翦,诚恳道:“王将军,是朕之错。今楚军士气正盛,还望将军出山,救大秦于危难。”王翦起身,目光灼灼:“大王,若要老臣出征,六十万大军,缺一不可!”嬴政略一沉吟,咬牙应下:“好,便依将军所言!”

王翦领六十万大军再度出征,稳扎稳打,步步推进。他深知楚军虚实,不贪功冒进,先断楚军粮道,再寻机决战。项燕虽拼死抵抗,却难敌王翦老谋深算。秦军以雷霆之势横扫楚地,楚都沦陷,楚国覆灭。

经此一役,嬴政深知用人之道,朝堂决策,慎之又慎。而王翦功成身退,青史留名,那一场关乎秦国兴衰的朝堂争议,终在历史长河中落下帷幕,徒留后人嗟叹谋略与国运的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