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梁山成霸业 > 第117章 宋皇帝巡幸黎阳 魏辅梁谋诛赵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7章 宋皇帝巡幸黎阳 魏辅梁谋诛赵佶

话说武松等人护送赵官儿来到黎阳,先与关胜等人见了面。关胜对侯蒙道:“黎阳对面的官军统帅如今是童贯,侯大人不能不小心行事。”

赵官儿听了大喜道:“朕还以为是李纲。如果是童贯就好办了,童贯是朕的家奴,一向对朕忠心耿耿。”

侯蒙等人听了他的论断,颇为不齿。却又不便开口反驳。

众人出了黎阳,来到童贯军营前。赵官儿叫人通禀,就说大宋皇帝赵佶前来巡幸他的军队。

门口将领认得赵官儿,连忙进去通禀。童贯听了,一时又不知所措。众将也慌的一匹。如今赵构已经在汴梁称帝,众人都已经奉了汴梁为正朔。如今太上皇突然驾临,不知该如何是好。

洺州兵马都监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如今新帝既然登基。旧君自然就失去神灵庇佑。

况且旧君过于正受到梁山泊操控,身不由己,言不由衷。如果我们轻信旧君,岂不是也成了梁山泊的傀儡。”

王甫弟弟邢州知府王仁道:“如今百官与诸王都在汴梁。谁是正统不言而喻。这还有什么可辩驳。”

众人将目光齐刷刷看向童贯。童贯心里嘀咕:“自己与蔡京、高俅二人形同一体。旧君要处理太师,自己岂能独善其身。不如将错就错,下得狠手,方为丈夫。”

主意已定童贯对魏辅梁道:“旧君已经被梁山泊控制。老夫向来得旧君厚恩,不便出面。魏知府向来有主意,不如你先见见旧君,再做打算。”

魏辅梁惊道:“下官人微言轻,恐怕不太合适。”

童贯道:“魏大人,你尽管处理。若处理好此事。我必定保你荣华富贵不愁。”

魏辅梁还是不肯。童贯怒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高太尉对你不薄,如今正是你报恩之时。为何如此畏畏缩缩,成何体统?如果解决妥当,本相保你做魏王。”

魏辅梁狠了狠心道:“燕王放心,下官知道了该怎么做。”

童贯大喜,一溜烟跑到帐篷外面,躲着偷听。

魏辅梁带众官员将赵官儿请了进来。赵官儿坐在轿辇上埋怨:“童爱卿去哪了?为什么没有来接朕。”

魏辅梁道:“童枢密去各地招揽兵马,不日即回。”

赵官儿道:“不必招揽兵马了,如今的兵马足够对付蔡京那老贼。梁山泊已经被我招安,如今是兵强马壮。何必兴师动众。”

河北各地地方官多是六贼同党,听到赵官儿如此说面面相觑。武松、庞毅二人见到此种情况,互相对视一眼,握紧了腰间兵器。

众人一起来到中军帐中,赵官儿高居帅位道:“众位爱卿为国操劳,辛苦了,可以各回本镇。只留童爱卿同朕回汴梁。”

童贯在帐外听得两腿发软,回到汴梁,岂不是要将自己凌迟处死。

王仁道“启禀太上皇,如今梁山泊包围汴梁城。我等奉命勤王,恐怕不能离开。”

赵官儿道:“爱卿误会了,如今梁山泊受了招安。吴用与林冲如今也成了朕的驸马。反倒是蔡京跟高俅,这两人狼狈为奸,甚至试图将朕置于死地。

朕不是太上皇,朕是大宋皇帝。康王赵构意图谋反。等朕回到汴梁,定然不会放过他。”

深州知府是蔡京门生蒋之奇,厉声道:“太上皇万万不能受奸人挑拨。蔡太师,皇帝的老师。康王,皇帝的儿子。高太尉,皇帝在潜邸的朋友。谁还能有这几个人跟皇帝更亲近。

太上皇也什么宁可相信贼寇也不相信你最亲近的人。驸马说到底也是外人,古今多少篡逆之辈都是驸马。太上皇慎重,大宋江山不能拱手让人。”

王仁又道:“当务之急是集结各路人马,将梁山泊贼寇剿灭。新帝已经登基,为了江山安危,太上皇应该安享晚年。”

赵官儿听了竟有些犹豫。回头看看侯蒙跟徐和。

侯蒙道:“诸位有所不知,再梁山泊进入汴梁之前。蔡京与高俅已然谋反。若不是梁山泊出手搭救。后果不堪设想。

众位都是大宋忠臣,谁是谁非,想想便知。不能听信蔡京等人的一面之词。康王与百官尽被蔡京挟持,都是无奈跟从。”

王仁大声道:“侯蒙,你世受皇恩,怎么能信口雌黄。梁山泊给了你多少好处,演一出戏来蒙骗太上皇。”

侯蒙道:“侯蒙一向对朝廷忠心耿耿,日月可鉴。圣上尚未退位,皇子就在前线登基。还将太子幽禁,这不是谋逆是什么?这位大人如何称呼?为什么屡屡强词夺理?”

