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诡案密档 > 第1章 夜行巴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欢迎来到诡案密档,我是林深,本章内容根据哈尔滨市网友@北国司机的亲身经历整理。这个被当地公交系统列为\"2006年冬季特殊事故\"的档案,直到去年才因知情者退休得以披露。

我握着方向盘的手指微微发僵,仪表盘显示车外温度-32c。这是2006年12月15日凌晨1:15,我驾驶着哈尔滨最后末班104路公交车,在空无一人的友谊路上缓缓滑行。挡风玻璃上的冰花被暖气融出个硬币大小的洞,透过这个模糊的窗口,我看见路灯在积雪中晕染成团团的黄雾。

\"师傅,这车到顾乡不?\"

突如其来的询问让我浑身一震。后视镜里站着个穿藏蓝棉袄的老太太,花白头发上沾着冰碴,手里拎着个鼓囊囊的布口袋。我分明记得二十分钟前在终点站做过全车检查——当时车厢里连只蟑螂都没有。

\"大娘,这是末班车了。\"我特意调亮车厢灯,\"您要是在经纬街上的车,这会儿都过三站了。\"

老太太没接话,佝偻着背往前挪了两步。她的棉鞋在塑料地板上拖出\"嚓嚓\"的响动,声音却像是隔了层毛玻璃传过来的。当她的脸进入顶灯范围时,我握方向盘的掌心瞬间沁出冷汗——她的左半边面孔布满灰褐色绒毛,眼珠在褶皱里泛着幽绿的荧光。

\"刹——\"

急刹车让防滑链在冰面上擦出火星。我死死盯着后视镜,那个诡异的乘客不见了。车载电子钟的数字突然疯狂跳动,从01:17直接跳到01:47。挡风玻璃上的冰洞外,原本熟悉的街道变成了条从未见过的狭窄巷道,两侧砖墙上用红漆画满扭曲的符号。

\"师傅,开门呐。\"

苍老的声音贴着驾驶座车窗响起。老太太的脸挤在玻璃上,左半张猫脸完全舒展开来,鼻孔翕动着喷出白雾。她的布口袋裂开道口子,几根裹着冰霜的人类手指从里面支棱出来。我想尖叫,喉咙却像被冻住了,眼睁睁看着她的指甲在玻璃上划出尖锐的\"吱嘎\"声。

车载对讲机突然爆出电流杂音:\"所有车辆注意!化工路交口发生多车追尾,绕行抚顺街...\"这串日常通报让我找回些许理智,猛踩油门冲向前方巷口的微光。公交车撞碎虚影般的砖墙时,后视镜里最后映出的是老太太蹲在巷子深处,正用那口袋里的断肢逗弄一群眼睛发亮的野猫。

重新回到友谊路时,我的工装已经被冷汗浸透。电子钟显示01:52,车载监控录像显示过去五分钟里车厢始终空无一人。直到开进顾乡终点站,我才发现仪表盘夹着张泛黄的纸票——那是2003年就停用的老式月票,照片栏里贴着张半边人脸半边猫脸的一寸照。

更诡异的事情发生在交接班时。值班员老李盯着调度室监控回放,突然打翻了搪瓷缸:\"林师傅,你凌晨1点50分在化工路甩站了?\"我看向屏幕浑身发冷:本该空驶的公交车画面里,后排坐满低着头的乘客,他们露在围巾外的皮肤都长着细密的绒毛。

那天之后我高烧三天,梦里总听见此起彼伏的猫叫。退烧后站长私下告诉我,104路十年前真有位女司机失踪。2003年冬夜,她为送突发心梗的乘客去医院,抄近道穿过化工旧厂区,连人带车消失在某个监控盲区。警方在三个月后的松花江解冻期找到了空车,驾驶座上堆着被啃得干干净净的鱼骨,还有件沾满猫毛的藏蓝色棉袄。

\"知道当年坐她车的最后乘客什么样吗?\"站长往我兜里塞了张护身符,\"是个总拎着布口袋的猫脸老太太,布袋里装着喂流浪猫的鱼内脏。\"

如今抚顺街早已没有104路经过,但夜归的出租车司机都说,每逢大雪之夜,还能看见锈迹斑斑的老式公交车在化工路游荡。车里坐着穿藏蓝棉袄的老太太,脚边蜷缩着几十只眼睛发绿的猫,挡风玻璃后若隐若现的,是张半边结霜的人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