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送走了赵靖和李静娴,林柔伏在引枕上生无可恋。

瞧瞧人家的努力奋斗,再想想自己的咸鱼,林柔忧伤了。

她拼命地捶着枕头,一定要努力!

赵安抱着双臂站在门口看着媳妇儿发疯。

他心中再次升起一个奇异的念头,那个汗王的宠妾好像跟他媳妇有什么关联。

要不再仔细的查一遍?

可惜赵安如今没有那个闲功夫。

皇帝爹在后宫里闭门不出,前头都推给了赵安,直忙的他焦头烂额。

晚膳时分,林柔走出暖阁,看着趴在御书案上的赵安。

他的脸色很难看,拳头几次握得紧紧的,举起又放下。

书案上堆的乱七八糟的,赵安的头发都有些凌乱。

林柔提起裙角踏上台阶,借着银鹤宫灯的烛光看向赵安手中的奏折。

赵安没有闪避,察觉到林柔的靠近,反而将手中的奏折往她那头移了移。

“这些人就不能好好的说话吗?再说了,怎么跟掉进钱眼里似的?”

一个两个的都敢在这个时候伸手跟他要钱,他像是很有钱的样子吗?还是觉得他比皇帝爹好欺负?

可是瞧这理由又挺充分的,到底给还是不给?

“你刚刚上手,这些东西肯定不懂,你写个节略送给咱爹看看呗。”林柔给他出主意。

什么不都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然上手不容易,那就找熟练工呗。

赵安猛然抬起头,他看了看书案上的折子,忽然觉得自个这个样子有点傻。

勤政殿中的独火跳跃着,大殿当中的皇太子夫妻趴在地上,一人拿了一支笔正在抄折子。

“这个不用写了,又是来打听情况的,你直接批复就是了。”林柔咬着笔杆,将手里的一本折子递给赵安。

她忽然想起一件事,“你可以跟咱爹说说,把折子分出来,没有要紧事的,请安的,换个封面,这样一目了然。”

林柔记得自己以前看到过这些。

她见赵安依然迷惑的望着她,解释道:“奏事折,奏安折,谢恩折,你把他们分开,让他们往上呈递的时候用不同的封面,奏事折先看,其他的后看。”

要不然他们两口子天天这么趴着抄,也不是那么回事儿。

林柔甩了甩自己酸疼的手腕,觉得自己的手腕子都麻木了。

这就不是正常人干的活。

赵安一下子跳了起来,他的双眼明亮,还是媳妇聪明。

这样一来他就不用在这挑挑拣拣了,干的活一下子就少了一大半!

赵安高兴的摸了摸自己的头,总算舒了一口气。

林柔无语的看着他,“别摸了,蹭了一头的墨汁,晚上怎么睡觉啊?”

赵安这才发现,他还没放下笔呢,赶紧用手又摸了一把头发,这一次变成了一手的乌黑,赵安傻眼了。

办法是有了,但是该干的活还得干完。

直到东方破晓,两口子才互相搀扶着从地上爬了起来。

林柔的眼皮都快合在一起了,伸手拍了拍赵安的手臂。

“交给你了,我要去睡觉。”

她迷迷糊糊的往下走,忽然,赵安伸手扶住了她的腰。

“有台阶。”

赵安的瞌睡虫被媳妇吓得都跑了,这要是一头栽下去……,他不敢想了。

林柔一只脚踏空,也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她磨着牙,恨不得破口大骂。

屋子里放什么台阶?还放在御书案的前头,布置陷阱啊?

她没好气的伸手将赵安推开,下了台阶迷迷糊糊的往暖阁走,必须得睡觉。

赵安摸了摸鼻子,垂着肩膀叹了一口气,他也想睡觉,可是不行,他得替亲爹去上早朝。

认命的在小内监的服侍之下套上太子朝服,赵安脚步沉重的走了。

想出来的办法必须得经过亲爹同意,那么大的事,赵安做不了主。

而皇帝看着手里的节略笑了,别说,他儿子看着傻傻憨憨的,这心眼还真不少。

看来比他这个当老子的还要强一些。

他苦哈哈的干了这么多年,怎么就没想到让那些人换个封面呢?

想当初把他给累的,想想就不堪回首。

照这么看来就是一张封面的事,一区分就完事了。

奏事折可以先看,其他的都可以放一放。

皇帝嘴角含笑的看着皇后。

“你儿子真不错!”

若是这么搞一搞,日后他的工作量也少多了。

将手中的节略一张张的看过去,简简单单的几页纸,不过一刻钟的功夫就看了个大概。

皇帝不可思议的又抖了抖手中的几张纸。

这也行?

他放松身子斜倚在引枕上,低头又瞧了瞧手里攥着的几张纸。

就这么简单?

伸手扶住自己的额头,他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那这么多年,他在忙什么?

皇帝第一次为自己的脑子感到忧伤,在此之前,他一直觉得自己挺聪明的来着。

“怎么了?”皇后一看他的表情,便知道他很郁闷,“难道儿子处理的不对?”

皇帝摇头,他主要替自己委屈,莫名的觉得自己是个冤大头。

不过他看了看儿子在最后提到的事。

站起身,在屋子里走了几圈,有点拿不定主意。

“到底怎么了?”皇后很少看到他这个样子。

“看来是要御驾亲征的。可我这个样子也出不去啊!”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事,一旦御驾亲征,他就得跟将士们待在一起,倘若他身上有天花,那简直就是灾难了。

皇后的手一哆嗦,她也能想到这一节。

皇帝肯定是不适合去的,那……

皇后的心沉了下去,她转头去看凤榻上的小皇孙,只怕如今皇帝想去,有些人都不会同意。

说起稳定朝局肯定是皇帝更有用,如今有了这个孩子,继承人的事也不用愁,那些人肯定是希望皇太子去。

一来可以历练,二来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

相对来说,稳妥。

皇帝眉头深锁,在大殿内不停的踱着步。

倘若不是当此非常之时,他会力排众议自己去。

但他如今深陷在这里,倘若御驾亲征,肯定会动摇军心,他,去不得。

忽然,一声长叹消失在大殿当中,看来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