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之中,
自然也有庄桦林的身影。
而且,
对方虽然是年纪最大的那一批,却也是最为努力的,
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
甚至连回去的时候,都在琢磨着如何将东西做得又快又好。
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能保证质量!
另外便是棉纺厂这边,
以张书记为首的一干领导也是感激,庄图南帮他们棉纺厂解决了一大难题。
所以,
这些碎布头什么的,
基本上都是半卖半送,属于是白菜价!
不过,
作为交换条件。
那就是庄图南也接收了一百多名职工子弟!
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
许多小厂子,满打满算甚至还不到一千人呢。
至于他们苏州第二棉纺织厂,鼎盛时有五千多人,三千多名女工,
在这种情况下,
庄图南倒是感受到了一丝压力和兴奋!
毕竟,
原本他的计划只是小打小闹,帮庄桦林解决收入的问题,
也顺带给自己多找一条赚钱的路子。
才是盯上了这碎布头的生意!
但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
尤其是,
越周密、越复杂的计划,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
也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偏离了原本的轨道!
这一点,
就好比某些作者的大纲一样,
写着写着自己都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不过现在,
一下子有着一百多号人,而且还跟棉纺厂达成了深度合作,
这一百多号人,
不仅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毕竟,
庄图南要保证他们都能有一定的收入。
同时……人数上来了,
那么在短时间内,
庄图南就能弄出大量的拖把和各式各样的花背包,
放在市场之中销售。
而且,
真要遇到了什么麻烦,
那么即便为了这一百多人的饭碗,
棉纺厂都要出面帮着解决!
否则,
如果只是普通的收购,那么就是一杆子买卖,
即便庄图南出了事,
也跟棉纺厂没有半毛钱关系。
而现在不一样了,
一百多名人手,
而且绝大部分还是跟棉纺厂有关系的职工子弟。
试问,
棉纺厂这些领导敢坐视不理吗?
-----------------
而短短一个礼拜的时间,
靠着手中这一百多名职工子弟,家属之类,庄图南这边也是收获了大量的拖把和花布包!
值得一提的是,
相比于将碎布头做成拖把这种事情,
几乎是一学就会,有手就行!
而将碎布头拼成背包,相对来说就比较复杂!
要知道,
所谓的碎布头,基本上都是棉纺厂这边加工剩下的边角料,
所以,
想要将这些东西废物利用起来,
首先就要挑选出那些颜色比较好看、显眼,并且稍微完整的布片,
然后在将它们拼接起来,同时还要考虑美观和搭配。
不过,
让庄图南没想到的是。
最擅长做这种事情的居然是自家亲妈,黄玲!
可以说,
经过庄图南一番描述,
并且用纸笔,
现场画出了几款样式不同的背包、书包之类,
黄玲便是就地取材,
心灵手巧的完成了好几个样品!
然后……
在这方面还是一些女工人比较擅长,学起来也更快,
其中自然包括了庄桦林。
所以,
等到库存堆积了差不多的时候,
庄图南便将那些男工人召集了起来,
吩咐这些人,
将拖把、背包放在观前街、玄妙观等地方摆摊售卖。
不得不说,
因为这些东西的材料都是碎布头,成本极低,
即便还要格外准备木棍、拉锁、纽扣等小物件,
但这些东西,
庄图南也是拜托了张书记和棉纺厂帮忙,
以相当实惠的价格弄到。
所以。
面对这些物美价廉的拖把、花布包,
自然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在一番询问价格之后,
发现这些东西不仅比供销社的便宜,而且样式也多。
自然是迎来了许多人的抢购!
再加上……
这些职工子弟也没有闲着,
毕竟庄图南也说了,
每卖掉一件东西,他们都能拿到一定的提成,也就是好处费。
而这些人也比较机灵,
首先便是选择跟亲朋好友们推荐兜售,
然后再通过亲朋好友口口相传,介绍给更多的顾客。
他们也知道,
不仅这份赚钱的机会来之不易,
而且要是做出来的拖把、花布包卖不出去的话,
他们恐怕又要面临找不到工作,只能在家里躺着遭人白眼的境地!
所以,
在诸般因素的影响下,
几乎每一个人都绞尽脑汁的想要把这批货物尽快的卖出去。
-----------------
一个月下来,
整个碎布头做拖把、花布包的生意,也算是彻底被盘活了。
原本一百多名工人,
在庄图南一番观察、了解,
并且询问了每个人的意愿之后,进行了一个大致的细分。
将这一百多号人,一部分负责做拖把、一部分负责制作花布包,
而剩下一些能说会道,
或是不擅长做这些东西的人,
则是专门在外面摆摊,负责将这些东西售卖出去。
很快,
到了发工资的这一天。
虽然说,
庄图南他们这个小作坊,
名义上是挂靠在了纺织厂的下面,
但实际上,
二者还是沾不上边的。
自然也没有专门的会计、出纳负责管账什么的。
所以,
只能由庄图南来负责,然后找了两名数学成绩还算不错的女生,
手把手的带着她们学着如何记账、核算,整理出工资这些。
毕竟,
涉及到钱这种事情,何况还是一百多人的收入,
自然是要做到每一笔资金都有迹可循。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月的时间,
不少人都赚了好几十块,甚至上百块钱。
乍一看,
这些人的收入居然比棉纺厂的正式职工还要多!
但仔细一分析,其实也不难理解。
这种按件计酬的工作,
无非就是一个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就比如庄桦林,
这个月不仅上班的时候卷,下了班之后还带着材料回家卷。
也是被不少人都看在眼里,
甚至还有人偷偷给庄桦林起了个“拼命三娘”的诨号!
而有些人,
虽然没有庄桦林这么拼,但知道利用人数优势,
把材料带回家里,
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兄弟姐妹,
一家四五口,七八口人齐上阵!
然后,
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卷王,
一个月也拿下了一百多块钱的收入,
让不少人看得有些傻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