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临江对第一道题则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臣认为,我朝制度需要更加严密,所有的问题均出在秦法不如过去严密之上。”

“因此,臣有几条谏言敬上。第一,扩大立侯权力与用间强度。面对新的形势,立侯的职责不应当像过去一样,仅仅的局限在军队事务中,作为信息情报的中心,它的范围应该扩充到我朝上下全体臣民。”

立侯,负责谍报工作,类似于情报头子、斥候队长,但不太一样。

“并由直隶军方改为直隶陛下,以此加强对天下人的控制。”他的思路是强化申商之学。

“其二,创建学宫,陛下亲任山长。面对天下合格官吏的严重不足,完全有必要对某个层级之上的官员进行集中再培养,比如县长以上。”

“加强其才干能力,并且多一次筛选的机会,不合格者就此罢黜,免得去地方上搅风搅雨。”

屈於菟搓了搓手,北方比他想的要冷,抬头看了看众人,有的停笔思索,有的埋头书写。

他已经写完第一篇了,面对第二道策问,他大致想了一盏茶的时间后,研墨落笔。

“正如前文所言,臣出生南楚屈氏,因此对待某些问题的看法,可能与众所不同。陛下给臣讲话这个机会,臣也愿意掏心掏肺、自剖己身。”

屈於菟再次抛出暗示,试探政治风向是否真的转向了。

“我喜武事,但家中老人强要我文武并重,在年近十五后,族中阿姐都开始婚配,如我这般的男丁也开始学习迎来送往,陛下是当世圣主,对这些事情、门道想必早已熟知。”

“臣想说的是,在这么多年的来往交流中,我打开了视野,针对当今天下的暗流也有了一些别样的看法,臣认为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因此,面对第二道策问,臣的看法是,首先要整顿军队,加强中央武力,随时准备好对天下反叛者进行武力弹压。”

他没有提边境长城军的事情。

“其次,要找到病灶源头,私以为,事情的根因源于不满。看病下药,此乃扁鹊医道,治天下疾也应遵从此道。天下有心者众,天生不忠者少,若能得人,则能得势,既已得势,便可弭祸于萌芽。”

“据此,臣冒死进言,望陛下广开言路,吸纳天下良人为官,毕竟,今时今日已无六国诸侯,只有秦国秦人,也唯有秦人!论官论位,不应再有地域之别!”

“如此,天下人必心悦诚服,拜倒于咸阳宫下。”

笨拙的黄老爷肚子里没太多墨水,感觉前面两题写的不咋地,面对最后一题,他伸出小胖手挠了挠头后,写道:

“仆曾游历天下河山,有幸遇一隐者,隐者谓我许多道理,受益匪浅。其中有一句我不吐不快,仆认为,它正应陛下所想。”

“一张一弛谓之道,月盈则亏、弓满则裂,还是要张弛有度才好。伟大的始皇陛下东巡之时,仆曾有幸为车队送上给养,孝敬君父,虽未得见天颜,却也深感荣幸。”

“先帝始皇制刑名,控天下,国家遂归一统,结束数百年之乱世,功高山海自然不错,但仆有一点点反馈,想要替我……周边邻里告知君上。”

“民乏矣。”

短短几个字,似有千斤重。

那个义气仗剑的侠士有如重生般附体于黄老爷身上,他提笔再写,“仆请陛下,宽刑名,重农桑,轻徭役,少刀兵。如此,天下虽不得盛,也必得安。”

“仆,俯首再叩。”

一滴泪水打湿了帛书。

时间不停,太阳渐渐向中间走来。

“一刻钟后,闭卷~~!”宦官尖尖的声音响起,有部分身体不太好的已经被冻的像孙子一样了。

首次考试还是暴露出很多问题的,许多流程与模式都不太合适,但话又说回来,察举制本就是政治意义居多,细枝末节的没人想太多。

“嗷呜~~”被宦官声音吵醒的小老虎从大铁笼里醒来,用经典的猫式下沉动作伸了个懒腰,顺便嚎一嗓子清清喉咙。

听觉灵敏的考生还以为自己出现幻觉了。

“咚。”一卷竹简被丢在笼子上,发出一声响动。

“别吵!”在考生们奋笔疾书的时候,胡亥也没歇着,足足批示了一个半时辰的奏章,特别是关于府兵相关问题的决断,耗费了相当多的精力。

刚刚眯了会儿就被吵醒的胡亥接着说道,“再吵跟你娘作伴去。”

“呜呜~”似有灵智般的小虎果真便安定了下来,一旁的寺人端来一盘鲜肉,放于笼中,以做安抚。

胡亥重新拿出一本竹简奏章,展开,盖在脸上,再睡会儿。

正午,太阳虽然来到了较好的直射点,但冬季的寒风还是有些让人发抖。

“各位立刻停止作答,准备收卷。”

小黄门的声音落下后,几名寺人分成两批,一者从前往后,一者从后往前,开始收取答卷。

褐木原色的托盘上堆放的帛书渐渐增多,小小的托盘,承载着众人的命运。

“陛下,殿试考校结束了。”

胡亥点点头,将腿从搭着的龙椅把手上放下,起身,“答卷收上来了吗?”

“正在收,快了。”

“嗯,整理仪容。”

“诺。”寺人点头,随后几名仕女从角落出现,给皇帝细细整理衣领、发冠。

古代衣服比较复杂,衣衫不整特别容易被发现。

他来到大殿前面的高台,看向考场上的众人,他们有的站起身来,有的还在端坐着,不知道是不是后悔没写好。

胡亥低声向一旁的寺人吩咐几句,寺人向下快步走去,下了一大段台阶后,来到步道中央停下,这里的位置很适合,下面是士人,上面是皇上。

“传陛下口谕,赐御膳,请众位贤才前往朝和殿。”

“谢陛下!”有些疲惫的众人精神一振。

…………

“这能行吗?”一个宫人畏畏缩缩的问道。

“闭嘴,蠢货,你想死别拉上我,让你做个见证而已,别多话。”阴厉的寺人回骂道。

两人已经走到了芷荷宫的高墙边上,对于少府和芷阳宫来说,摸清楚平时宫廷侍卫的巡逻规律不算难事。

“你就在这里等着,我去去就来。”寺人像猴一样爬上一棵歪脖树,三两下便赶上枝头,随后扒着树干垂下身体。

“噗。”寺人落地。

芷荷宫不小,环境十分清幽,眼下又是晚上,借着夜幕遮掩,寺人还是有着不小的成功几率。

寺人迈起步子,向主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