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家村待了一天,直到入夜,苏漓和冀亭澜才回到镇上。
已经查出她就是公主,冀亭澜也就完成了裴川委托他的事。
当然,他也要尽早回京复命。
不过苏正他们要处理好家里的事务,还需要一些时间,苏漓二人自是要等他们了。
回了镇上后,冀亭澜先是给京城冀国公,裴川和淳王传了信,告知公主已经寻到一事,至于公主是苏漓的事,他只在传信回京城时,跟冀国公说了。
次日一早。
冀亭澜带着他和裴川托他带的礼品前往长青书院看望院长,也就是他们的师父李院长。
苏漓则去找苏小翠。
苏小翠一家在去年她进京前便搬到镇上,新家离苏漓家不过一条街的距离,她一人直接走路过去。
到达门口时,苏小翠刚好从里面出来,看见苏漓,十分高兴:“阿漓!你来了!”
苏漓挑挑眉:“你这是早知道我回来了?”
不然为何说“你来了”,而不是“你回来了”呢?
苏小翠笑着道:“你刚回来那天我便听说了,想着你们定然要忙着先回桃花村和苏家村,便没去打扰你了。”
又热情道:“快进屋子坐。”
二人亲亲热热走进屋子。
刚进了屋子,苏漓便把一个大盒子放到桌上:“这是京城里一些小吃食,我瞧着能保存很久,味道也不错,便带了点回来给你们尝尝。”
说着打开盒子,露出里面各式各样精美的点心吃食:“你尝尝看。”
苏小翠一脸惊艳。
“这样好看的点心,我还是第一次见呢。”
说着拿起一块小心放入口中,细细品尝了起来。
“又香又软,还有荷花的香味,这是什么?”
苏漓笑道:“你吃出来了?这是荷花糕。”
又问道:“你家林东和小虎子呢?怎么没见着?”
苏小翠边给苏漓倒茶便道:“林东和小胡虎子去京城了。”
“去京城了?”
苏漓对此倒不怎么意外,原着中,小虎子确实去了京城,且还一直和冀昭有联系,更是在冀昭失去娘亲和妹妹,失去双腿时,一直陪着他 ,鼓励他,是个十分赤诚善良的好孩子。
只是她不知道,小虎子具体是什么时候进的京城。
“是啊,就前段日子,有个京城来的制陶师来咱们这寻找上好的制陶泥,突然看上我们家小虎子,还要收为徒弟,传授他陶艺……”
小虎子自小不喜欢读书,也不乐意习武,倒是喜欢玩泥巴,常常用泥巴捣鼓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把苏小翠也愁的不行。
倒是不想,原来自家儿子还能因此被京城来得制陶师看中,并收为徒弟的运气。
“小虎子的师父要回京 ,他便也跟着去京城了,林东和二叔不放心,也一并跟了去,说是要看着小虎子平平安安到京城才安心。”
“原来如此……”
苏漓点点头,对于小虎子学陶艺一事,原着中也曾说过,因此她自然知道。
“小虎子他们也是五六日前才出发的,我还想着,你也回来这么两日,路上应该能跟他们碰上呢?”
“去往京城的路不止一条,或许我们是走不同的路,又或者都坐在马车里,没认出来。”
“嗯,说得也是。”
苏小翠又问:“你跟裴冀,在京城如何?听我娘说,苏瑾也在京城任官了?”
冀亭澜是冀国公府长子嫡孙一事,在这里除了冀亭澜和苏漓的家人,鲜少人知,苏小翠自然无从得知了。
苏漓点点头:“阿瑾去年便已经从边境回来,如今在京城的军营任职。”
之后又把冀亭澜一事大概跟她说了下。
原着中,小胡虎子最后成了宫中御用制陶师,苏小翠夫妻后面也是去了京城定居的。
与其到时候她从别人口中知道他们的事,还不如她告诉了她,也免得闹出什么误会 。
当然,自是没有说她是公主一事了,凡事都有意外,她的公主身份还没真正证实,自然没有早早透露的必要。
苏小翠只惊奇得一愣一愣的:“难怪我说你们家裴秀才长得跟他爹一点都不像呢。”
苏漓也不由笑道:“我从前也这么觉得,谁能想到啊……”
“可不是,居然还是国公府的孩子……”
二人说完这个话题,又换了别的事接着聊,也聊到了苏漓进京前托她养的那只鸡。
那只鸡在苏漓进京的一年后才老死了,苏小翠让林东给拿到他们家桃林埋了。
苏漓也没想到它会比那只鸡多活那么久,不由有些惊讶。
近午时的时候,苏漓从苏小翠那回到家时,冀亭澜还没有回来,吃了午饭后,想着没事做,她索性又回了苏家村一趟。
回到苏家村时,苏正一家都没在家,苏漓倒不怎么以意外,想来要处理家里的事,爹娘他们正忙呢。
正想着,便见苏氏拿着一红布包裹从拐角处走来。
苏漓迎了上去:“娘,您去哪了?”
后面跟着的小五和肖叶照例行礼。
苏氏见到苏漓也有些意外,不过却十分高兴,笑着道:“苏艳明日成亲,他们家今日摆酒席,我去帮忙来着……”
苏漓想了想,苏艳不就是她刚来到这里时,在林中纠缠苏辞的小姑娘么?
“苏艳成亲了?嫁的是哪家小子啊?”
苏氏笑呵呵道:“林家村人,是苏艳外祖母的堂孙侄子,听说那林家小子第一次见到苏艳便求着要娶她,宝贝得跟眼珠子似的呢。”
苏漓笑笑:“这倒是好事……”
“爹和阿慎呢?”
母女二人边说边往屋子走。
“你爹和阿慎去了私塾,咱们要去京城了,他们得去私塾和人说一声。”
“那咱们家的果园呢?”
她记得,这时候果园的桔子什么的,都差不多可以收成了吧?
“你爹说,给别人承租了,果子另外补银子,菜地里倒没什么菜,也准备租出去,等下午你爹回来,便跟人张罗签合约书的事……”
“我也得收拾收拾家里的东西带着进京了。”
“娘,家里东西您只带衣裳首饰,还有银子就好了,其他的都别带,到了京城,我给你们买。”
苏氏有些为难:“什么都买新的,那多浪费钱?”
“不浪费,您的女儿有的是钱,再说,京城遥远,带着太多东西也耽误赶路,您就听我的,除了金银首饰和银子,只带一路上的换洗衣裳就好,至于爹和阿慎,我到时候给他们准备专门放书籍的马车……”
苏氏见苏漓什么都替他们安排好了,便也点头应答:“行,都听你的,就像你爹说的,轻装上阵。”
苏漓笑着道:“对,轻装上阵,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