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 第206章 多尔衮攻城遭炮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多尔衮手下的将领们听闻此令,顿时愤愤不平起来。他们聚在一起,小声议论着:“汉阳军聚集了数万兵马,却在这里按兵不动。

而我们建州卫不过才三千人,却要被派去打先锋,这明摆着是要借刀杀人,清除异己嘛!”

将领们你一言我一语,情绪愈发激动。

多尔衮却神色冷峻,他用犀利的眼神制止了众人的议论。

随后,他大步上前,取来军令状,斩钉截铁地说道:“本部定于一月之内,攻击到王京附近。请侯爷放心…”

众人见主帅如此坚决,虽心有不满,但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凌卫明看到多尔衮这般干脆地立下军令状,心中暗自吃惊。

他心想,不愧是明末枭雄,果然有非凡的魄力。要知道,从定州到王京,还要经过宁边、安州等七八座城池,路途遥远,敌军重重。

真要是一路打过去,恐怕到王京时,建州卫的士兵也剩不下多少人了。

多尔衮领命后,留下千人主攻定州,自己则率领剩下的两千人马,进入了茫茫大山之中。

他们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山林深处,不知去向。

十几天过去了,突然传来消息,建州兵竟然夜袭开城,并且将数万朝鲜兵围堵在了北边。

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让定州、宁边、平壤、凤山、海州等城陷入了恐慌之中。

城中的百姓和士兵们惶惶不可终日,数以万计的人不战而逃,他们纷纷卷起家当,拖家带口地开始向南边逃窜。

建州兵趁乱混迹在人群之中,一路势如破竹,顺利拿下了王京北面的门户碧蹄。消息传到义州,凌卫明也颇为吃惊。

他没想到多尔衮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如此精妙的穿插包围战术,心中不禁对多尔衮的军事才能又多了几分赞赏。

他当机立断,急令汉阳军全军发起攻击。

在东线战场上,汉阳军如猛虎出山,势不可挡。

永兴、德原接连被攻破,沿海诸岛也全部被汉阳水师扫荡一空。

朝鲜国王李倧见局势已无法挽回,只能匆匆逃离王京,只留下沈器远准备与凌卫明议和。

此时的多尔衮,自恃战功赫赫,在未得到凌卫明明确指令的情况下,擅自做出了强行攻击王京的决定。

这一行为引得凌卫明大怒,凌卫明立即急令水师发舰炮攻击建州兵,以阻止他们的进攻。

水师的巨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数十斤重的炮弹如雨点般落在冲锋的建州兵之中。

每一发炮弹落下,都能造成近百人的阵亡。与此同时,王京城墙上的火炮、汉阳造也一起开火,一时间,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建州兵遭受了惨重的损失。

多尔衮的坐骑也被炸成重伤,他本人虽然穿着厚甲,但也被爆炸的冲击力震得吐了几口血。幸亏他反应迅速,强撑着身体下令撤军,否则建州兵恐怕全部都要命丧于此。

凌卫明得知多尔衮撤军后,立刻派来士兵对其进行斥责:“多尔衮擅自攻击王京,致使未来的和谈困难重重。

靖北侯责令建州兵全数安置在碧蹄城,不得外出,违令者斩!”

多尔衮作为建州卫的指挥使,在军中地位颇高,如今凌卫明只是派了个小小的书吏就来斥责他,这让多尔衮手下的将领们极为不满。他们当即拔刀,就要与书吏翻脸。

那书吏却毫不畏惧,镇定自若地笑道:“多尔衮,你可想好了!杀我容易,可你别忘了,你满人全族的命可就不保了!”

多尔衮听了这话,心中一凛,他深知凌卫明的手段,也明白此时不能冲动行事。

立刻命令手下放开书吏,并且亲自上前道歉:“上差辛苦了,是我等约束士兵不力。今日被友军误伤,也是罪有应得,建州士兵必定完全服从靖北侯的命令!”

书吏听了,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神色,奚落道:“听话,才能活的长一些!”

说罢,他瞪了一眼那些拔刀的将领,从容不迫地转身离开。

次日清晨,天色刚破晓,凌卫明身披银色战甲,骑在高头大马之上,威风凛凛地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抵达了王京城下。

城墙上,沈器远长叹一声,下令打开城门迎接。

只见厚重的城门缓缓开启,发出沉闷的声响。

汉阳军不费吹灰之力,便有序地接管了全城的防务,士兵们迅速分散到各个关键位置,站岗巡逻,整个王城瞬间处于汉阳军的严密掌控之下。

接下来的事情进展得颇为顺利,一切都在苏晴的预料之中。

她神色从容地拿出凌卫明事先拟定好的条件,递到沈器远面前,语气平和却又不容置疑地说道:“沈大人,请您直接签署吧。”

沈器远双手微微颤抖着接过文书,缓缓打开,只见上面罗列着:

“一、朝鲜国王李倧必须到汉阳城面见靖北侯,持臣子之礼;

二、辽东派出驻朝大臣,对朝鲜政务有指导纠正之权;若与大明朝廷使臣冲突,以辽东大臣为准;

三、每年须向辽东进贡,大明之贡品只保留象征性进贡;

四、全面取消朝鲜水师,海域防务皆有辽东水师负责。

五、辽东汉阳军有权在朝鲜境内搜捕海盗、山贼等反对势力。”

沈器远看完后,脸色瞬间变得煞白,眉头紧紧皱起,心中暗自叫苦不迭。他在心中反复思量,这些条件实在是太过于苛刻了。

一旦签了这份文书,以后自己和沈家可就彻底成为朝鲜的千古罪人了,定会遭受万民唾弃、后世责骂。

就在这时,凌卫明看到沈器远的表情,不禁大笑起来,笑声中带着几分霸气与威严:“今日我辽东汉阳军若是一个不高兴,你朝鲜便即可灰飞烟灭,还妄想在史书上留下好名声?”

沈器远听了这话,脸上露出一脸委屈的神情,犹如霜打的茄子般,低垂着头,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