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 第252章 大明军四路出奇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拿起沙盘一旁的指挥棒,指向山口县,大声说道:“大家请看,此次幕府军聚集近十万兵马,汇集山口,后续还有大量部队即将到达。

这里是敌人的后勤基地中转基地,若是一举拿下,敌人前后失据,粮弹匮乏,只会大大增加他们失败的几率。”

天草时贞看了一眼山口县,嘴角露出一抹不屑的冷笑,说道:“山口县地形复杂,暗堡林立,易守难攻,若是牵制大批兵力,必然被围。这个计划可不太行!”

曾全忠见状,连忙插进来道:“末将看,长门也是个不错的攻击对象,那里海运发达,是本州岛数得上号的港口,尤其是那里同样适合登陆。”

徐干听了,微微摇了摇头,说道:“你们说了几个地方,可不要忘了咱们的兵力,原本就没多少。其中大量还是日军,能信得过他们吗?”

天草时贞听到这话,脸色瞬间变得尴尬起来,原本伸出的手也慢慢缩了回去。徐干忙解释道:“天草兄弟,不是说你……”

凌卫明咳嗽一声,打断了他们的话,说道:“好了,不要再说了,此次你们的意见都很有用。

本侯决定,此次作战,分兵四路。

一路以天草时贞所部六万岛原军,做出攻击下关的军事准备,力求把声势做到最大,吸引日军主力。

一路以曾全忠带领陆战队及八千日本降兵绕道去攻击长门。

一路以王猛警卫团及一万日本降兵攻击山口。

待下关之战打起来半日后,山口、长门方向才可攻击,不得提前。”

徐干听了,连忙问道:“侯爷,他们都有事干,那我呢?第四路吗?打哪儿?”

凌卫明嘿嘿一笑,说道:“徐干作为总调度,分配船只、筹集粮草,这种事怎么能少得了你呢!”

徐干一脸委屈,说道:“侯爷,早知道这样就该让钱三牛这个大管家来嘛,那些账本我看着都头疼,怎么好管……”

凌卫明脸色一沉,说道:“本侯有重要作战事宜,难道还陪着你在这里看账本吗?让你当管家可是有实权的,他们三个谁敢打乱计划,你就给我断了补给,看他们敢不老实!”

几人听了,都低下头去。秦勇却赶紧问道:“侯爷,是不是该说第四路了?”

凌卫明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说道:“第四路,就是本侯亲自出发,带领五个编队和铁甲舰,直奔京都!”

凌卫明此言一出,帐内众将皆是一惊,纷纷抬头看向他,眼中既有疑惑,也有几分不安。

京都乃是日本天皇居所,是所有日本人的精神图腾,若是直取京都,无异于将狠狠挫败日本的人的斗志。

天草时贞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侯爷,京都乃是日本中枢,幕府军必定重兵把守。我军若是孤军深入,恐怕会陷入重围,粮草补给也难以维系。此计是否太过冒险?”

王猛也皱眉道:“侯爷,京都虽为要害,但路途遥远,我军兵力有限,若是分兵四路,恐怕每一路的兵力都不足以应对幕府军的反扑。

尤其是侯爷亲自率领的铁甲舰队,虽然战力强悍,但若是孤军深入,恐怕……”

凌卫明抬手打断了王猛的话,目光如炬,扫视众将,沉声道:“此次分兵四路,正是为了迷惑敌人。

天草时贞所部在下关大张旗鼓,吸引幕府军主力;

曾全忠、王猛分别攻击长门、山口,牵制敌军侧翼。

而本侯则率领铁甲舰队,绕过他们的防线,直插京都。

只要京都一破,幕府军必然军心大乱,届时我军再回师合围,必能一举歼灭敌军主力!”

徐干闻言,眉头紧锁,低声道:“侯爷,此计虽妙,但风险极大。

铁甲舰队虽然战力强悍,但若是途中遭遇敌军舰队拦截,或是京都守军拼死抵抗,恐怕……”

凌卫明冷笑一声,道:“徐干,你何时变得如此畏首畏尾了?铁甲舰队乃是我东北海军精锐,区区日本水军,岂能拦得住我们?至于京都守军,本侯自有破敌之策!”

天草时贞见凌卫明心意已决,也不再劝阻,转而问道:“侯爷,末将所部在下关的攻势,是否需要提前发动,以吸引更多敌军主力?”

凌卫明摇头道:“不必。你部在下关的攻势,务必做到声势浩大,但不可过早暴露真实意图。”

凌卫明见众将已无异议,便挥手道:“既然如此,诸位便各自回去准备吧。三日之后,全军出击,务必一举击溃幕府军,扬我大明国威!”

众将见主帅凌卫明主意已定,虽心中各有盘算,却也不敢再多言,纷纷告退而去。

帐中顿时清静下来,抬眼一瞥,见天草时贞仍立在帐中,神色恍惚,似有心事重重。

不由得眉头一皱,不耐烦道:“嘿,我说四郎,今日怎的这般心不在焉?有话便直说,莫要在此磨磨蹭蹭!”

天草时贞闻言,缓步上前,双手微颤,几乎是用哀求的语气道:“侯爷,若非必要,还请您……莫要攻打京都!”

凌卫明“啧”了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耐,瞪着他道:“你不是信奉天主教吗?那天皇死不死的,与你何干?怎的今日反倒替她求情?”

天草时贞神色黯然,低声道:“侯爷,天皇乃日本的象征,虽无实权,却仍是万民所仰。

自德川家康篡夺权柄以来,天皇连皇宫都不得出,形同囚徒。前些年的紫衣事件,不知侯爷可曾听闻?”

凌卫明眉头一挑,似有几分兴趣,道:“哦?你说来听听。”

天草时贞深吸一口气,缓缓道:“十年前,天皇为缓解朝廷财政困窘,赐予妙心寺、大德寺僧侣数十件紫衣,以换取他们的捐助。

不料幕府得知此事后,竟判定敕令无效,并威胁天皇,若再敢擅自行动,便将缩减供奉。

两年后,德川家光更是派其乳母阿福觐见天皇。阿福本是一介平民,按礼制绝无资格面见天皇,然而天皇迫于幕府威压,只得赐她‘春日局’之号,并授予从三位官阶。

自此,天皇心灰意冷,决议退位,让位于年仅十三岁的兴子内亲王。然而,这不过是将一个孩童推上虚位,任由幕府摆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