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个婶子小声嘀咕道:“你们瞅瞅,上次翠娥来的时候,整个人灰头土脸的,这次可真是鸟枪换炮了,一身新衣裳,看着那叫一个精神。”

另一个大娘立马接话道:“就是就是,你们再瞧瞧那骡车,也是崭新崭新的,那骡子膘肥体壮的,买下来不得花老多钱呐。”

旁边有人附和着,脸上满是羡慕:“还有车上拉的那些好东西,啥糕点、布料的,看来这家人是发达了,刘发这下可享到女儿的福咯!”

这时候,一个年轻妇人抱着只母鸡站在人群后面,刚才那些话她没听太清楚,心里好奇得很,便开口问道:“婶子、大娘,你们在这儿聊啥呢,这么热闹?”

一位婶子转过头,瞧见是张桂枝,便笑着说:“桂枝呀,你姐翠娥来啦……”

张桂枝一听是刘翠娥来了,后面的话也没心思听了,脸一下子就拉了下来。她抱着母鸡,气冲冲地大步往家走,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哼,肯定又是来打秋风的!”

行至家门口,但见院门敞开,一辆骡车停在院内。自家那老实巴交的丈夫,正喜笑颜开着,与姜长业一道,从车上往下搬东西。

此时,刘达一手拎着羊腿,一手抱着粗布。张桂枝见状,随手把母鸡一丢,转身便将院门关好。

刹那间,她神色陡然一变,脸上绽出灿烂笑容,脆生生喊了句:“姐夫,您来啦!” 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姜长业手中装着鸡蛋的篮子,还有那提着的红糖,目光中满是热切。

姜长业应了一声:“哎,来瞧瞧爹娘。”

张桂枝笑意盈盈地说道:“来就来呗,还带这么多东西干啥。” 嘴上这么说,手却很是诚实地伸向骡车上装着白米的袋子。

六岁的刘清和四岁的刘妞妞,听到娘亲回来的动静,欢喜得一蹦一跳地从堂屋门冲了出来,兴奋地叫嚷着:“娘,姑姑来啦!”

如意紧紧跟在两个小孩身后,手里领着杉子,也走出了屋门,轻声唤道:“舅母。”

张桂枝赶忙快步迎上前,瞧着如意和杉子,夸赞道:“呀,这如意丫头真是越长越俊俏了。还有杉子,这虎头虎脑的模样,可爱得紧呐!”

刘氏慢了一步走出屋子,听到弟媳妇平日里难得对自家孩子这般夸奖,不禁诧异地瞧了瞧张桂枝的脸色。心想,到底还是钱财的魔力大。

平日里,弟媳妇是有些小心眼,可归根结底也是穷闹的,庄户人家过日子,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八瓣来花。

自家以前日子不好过,爹娘心疼,时不时送些吃食,塞几个铜板过来,弟媳妇虽说每次都摆着脸色,可也从没真阻拦过爹娘帮忙。

这般想着,刘氏心中原有的隔阂瞬间消散。她赶忙快步上前,拉住张桂枝的手,说道:“弟妹,也是有好些日子没见了。今儿个就想着来看看爹娘和你们。”

张桂枝听了这话,想起上次对大姑姐的态度,脸上泛起一丝尴尬的笑意,开口道:“姐,走,咱进屋坐。”

刘氏的母亲蔡氏瞧着女儿和儿媳之间氛围融洽,原本揪着的心可算是彻底放了下来。当娘的,谁不盼着自家子女能和和睦睦地相处呢。

姜长业把带来的东西都放置妥当,随后手提两包糕点和两包红糖,走到刘老汉和蔡氏跟前,恭恭敬敬地问了好。接着,他便告知二老,自己打算去隔壁同窗家探望一番。

刘老汉和蔡氏心里都清楚自家女婿和隔壁刘风的情谊,两人脸上堆满了笑容,连连点头应许。

蔡氏转身从一篮子鸡蛋里仔细挑出了十五个,装入个小布袋,递到儿子刘达手中,嘴上交代:“你跟着你姐夫,一同去看看你婶子。”

张氏瞧见婆母这般捡鸡蛋要送隔壁的举动,心里那叫一个肉疼,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她张了张嘴,本想开口说些什么,可犹豫再三,终究还是把话给咽了回去。

坐在一旁的刘氏,一下子就瞧出了自家弟媳不太高兴。她从袖中掏出一条颜色鲜艳亮丽的包头巾,笑着递到张氏手中,说道:“弟妹啊,这颜色多鲜亮,可太适合你了。”

张氏低下头,看着手中的头巾,眼里满是惊喜,不禁说道:“哎呀,大姐,这么一条头巾,怕不得要十文钱吧!”

这条头巾本是姜长业给岳母买头巾时,觉着好看顺便给刘氏买的。可刘氏实在不喜欢这艳丽的颜色,想着自己戴出去也不合适。

眼下能借着这条头巾讨好弟媳,让她和婆婆往后能好好相处,家里和和美美,刘氏倒也觉得这事儿做得值当了。

刘氏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说道:“你年纪轻,生得又这般俊俏,戴上这头巾,那可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哪个女子不爱美呢?张氏听了大姑姐这一番夸赞,脸上顿时笑开了花。

瞧着日头渐渐升高,张氏小心地将头巾收了起来,开口说道:“姐,那我厚着脸收下了。这时候也不早了,我得去做午食了。”

如意赶忙跟在后面说道:“舅母,我来给您打下手。”

张氏一边夸赞如意懂事,一边朝着院中鸡窝走去。她看着找了大半个上午的家中唯一一只母鸡,此刻正在窝里下蛋,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犹豫着到底要不要把它杀了。这么一犹豫,原本伸过去的手也停在了半空。

如意一眼就看出了舅母的不舍,连忙开口提醒道:“舅母啊,咱们带来的那条羊腿,天儿这么热,怕是放不住呢。”

其实,张氏并非没考虑过羊腿的事儿。可那毕竟是大姑姐特意带来孝敬公婆的,婆婆没开口,她当着大姑姐的面,实在不好擅自做主。

这院子本就不大,坐在堂屋的蔡氏自然把如意的话听得清清楚楚。她心里明白自家儿媳妇的性子,虽说平日里有些小气,可在大事上还算明白事理。于是,蔡氏便开口说道:“桂枝啊,这天儿热,那羊腿确实不好存放,你看着安排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