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疯了吧,下乡小知青竟是玄学大佬 > 第390章 要在生产队建厂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甄宇很清楚,姜黎在胜利生产大队的地位可不一般。

这要是让队员们知道了是他举报的姜黎,甄宇可以预想到自己肯定没什么好日子过。

想到自己将要面临的什么,甄宇就忍不住的慌了起来。

胜利生产大队人虽然在一起讨论着到底是谁举报的,但是到底是谁大家也猜不到。

毕竟这两天大队长安排大家伙儿休假,离开生产队的人挺多的,具体是谁举报的队员们还真的不好确定下来。

听到队员们的议论,姜黎却淡定的很。

因为她都不需要去猜,直接掐算一下就知道是谁举报的她。

其实也不用掐算,姜黎觉得猜一猜就知道了。

之前甄宇看着她的眼神不对劲,带着仇恨。

这家伙最近已经去了好几次县城,他举报的可能最大。

不过是不是他,还需要掐算验证一下,免得姜黎猜错了冤枉了好人。

果不其然,姜黎这一掐算下来,发现还真是甄宇干的。

看来这家伙之前的教训是没记住,这会儿还有精力蹦跶。

不对,准确的说是姜黎对这家伙的惩罚还不够,让甄宇有机会再蹦跶。

原本姜黎只当甄宇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小虾米,给他的教训已经足够了。

现在看来,自己太仁慈了,这样的人必须得再好好的收拾他一顿,他才能老实点。

这么想着,姜黎便给甄宇贴了一张倒霉符。

有这枚符咒在,甄宇接下来别想有什么好日子过。

帮着甄宇贴了一张倒霉符之后,姜黎便去找了大队长李常平。

李常平还以为姜黎是冲着举报她的事情来的,当即便道,“姜知青,你放心,这件事我会帮着好好的处理的,一定调查到到底谁在背后举报你。”

姜黎见李常平误会了,当即道,“大队长,您误会了,我来找您可不是说这件事的。

举报我的人我不在乎,反正我也没受到什么伤害,没接受任何的处罚。

我来找你,是有正经事儿要和您商量的。”

李常平见姜黎这么说,也一脸郑重地看向她,想知道姜黎到底要和他说什么,商量什么。

“大队长,我想出资帮着咱们生产队建一个厂子。”

李常平一听姜黎的话,顿时愣住了。

他不敢置信的冲姜黎道,“啥?姜知青,你要出钱给咱们生产队建厂子?”

姜黎点头,“对,我觉得咱们生产队的经济条件还是差了点,所以我想出钱帮着咱们生产队建一个厂子,帮助大队的发展,让更多人能富裕起来。

当然,等厂子建好了,不光是能带动咱们生产队富裕,周边的生产队也应该能带动一下。”

姜黎之前就想着帮着大队发展,让队员们的生活好起来。

但是这个年代的物资奇缺,经济发展有限。

如果农民守着一亩三分地,日子想富裕起来不容易。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办厂子,这样才可以带动队员们富裕。

按照姜黎的计划,要是厂子盖起来了,挣到钱了,大队的队员们就能解决一部分的就业问题。

另外因为是集体办厂子,每年厂子里的利润也能分点儿出来改善队员们的生活条件。

再就是厂子的剩余利润能够完善一下公共设施。

比如给大队建造一所中学。

现在大队部只有小学,没有中学,大队的孩子们上中学还是比较麻烦的,最近的就是去公社那边。

除了距离远上学不方便之外,因为农村人的经济条件差,加上家里的孩子普遍比较多,读书是一笔不菲的开销,很多家庭都供不起孩子上学。

这也导致现在农村文盲的很多,高学历的少之又少。

别说高中生,在农村能读一个初中都算是知识分子了。

想要国家强大起来,教育是重中之重。

只有全民的素质提高,教育水平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人才才能帮着国家发展的更好。

按照姜黎的计划,要是建设起来的厂子有一个不错的盈利,往后在建设中学之后,可以选择免除来上学孩子们的学费,另外再给学生们一定的餐食补助。

这样周边的孩子们就有了读书的机会,而不是因为家庭的经济压力被迫放弃学业。

提高队员的生活水平,帮助孩子上学,顺便再建桥修路……

这些不仅能改善孩子们的生活,其实也是姜黎攒功德的方式。

等她有能力帮助到越来越多的人,自身积累的功德也就越来越多。

当姜黎将自己的计划和李常平说了后,李常平听完更是热情澎湃。

作为大队长,李常平一直希望能带着大家过上好日子。

可是他的能力有限,资源也有限。

即便是希望能让大家过得好一点,现实的条件却有些不允许。

如今见姜黎竟然出资帮着大队建厂,李常平又怎么可能不激动呢。

李常平忙询问姜黎打算建一个什么厂子,大队的人能干不。

关于建一个什么样的厂子,姜黎心中也有了规划。

因为要在大队建厂子,回头员工大多数都是乡下人。

你要是建一个技术含量高点的厂子,里面需要员工们干的活儿技术难度高,队员们不一定会干。

所以建设的厂子也不能是那种技术要求高的厂子。

按照姜黎的计划,建设一个服装厂最合适。

现在服装的需求还是比较高的,但是这时代的服装制作比较土气。

姜黎要是建造一个服装厂,生产出来一些款式好看的衣服,肯定不愁着销路问题。

再就是建造服装厂对员工们的要求不高,只需要会制衣的活儿就可以了。

这时代女人哪个不会做点针线活儿?

尤其是在乡下,基本上每个女人都学会了怎么做衣服以及怎么做鞋子。

现在整一个服装厂出来,让他们去制衣,这难度不大。

员工们简单的培训一下,很容易就上手了。

而且姜黎觉得,这个时代重男轻女,女人的地位低。

若是厂子大力招收女员工,女同志有了经济收入,在家庭当中就有了更多的地位和底气。

经济收入决定家庭地位,这个时代女人了地位卑微,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女人不如男人能干,大多数的家庭当中男人才是顶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