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秦始皇荡平六国 > 第17章 合纵再启 风云变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平原君的努力并未白费,在各国的有志之士和部分明智君主的支持下,合纵之事逐渐有了转机。魏国朝堂上,信陵君魏无忌挺身而出,痛斥那些被秦国收买的奸臣:“尔等为一己私利,欲坏几国合纵大业,置国家危亡于不顾,是何居心?秦乃虎狼之邦,唯有合纵,我等方能生存。”魏无忌在魏国素有威望,他的一番话让许多摇摆不定的大臣重新坚定了合纵的决心。

楚国方面,屈原的学生宋玉等人联合一些正直的大臣,向考烈王进谏:“大王,合纵乃几国生存之道。秦之离间,意在分化瓦解。我楚若不参与,将孤立无援。且看往昔,楚之霸业皆因连横而衰,今当以史为鉴,与几国携手抗秦。”考烈王在众人的劝说下,终于下定决心,全力支持合纵。

燕国朝堂上,太子丹也力劝燕王喜:“父王,秦之残暴,天下皆知。今几国合纵,正是对抗强秦之良机。燕虽弱小,但众志成城,亦可有所作为。若此时退缩,必为秦所灭。”燕王喜权衡利弊后,也重新加入了合纵的行列。

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合纵大会再次召开。这次大会上,几国君主纷纷派遣最得力的大臣和将领出席。会场上,气氛庄重而热烈,几诸侯国代表们共商抗秦大计,制定了详细的联盟章程和军事部署。各国约定,若秦攻一国,其他五国当出兵救援,共同进退;同时,在经济上相互扶持,互通有无,增强联盟的整体实力。

赵国因邯郸之围的胜利,被推举为合纵联盟的盟主。赵王任命廉颇为主帅,统筹联军军事行动;蔺相如负责外交事务,协调各国关系。其他各国也纷纷派出精锐部队,集结于赵地,准备对秦国发起一次大规模的反击,以彻底遏制秦国的东进之势。

合纵联军组建完毕,浩浩荡荡地向秦国边境进发。秦军得知消息后,迅速收缩防线,加强边境防御。王翦等将领认为,联军虽人数众多,但来自不同国家,人心不齐,可先避其锋芒,寻机而动。

联军初战告捷,接连攻克了秦国边境的几座小城,士气大振。然而,随着战事的深入,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各国军队的指挥体系不同,作战风格各异,在协同作战上出现了许多矛盾和失误。楚军勇猛好战,但纪律性较差;魏军擅长防守,进攻时却略显迟缓;燕国军队装备相对落后,在战场上难以与秦军正面抗衡……

秦国方面,吕不韦见联军内部出现矛盾,再次施展离间计。他派人散布谣言,称赵国欲在战争中消耗其他国家的实力,以独霸天下;又挑拨魏楚关系,说魏国暗中与秦勾结,欲出卖楚国。这些谣言在联军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各国将领之间相互猜忌,军心开始动摇。

在一次关键战役中,由于楚军将领误信谣言,担心被赵国陷害,擅自改变作战计划,导致联军防线出现漏洞。秦军抓住机会,发起猛烈反击,联军顿时陷入混乱,死伤惨重。经此一战,联军的士气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不得不停止进攻,退回原地休整。

面对联军的困境,赵国的蔺相如和魏国的信陵君等人意识到,必须尽快解决内部矛盾,否则合纵大业将功亏一篑。他们召集各国将领,坦诚相见,揭露了秦国的离间阴谋,并重新制定了作战计划和联军纪律。

为了增强联军的凝聚力,各国决定在军队中互派监军,监督作战行动,确保各国军队能够协同一致;同时,加强情报共享,设立统一的指挥机构,由各国将领轮流担任指挥,共同决策军事行动。在后勤保障方面,各国共同出资,建立了专门的补给线,确保前线军队的物资供应。

经过一系列的整顿措施,联军的战斗力逐渐恢复。他们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不再贸然进攻,而是采取稳扎稳打的战术,逐步推进。在一次夜袭战中,联军密切配合,成功攻破了秦军的一座重要据点,斩杀秦军数千人,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和兵器,联军的士气再次高涨起来。

与此同时,几国在外交上也对秦国展开了攻势。他们联络北方的匈奴部落,许以重金,让其在秦国边境骚扰,分散秦军的兵力;又派使者前往巴蜀之地,煽动当地百姓反抗秦国的统治,制造内乱。秦国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局面,不得不从函谷关一线抽调部分兵力去应对其他方向的威胁,对六国联军的压力也有所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