魏辅梁道:“侯蒙,我看强词夺理的是你!太上皇在你手中,自然是你说东就是东,你说西就是西。

劫持太上皇,始于张叔夜。众所周知,你与张叔夜是八拜之交。是不是你与张叔夜串通联合梁山泊演了一场好戏。”

赵官儿此时坐不住了,连忙道:“众爱卿误会了张叔夜。朕亲眼所见,是禁军将领曹晟意图谋害朕。庞毅是奉张叔夜之命前来扈驾。”

蒋之奇道:“太上皇受了这些贼人蒙蔽。张叔夜远在海州。太上皇刚刚出京,张叔夜兵马就到了。难道庞毅是从海州飞过去的?哪有那么快?事实是他没有枢密院命令的情况下就私自调兵入京,意图谋反。跟梁山泊里应外合,夺了汴梁城。”

赵官儿被绕晕了,竟然有些自我怀疑。

吴玠道:“你放屁,我看是你想谋反。”

徐和道:“闲话不要扯那么多了。皇上如今安全归来。要带你们去讨伐汴梁,重登帝位。你们是听还是不听。”

蒋之奇道:“如今大宋只有一个皇帝,那就是康王殿下。其他的都不算。”

赵构听了恍然大悟,连忙道:“众爱卿忠心值得谅解,本太上皇就先告辞。”

魏辅梁厉声道:“太上皇被梁山众人与张叔夜叛贼挟持。众将士听令,斩杀叛贼。砍杀一人者,赏金千两,封列侯。”

武松没等魏辅梁话说完,就先下手为强,一脚将凳子踢起,正中魏辅梁眉心。官军众将一拥而上,与众好汉杀在一处。

武松排开了乱砍,如砍瓜切菜一般,一刀一个。庞毅弯弓撘箭,河北将校应声而倒。哈兰生挥动独角铜人,碰到之物,无一不成齑粉。

吴玠、吴璘、张清、董平将赵官儿、侯蒙、徐和保护在中间,缓缓冲出大帐。

几人虽都有万夫不当之勇,然而河北军马有六万之多,而且越来越多。再加上有赵官儿、徐和两个不会武艺的拖累,竟冲不出去。

黎阳城里关胜听到官军乱起,也挥兵杀了出来。被陷沟挡住,一时也束手无策。

就在此时,突然西北方一声炮响。从山中杀出一路军马,阵列齐整,红旗招展。旗子上绣着大大的“李”字。正是在太行山剿匪的河北经略使李纲,带着三万兵马准备进京勤王。

李纲远远望见梁山军马与官军交战。又看见官军中军如一朵菊花,密密麻麻挤了无数人马。

李纲挥动帅旗指挥兵马向关胜军冲击。又亲自带领五百精锐,直奔中军而来。到了近前才看到赵官儿被众官兵围剿,保护赵官儿的却是梁山好汉。

李纲一时脑子都快烧坏了,正巧遇上蒋之奇道拦住便问:“这是怎么回事?”

蒋之奇道:“梁山贼人劫持太上皇,李将军快去搭救。”

李纲听了挥动战马直插到中阳,看到吴玠吴璘,便大声吼叫:“吴将军,快随我来。”

吴玠大叫:“李经略,河北军马要杀圣上,快来救驾。”

蒋之奇早趁李纲不注意跟在身后,挥动大刀就要剁了李纲。张清眼力,一块飞石将大刀弹开。

李纲慌忙回头,见蒋之奇已经仓皇而逃。李纲顾不得追赶,冲出官军重围。指挥大军鸣金收兵,收拢人马。再向河北兵马猛冲,不许交战,只要把河北各军冲散即可。

河北军马见李纲军冲击自己,也是摸不着头脑。好在李纲在士兵中威望极高,所以一片一片都举手投降。

魏辅梁见情况不对带着心腹军马开溜了。蒋之奇、王仁、童贯三人见李纲带兵将河北兵马冲散,也各自带心腹人马向北跑了。

李纲将兵马整饬,才来见圣上。赵官儿痛哭流涕道:“爱卿何故来迟,差点就见不到朕了。如今怎么个个都想杀了朕。”

李纲不明所以。吴玠便将蔡京叛国之事复盘了一遍。李纲道:“臣早就跟圣上说过,蔡京之辈狼子野心,不足为信。圣上就是不听,才有如此大祸。反倒让吴用捡了便宜。”

赵官儿又叹息道:“朕之过也。”

李纲道:“圣上既然知道错了,就要发罪己诏昭告天下。以稳定民心。”

赵官儿听了极不情愿。

李纲道:“圣上的面子重要还是大宋江山重要。”

赵官儿只得同意。李纲命部将王彦、张所、傅亮各带兵一万追击童贯、魏辅梁、王仁、蒋之奇。并收缴花子虚兵权。李纲自带兵马三万会攻汴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