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秦始皇荡平六国 > 第27章 秦赵烽火山河破碎下的挣扎与命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章 秦赵烽火山河破碎下的挣扎与命运

秦国攻打赵国的战争,如一场漫长而惨烈的噩梦,历经数年,将两国都拖入了战争的深渊,这片古老的华夏大地也被战火灼烧得满目疮痍。

战争伊始,秦军的铁骑如黑色的洪流,汹涌扑向赵国边境。赵国军民虽早有戒备,但面对秦国虎狼之师的猛烈攻势,依旧倍感压力。赵国名将李牧临危受命,率领精锐之师驻守北方要隘。李牧深知秦军之悍勇,故而采取坚壁清野之策,凭借着赵国边境的山川险要,深沟高垒,拒不出战。秦军多次挑衅,皆被李牧巧妙化解,战事一时陷入僵局,双方在边境线上僵持不下,互有攻守,硝烟弥漫在每一寸土地上,死亡的阴影悄然笼罩着这片战场。

然而,秦国的离间之计如同一把阴险的匕首,悄然插入了赵国的心脏。赵王迁在奸臣郭开的蛊惑下,竟对李牧产生猜忌,昏庸地自毁长城,将李牧斩杀于阵前。赵国军队瞬间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境地,秦军见此良机,立刻发动全面进攻。失去了李牧的指挥,赵军防线迅速崩溃,秦军如入无人之境,长驱直入,一路攻城掠地,赵国的城池相继沦陷,百姓流离失所,哭声震天。

在邯郸城内,恐慌与绝望的情绪迅速蔓延。赵王迁此时才追悔莫及,但大势已去,无力回天。秦军围城数月,城中粮草断绝,饿殍遍地,军民苦苦支撑,却难以抵挡秦军一波又一波的猛烈攻击。

战争的残酷远不止于此。秦军占领赵国后,推行严苛的秦法,对赵国的百姓进行高压统治。许多赵国的贵族被剥夺了财产和地位,沦为平民甚至阶下囚;普通百姓则被迫承担繁重的劳役,为秦国修筑宫殿、道路和防御工事。大量的青壮年被征调入伍,送往秦国的各个战场,生死未卜,家中只剩下老弱妇孺,农田荒芜,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

但赵国的百姓并未完全屈服于秦国的统治。在一些偏远的地区,仍有零星的抵抗力量在顽强地与秦军周旋。他们藏身于山林之间,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不时袭击秦军的补给线和小股部队,以自己的方式扞卫着赵国最后的尊严。然而,这些抵抗力量毕竟势单力薄,难以对秦军构成实质性的威胁,在秦军的残酷镇压下,逐渐被扑灭。

而在秦国国内,这场漫长的战争也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被征调至前线,使得农田无人耕种,粮食产量锐减,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但秦国的统治者为了实现统一六国的霸业,对此视而不见,继续将战争机器不断向前推进,将整个国家都绑在了战争的车轮上,向着未知的命运疾驰而去。

咸阳城巍峨高耸,宫殿连绵,于朝阳之下尽显其雄浑气魄,恰似秦国之霸业,势不可挡。然城内街巷之中,却处处弥漫着民生维艰之象。市肆之间,物价腾贵,粟米之价一日数涨,百姓面露菜色,衣不蔽体者十之七八。老妪坐于街角,手捧半碗稀粥,眼中满是无奈与悲戚,孩童啼饥号寒之声不绝于耳,秦国的底层苍生在战争的重压下苦苦挣扎。

秦军的营帐星罗棋布于六国边境,黑色的旌旗遮天蔽日,每一面旗帜之下皆有无数双渴望军功与荣耀的眼睛。年轻的士卒们身着简陋的甲胄,手持冰冷的兵器,在各级军官的呵斥声中,进行着日复一日的残酷训练。他们背井离乡,不知这场战争何时终结,唯有家中老母娇妻的身影,能在寒夜的梦中给予一丝温暖慰藉。

朝堂之上,嬴政高坐龙椅,目光坚毅而冷峻,凝视着下方的群臣。李斯奏报着各地的战事与粮草征调情况,王翦、蒙恬等将领则进献着下一步的征伐方略。对于国内民生的凋敝,嬴政虽心中有数,却未露声色。在他心中,六国一日不灭,秦国便一日不得安宁,统一大业乃千秋之功,些许代价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