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 第148章 陷重围炮轰山东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凌卫明心中暗自思量:目前崇祯并没有彻底与自己撕破脸,要不然早就给自己定下罪名了。

现在只是调兵合围,肯定还留着后手,断然不会轻易欺负自己在京中的家人。

但若是汉阳军不让朝廷见识一下真正的实力,说不定他们真会把自己往死里逼。

主意已定,凌卫明从系统中拿出五万支汉阳造步枪和一百门九二式步兵炮,随后强令全城男丁上城防御。

只是告知百姓,听闻明军勾结流寇,欲袭击封丘,为了保卫家园,城中居民,无论男女老少,皆有守土护城之责。

同时,全城实行军管,物资统一配发,并且放出狠话,不参与军务者不得食!

此命令一下,当即遭到县衙的官吏和乡绅的强烈反对,他们暗中鼓动百姓上街抗议,试图以此来逼迫凌卫明收回成命。

凌卫明见状,毫不手软,派出骑兵进行冲击,当街斩杀了十几个带头闹事的人,这才将局势平息下来。

上城防御的百姓们却发现,每日他们全部能按照汉阳军的伙食待遇标准,领取到干净的衣服和充足的粮食,而且每日还发放铜钱三百文,并且是按天结算。

如此优厚的待遇,让百姓们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数日后,百姓们不但没有继续闹事,反而还积极为守城献策,甚至准备开城门与敌人战斗。

凌卫明见状,顺势宣布,斩首或俘虏一人者,当即奖励十两银子。

在这等优厚的条件下,百姓们纷纷踊跃参与守城,毕竟,这样的好事不干的才是傻子。

凌卫明面色冷峻,身姿挺拔地站在封丘城头,目光如炬地望着远方。

只见山东卫所的士兵们如乌云压境般,正缓缓向着封丘逼近。

他的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心中暗自想着:这个朱大典,平日里对剿灭自己人倒是一向十分上心,

如今河南直隶的几个卫所兵都还在一旁观望,他却如此迫不及待地主动出击,真是其心可诛。

凌卫明的目光扫向山东兵的阵形,只见他们正拼了命地将一门门火炮运到前线,而后一字排开。

他眯起眼睛,粗略地数了一下,心中不禁一惊,竟有一百多门之多。

不过,这种小炮的攻击力,放在往日,凌卫明是绝对看不上眼的。

但此刻情况不同,封丘城里大多都是些从未打过仗的老百姓,若是让他们看到这铺天盖地的炮弹袭来,还不得被吓得屁滚尿流,军心民心瞬间就会大乱。

形势危急,凌卫明当机立断,决定先发制人。他迅速派出传令兵,要求到阵前与山东兵进行问话,试图扰乱对方的部署。

山东兵那边出来一位大将,身后的炮兵们则手持火把,严阵以待,只要一声令下,就会点燃火炮,向封丘城发起猛烈的攻击。

凌卫明毫不犹豫地策马相迎,他身姿矫健地骑在马上,向着城外缓缓走去。

然而,还没走出城门几步,他突然将手猛地一挥。

瞬间,城头上早已准备好的二十多门九二式步兵炮和迫击炮齐声轰鸣,率先开火。一枚枚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直扑山东兵的炮兵阵地。

刹那间,炮弹出膛的尖锐叫声、落地后的爆炸声、士兵们惊恐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

山东兵的阵地顿时陷入一片硝烟弥漫之中,炮车被炸得四分五裂,碎片四处飞溅。那些炮兵们更是被炸得血肉横飞,尸体散落一地,整个场面惨不忍睹,一片狼藉。

对面的大将见凌卫明如此不讲信义,瞬间气得暴跳如雷,他怒目圆睁,挥动着手中的大刀,发疯似的朝着凌卫明砍了过来。

凌卫明眼神冷静,不慌不忙地策马上前,待到敌将靠近,他身形敏捷地一个闪避,巧妙地躲过了对方的攻击,

而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死死抓住敌将的手臂,用力一掀,将敌将狠狠地掀翻在地。

敌将的亲兵们见此情景,顿时大惊失色,赶忙不顾一切地冲上前营救。

凌卫明却毫不畏惧,他利落地下马,捡起地上的大刀,高高举起,在空中划过一道寒光,随后猛地一刀挥去,将敌将的首级干净利落地砍下。

接着,他将首级拴在马尾上,然后翻身上马,策马回城。

一时间,封丘城内欢声雷动,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都在为凌卫明的英勇表现欢呼雀跃。

守城的百姓们受到凌卫明的鼓舞,士气大振,纷纷请求出城出击,一举击退敌军。

然而,凌卫明却神色坚定地拒绝了他们的请求,他大声说道:“我军如今凭城据守,足以抵挡敌军,何必冒着巨大的风险出城作战。

诸君无需担忧,将来有的是机会让我们杀敌报国。”

另一边,朱大典听闻前锋大将被凌卫明斩落马下,炮兵阵地也全部被摧毁,顿时气得暴跳如雷,他在营帐中大骂那位将领是个蠢货,白白送了性命,还损失了如此重要的炮兵力量。

这次出兵,本来就是想逼迫凌卫明投降,没想到这厮居然如此狡猾,将炮兵摆在最前面,这不是等于将底牌拱手送给人家了嘛。

朱大典恼羞成怒之下,连忙假忙修书一封,向朝廷状告凌卫明反迹已露,率先攻击朝廷大军,并且声称山东兵将择日再次攻击封丘,一定要将凌卫明绳之以法。

然而,书信刚刚发出一日,朝廷的官员就发来紧急命令,要求山东、河南、直隶的兵马各归其地,不得擅自开战,违令者军法从事。

凌卫明见周围的兵马纷纷开始撤退,心中正疑惑不已,还没等他想明白是怎么回事,朝廷的信差就已经抵达封丘城。

小太监神色庄重地打开圣旨,大声念道:“汉阳军在此次剿匪之中立下大功,朕心甚为欣慰。

虽有一些小的过错,但念在军情紧急,实是权宜之计,不应予以追究。

着辽东巡抚凌卫明即刻进京领赏,汉阳军所部,由登州返回辽东。不得有误。”

凌卫明听完圣旨,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但同时也在揣测着朝廷此举背后的深意。

忙拿出几两银子塞到太监手里,询问道:“公公,京中可是出了什么大事吗?平日里都是兵部公文来往,今日为何要这么隆重的下旨啊?”

小太监收了银子,凑过来说道:“大人,朝中早就炸了锅了,您竟一点消息都没有?”

废话,老子被围的哪有心思关心别的!

“公公说笑了,咱们这些粗人,一直忙着厮杀,确实没怎么注意。”

眼见小太监又不说话,凌卫明继续摸了十两银子来。

小太监才笑呵呵地说道:“大人,北边的金人说是什么建国了,叫个什么大清,还派了信使,要皇上给他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