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渣土场除了常顺、周师傅二人,还有另外两名捡铁、砸铁的人。

他们一人姓俞、一人姓秦,年龄都是五十来岁,也住在附近。

另外还有一名开推土机的师傅正在推着昨晚没有来得及推平的渣土。

常顺知道,晚上才是捡铁的高峰期,那时很多人会跟车捡通宵。

很多铁或者其它物品都是在刚倒下车后就被人捡走了。

白天没有渣土车运送渣土,所以捡铁的人相对较少。

“常老板,过来帮个忙,帮我把这块大石头翻开一下。”

当他从俞师傅附近经过时,对方冲他喊道。

没多说啥,他直接走了过去。

这里倒下的是一些建筑垃圾,里面混合着砖块、房子的水泥梁柱。

很快,他就帮对方一起把“石头”翻开了。

俞师傅口中的石头并非真正的石头,是一个用水泥浇筑的房子横梁的一部分。

很多捡铁的人,把这类物品统称为“石头”。

“俞师傅,其实这样的钢筋,随便晃几下,就能把它们折断。”

见对方拿着锯子准备锯钢筋,常顺笑着对对方说道。

他看过水泥里面的钢筋,是那种螺纹式的,不过并不粗,大概只比铅笔粗上那么一点。

曾经去拆迁区,他见过那些在砖渣里面捡铁的人,有人遇到这种,随便晃动几下,钢筋就会被折断。

说着,他用手握住这个钢筋,上下折动起来,大概用了不到10个来回,它真的就断掉了。

“还能这样?”

俞师傅有些意外。

常顺笑了笑,没说啥,把钢筋放下后就拿着他自己的物品离开了。

这种操作,他也是学别人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钢筋都容易折断,那种熟铁,像铁丝那样比较软一些的,虽然也能折断,但更加的费劲。

找到泥土区域,他挨着探测扫荡了起来。

这里的渣土,有不少的铁类杂物,他自然要设置排铁模式,不然到处响就无法探测了。

“嘟嘟嘟嘟……嘟嘟嘟嘟…………”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在一处大树根的旁边,探测器有了比较强烈的信号。

在这之前,常顺挖过四个坑。

四个坑里出的有两枚铜钱,一个子弹壳以及一个铜锁。

这样的土场,上午过来探测,有推土机施工,他也没有刻意寻找所谓的窖藏。

如果有,捡铁的人多半就发现了。

他是探测到了啥挖啥。

两枚铜钱,乾隆通宝、道光通宝。

铜锁、子弹壳不值钱,以后估计卖废铜。

老树根旁的物品,信号强烈,但范围不大,这说明下面埋着的东西也不是很大。

从数值分析,依然是铜。

确定好位置,他拿起铁锹挖了起来。

大概过了五分钟,一摞钱币被他找出来拿到了手里。

这些钱币是筒子,五枚连在一起。

让他大感意外的是,它们居然都是大钱。

从两边面上的铜钱看,是“咸丰重宝当五十”。

五枚铜钱的大小不一样,这说明制作它们的钱局不同。

中间有一枚厚实但直径略小的,可能是“咸丰元宝当百”。

五枚大钱,比一般的袁大头银元要值钱很多。

这样的筒子,有一定的赌性,售卖的话,可以拿出去跟别人对赌。

看了会儿,他把它们放进了背包里。

怕损坏,又用包纸包了几层,固定在了一个塑料袋里。

做完这些,常顺拿起机器,在树根附近又扫荡了一会儿,并没有其它发现。

接着,他又地毯式的向土场其它位置扫描起来。

没过多久,当探盘贴着地面摆动时,他发现一个彩色的瓷器状物品露出了一部分在外面。

这个物品颜色看上去是“唐三彩”。

没有犹豫,常顺用小洋镐把它挖了出来。

看了下,是三彩骆驼的一部分。

这部分只剩下头部以及上身一些地方。

要不是看见头,他也认不出来它是骆驼。

如果是真的唐三彩,那这个物件哪怕残了也很值钱。

可惜的是,它并不是真正的唐代的三彩,连民国都到不了。

从颜色、釉面、瓷器破损位置看,只是现代的工艺品。

像这种在渣土场寻找东西,如果遇到面上的土层是混合土层,发现当前时代物件并不奇怪。

现代的东西,破了坏了被人扔掉的并不少,特别是拆迁区。

把它重新扔到地上,常顺再次拿起了机器。

正当他又一次的感应到了金属物品,准备挖着的时候,手机响了起来。

看了下,是一个陌生号码,鄂省那边的,想了想,他直接接通了:

“你好,请问你是常老板吗?”

刚准备说话,对方抢先一步道。

声音听起来有点熟悉,似乎是那个被称呼为“刚哥”的人。

“是的,我是!你是哪位?”

虽然有那种猜测,但他还是要确认一下。

去年姚师傅跟他说到过,刚哥好像有绿松石要卖给自己。

如果是他,估计跟这事有关。

“我是汤刚,你见过的,秦古矿场附近的人。”

对方回道。

果然是他。

“刚哥吗?我记起来了,你打我电话有啥事吗?”

常顺觉得自己有点明知故问了,不过也没啥。

“你的两个朋友,姚师傅、王师傅说你收购矿石,我们这里有一些,想卖给你,你看看可不可以收购。”

对方也很直接,没有拐弯抹角。

“收!不过我只要材质好的,另外最好是送货上门。”

“我们手里的都是好的,送货上门当然可以,我听姚师傅说送货上门600块钱一斤,要是那样的话,我们直接送过来。”

刚哥再次说道。

“是600一斤,你们有多少货?”

“我们这里有七八百斤,要是这次合作愉快,以后我们还能弄到。”

如果按800斤计算的话,对方送过来的石头的价格是48万元,这些他完全能够吃得下。

“行!你送过来好了。”

想了想,他同意了下来。

随后,两人又聊了会儿,常顺问了姚师傅,王师傅的一些情况。

刚哥告诉他,姚师傅把他老婆也带去了矿场挖矿渣。

两人挖自然比一人收入高。

对方过来的时间,说好的就是一周之内。

挂了电话,他拿起小洋镐,挖起了刚才机器感应到的金属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