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芷便没再给姜黎准备,话锋一变道,“这样,等你回去了,阿姨给你寄物资过去,这样你就不用扛着带回去了。”

姜黎没拒绝林芷的心意,点头道,“好,谢谢阿姨。”

林芷忙摆手道,“你这孩子,和阿姨客气什么,你是景勋的对象,以后就是我们穆家的人,我们对你多照顾些是应该的。”

林芷和穆白峰知道这次穆景勋调查处理沈家的案子立了大功,而姜黎在中间出了很大的力,对这个未来的儿媳妇是越发满意了。

一个能帮助自己儿子事业发展的女人,他们能不喜欢吗?

相信穆景勋跟在姜黎后面,未来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就在姜黎打算回胜利生产队,准备出发去火车站时,又被特案部的人找上了。

特案部的领导不肯放弃追查殷家人带走的那批国宝,但他们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对这事束手无策,如果能让姜黎协助帮忙,有很大可能办成。

姜黎没想到特案部的领导会专程找自己帮忙。

姜黎有些犹豫着要不要接受特案部的请求,张玲此时在安魂符里朝着她请求道,“大师,虽然殷家人倒台了,但是殷烨桦那个男人并没有受到该有的惩罚。

您能不能帮帮我,我不想那个男人在香江逍遥快活。”

张玲的怨念很深,若是看不到殷烨桦死,她不会安心去投胎。

姜黎掐指算了算,算到殷烨桦在香江现在的一些情况。

算到的情况不太妙,这几年的运动,逼得内地很多有实力的玄术大师逃去了香江。

而殷烨桦带着一批国宝去到香江后,竟然找到了当地一位有名的大师帮忙做法,压制住了他身上的反噬。

如果姜黎不亲自走一趟,殷烨桦还真可能在香江逍遥快活一辈子了。

姜黎面对特案部和张玲的请求,纠结了一会,最后还是决定帮这个忙。

于是姜黎便答应了特案部领导的请求。

见姜黎答应帮忙追回国宝,特案部的领导十分高兴。

有这位大师出马,他看见了希望。

“既然姜同志愿意去香江走一趟,我这边尽快帮你安排好行程。

您看看,我这边需要提供什么样的准备,尽快和我们说,我立刻去筹备。”

姜黎不需要特案部的人帮她筹备什么,她一个人单独行动就行了。

要说准备,那就是给她准备好去香江的各种文件手续。

得知姜黎要去香江追回殷家人带走的那批国宝,穆景勋和白子荣都主动请缨,提出要跟她一起过去。

姜黎知道这两货是想给她帮帮忙,但带着穆景勋和白子荣,姜黎反倒是不好行动。

这事儿她一个人单独行动更合适。

要是穆景勋和白子荣非得跟着,姜黎还需要分心顾及他们的安全。

香江不比内地,两人去了那边,可没有官方人员暗中保护他们,时刻都有生命危险,可不能带他们去。

被姜黎拒绝跟随的穆景勋,内心里产生一种挫败感,哎,自己还是太弱了,太没用了。

原本他还想借此机会,和姜黎多相处一段时间的,没想到姜黎拒绝的这么果断。

穆景勋是个识趣的,知道姜黎不让他跟着,肯定有她的理由,所以也没有死缠烂打要跟去。

别看他和白子荣的身手都不错,但和姜黎比起来还是差的太远了,跟过去真的就是累赘。

特案部这边办事儿很麻溜,很快便将姜黎去香江的手续办好了。

姜黎先从京市坐飞机去羊城,到了羊城,再坐渡船去香江。

香江和粤省离的很近,只隔了一小片海域,坐船很快就能到达。

姜黎在特案部的安排下,顺利坐上了去羊城的飞机。

她前世坐过飞机,但七十年代的民用客机还是第一次坐。

这年代的飞机条件远远比不得后世,但是胜在速度比其他交通工具快多了。

这要是从京市坐火车去粤省,至少要坐好几天好几夜,太慢了。

就算特案部能给她弄到卧铺票,几天几夜待在车上,还是非常受罪的。

还是坐飞机好多了,不管飞机上的条件多差,只需要忍耐半天时间就能到羊城,姜黎还是能吃得消的。

飞机飞了半天,最后停在了羊城机场。

姜黎下了飞机,特案部已经提前联系当地的组织人员来接她,带她坐上小轿车,随后一路开车来到粤省的海关处。

有特案部的安排批准,姜黎的行程非常顺利,一路畅通无阻。

最后她被送上了偷渡去香江的渔船。

姜黎本以为特案部的人能靠谱点,好歹给她安排一个正经的门路去香江,没想到却是让她偷渡过去。

对上姜黎一脸黑人问号,负责送姜黎上船的官方人员解释道,“我们领导说了,姜同志你这次去香江,最好还是秘密进行,这次的行动很可能会见血,如果在香江那边闹出人命,由于你是偷渡过去的,没人能查到你的头上,后续能少很多麻烦。

殷家人如果拼命抵抗,你无法带回他们,可以就地处决。”

姜黎算是明白了上面的用意。

到时候她很可能在香江杀人,合法的身份过去,香江当地的警方也不是吃素的,很容易把她锁定抓捕。

虽然姜黎对于特案部这种不和她提前商量,擅自做安排的决定不是很满意,但也懒得和他们计较。

算了,偷渡就偷渡吧,也没啥大不了的。

如今亚太这片地区的发展普遍比较落后,但七十年代的香江已经发展的很好了,周边不少国家的人都想偷渡去香江发财。

但是七十年代的香江也并不是那么好拼好闯的,这边的经济确实繁荣,但与此同时社会治安也比较乱,机遇与危险并存。

尤其是当地的各种黑帮盛行,本地人想要在这里站稳脚跟都很难,更别说外来偷渡人员了,大部分都是炮灰,偷渡者死在这里就像一条路边的野狗,无人问津。

姜黎淡定的上了渔船,在船上等了一会儿,因为不是她一个人要偷渡去香江,还有很多人要搭这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