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开局德械师,从伪军到独裁元首 > 第132章 一日之间连发十二封电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2章 一日之间连发十二封电文

随着板垣徵四郎被调回本土,原来的副参谋长东条英机上位。

关外军的司令植田谦吉几乎和他穿一条裤子,驻棒日军司令小矶国昭也是他的老小弟,听招呼的那种。

所以东条英机在东亚的影响力急剧攀升,话语权很重。

甚至有本部官员觉得关外已经失控。

未经请示直接出兵侵犯大夏北方的政治中心燕平市就是证明!

7月10日,一封来自棒岛的电文让本部的保守派彻底失声。

驻扎在棒岛的小矶国昭,竟然在未经本部军部允许的情况下,调动十九师团北上驰援关外军。

仅仅在事后补充一份说明。

用大夏的话来说就是先斩后奏!

然而桀骜的关外军已经来不及在乎本部那些要员的看法了,他们早就受够了那些食古不化的老东西们。

如今立功的机会近在眼前,他们必须抓住!

新京市,关外军司令部。

东条英机正志得意满的坐在首位。

由于植田谦吉称病,短期内的军政大权已经全部移交给他处理。

现在的他就是十几万大军名义上的话事人。

算上驻棒岛部队的话,远超二十万!

“诸位!”

东条英机一开口,会议桌上的一众军事主官就都把目光放到了他身上。

能参会的,最低都是少将,放在本土也算位高权重。

“支那人简直欺人太甚!

我军士兵走失,所以想要进城寻人。

这是多么正常合理的诉求,可支那人不但拒绝,还敢率先向我军开火!”

东条英机的眼中适时闪现怒火。

别的不管,歪曲事实他是专业的。

“我们大倭奴为和平、为建立大东亚共荣而来,可这群支那军人太过狂妄,太过目中无人!”

啪!

他将一叠电文摔在会议桌上,指着这些纸片怒骂道:

“他们非但不道歉,还指责我们、短时间内屡次对我军进行不法射击,忍无可忍之下,我军被迫还击,目前已将芦沟桥内的支那军人解除武装!”

“但这还远远不够!”

作为东条英机的好友兼忠实迷弟,第十二师团的山田乙三主动担任捧哏:“下命令吧,参谋长阁下,十二师团全员都在等待着雪耻的一天!”

他指的是去年,因为没准备好被杨大彪揍得丢盔弃甲的那一战。

东条英机:“哟西,山田君,你的战斗意志让我很欣慰!”

说完,将目光放在其余师团长身上。

主要是第四师团和第六师团。

第四师团,即大阪师团自不用多说。

主要是第六师团。

来自九州的劲旅,和第二师团并称帝国双子星,是最强悍的两个师团。

也是本部才指派到东北没多久的部队,而且是完全体,接近三万人的大编制挽马师团!

正是这支师团的调动,给了东条英机出关侵犯华北的决心。

可终归时间尚短,他有些摸不准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的想法。

万一这家伙出工不出力,在战场上可是要吃亏的。

谷寿夫:“第六师团全员,愿意听从参谋长阁下的调遣!”

这番表态让东条英机把心放进肚子里。

至于第四师团?

只要别拖后腿添乱子就行!

“好!”

“命令第一、第十四独立混成旅团向南调动,防止燕平第二十九军的反扑,第十二师团在冷河防备白远!”

“其余各部队整顿部队,随时听候调遣!”

“嗨!”xN。

“参谋长阁下,我们要发布新闻,正式对大夏宣战么?”有军官询问。

“不!”东条英机摇摇头目光深邃:“恰恰相反,我们要发布新闻,责问第二十九军,然后表达我们对和平的渴望,并且要把这份渴望传达给金陵方面。

让他们准备和谈!”

“嗨!”由于没资格上会议桌,而坐在外围的宣传课课长起身领命。

一众军官纷纷露出了然的神色。

先稳住对方,然后攻其不备。

面对优柔寡断的大夏军队,这招屡试不爽!

只有山田乙三面色发苦:妈的怎么又是我打白远?

不出他们所料。

在收到关外军的电文后,南方国府果然下令部队严禁开火以及主动挑起纷争,等待关外的使者和平谈判。

但金陵一号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他向倭岛本土发送了询问电文。

倭岛外交大臣立刻表示这是一场误会,军部已经严令关外军禁止扩大冲突,并且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倭岛本部的外交大臣几乎是捏着鼻子回复的电文。

毕竟他也是主张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吞并大夏的一员,如今几乎被倒逼裹挟,心情能舒畅就怪了。

但事已至此,战争已经迫在眉睫,关外军那群桀骜的家伙可不会因为他们的三言两语就停止行动,所以即便是被逼,他也只能配合。

如此,只能骗骗金陵的日记先生啦!

申先生在收到回复后重重松了口气。

他也知道跟倭岛之间早晚有一战,而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尽量延后那个时间点,然后依靠国际支援和国内发展尽可能多的武装军队。

以便在决战的时候力量尽可能强大。

当然,以上都是场面话和外在。

真正核心被他写在了日记里:攘外必先安内!

我答应了你姓白的和姓张的,并发布声明,但不代表我不能用其他手段规训并通化你们!

写完日记后,他叫来自己的秘书,向白远下达不要制造摩擦的命令。

但却迟迟没有收到回复。

这下他慌了,然后一日之内向西北连发十二道电文,让白远保持克制,并且将芦勾桥之事称为误会登报,试图道德绑架白远。

现在我们大家都在谈和平哦!

你白远可不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制造摩擦挑起战争哦!

而远在西北的白远现在没空搭理他。

在对柳满楼下达军令后,他就来了西城——如今西北的第一重镇!

一座外观古朴典雅的三层报社,正在烈火中熊熊燃烧。

一群军人拉出警戒线,既是警戒,也是防止火势失控。

在焚烧的建筑前,是临时垒筑的高台。

高台前的空地上人群比肩迭蹱,其中以学生居多。

他们手持写着标语的彩色小旗,坐在横幅下,目光集中在一个手持喇叭的身影上。

正是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