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是高中生的体质格外奇特,还是沈明独有的体质使然。
别人节假日或者周末能一觉睡到大中午甚至下午才起床,但沈明反而醒来的更早了,平时五点四十差不多睁眼的,在这个假期甚至起床时间居然在五点二十了。
困...
沈明下意识地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动作迟缓地穿上衣服,随后顺手关掉了手机里上课用的闹钟。
因为昨天下雨的缘故,气温明显降低了不少。
沈明记得,昨夜雨还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沈明推开窗户,向外望去,地面依旧有些湿漉漉的,空气中弥漫着雨后独有的清新气息,看样子雨才刚停没多久。
简单洗漱完后,沈明把各种书本和卷子整理了一下从书包中抽出后整理好后,就把出门必要的东西都背上了包。
考虑到天气的不确定性,沈明又特意拿上一把伞,这才准备出门。在踏出家门的那一刻,沈明顺手给苏南笙发了一条消息。
【明酱画不好】:笙笙醒了吗?等下我们一起吃完早饭就可以走了哦
几乎是秒回,苏南笙就马上发来了消息
【南笙1234】:醒了!
现在才刚刚六点钟,两个人都醒的很早。
昨天晚上有了计划有了改变,安青木问沈明来不来一趟老家,反正是无聊,不如叫过来一起玩。
沈明想了想,既然安青木老家和自己家都是一个城市的,去一趟也无妨,就顺便叫上了苏南笙过来。
今天保险起见就带一把稍微大点的伞,毕竟也不确定老家那边是不是下雨。
以前沈明和苏南笙一样算是“路痴”,所以和朋友一起外出的活动时,基本都会特别早就出门,就怕因为迷路导致迟到,有时候还会提前“踩点”。
不过,往往会因为意外,导致就算提前过来了,还是会迟到...
比如有一次和朋友约好一起去漫展,但因为那个地方是在别的市了,不能提前踩点,沈明虽然提前一小时过去了,但当时和朋友约定的见面地点,正好隔了一条河,足足走了几公里才过去。
明明提前了一小时到约定好的地方,但因为具体地点没找好,反而还迟到了十分钟...
后面出门习惯了, 沈明也是会看路了,毕竟纯靠导航不一定就靠谱,地图可能会“缺德”,具体情况还得自己看路牌才行。
两人都出门了。
一大早就在火车站附近见面了。
天气转凉,苏南笙今日的搭配也是格外好看。
她身着一件棕白条纹的针织外套,外套搭配了一条棕色的百褶裙,裙摆下,露出纤细的小腿,搭配着一双简约的小白鞋和白色的无骨袜,更增添了几分青春的活力。她的头发随意地披散在肩头,几缕碎发在脸颊旁,更显俏皮可爱。
苏南笙身后也背着双肩书包,一侧放着水杯,另一侧则是小折叠伞。
今天的苏南笙也是一如既往的好看,拍照!必须拍!
雨后,就连空气也是十分清新,两人并肩走向了车站。
...
“沈明,今天你回老家有什么想去的地方吗?”
“没,国庆的时候,就连我们老家的街上人都很多,其他能叫上来名字的地方就更挤了。
天台这里,早年过来打工的人非常多,可以说,街上一半的人,都是外地过来打工的。
有的甚至是男女老少拖家带口都过来的。
在过去,你甚至可以在街上能看到这样的形象:街上的人,超过一半都是在外务工的,说着他们的口音。
女人们手里抱着一个孩子,背上背着一个孩子,旁边也跟着一个三五岁会走路的小孩,而男人们,则是手上拿着大大小小的包裹,这还不够,甚至后背也要背个半个人那么高的包裹走着路,看样子就像是把一个家都搬了过来。
现在人少了,但那只是相对而言,节假日一样多的不行,就算是平时普普通通的一条街,也能堵得只能步行。
来安青木家,纯粹就是国庆实在没什么地方可以玩了,哪哪都是人,就连没人住的深山老林你都可以看到人的痕迹了,不如和几个朋友一起结伴玩玩好。
...
“青木,我兄弟呢?她没来吗?”
沈明看到安青木身边居然风清吟没有过来,还有点不太习惯了。
“我c!说到这个,我给你说啊,这家伙,你看...”安青木打开手机,打开了聊天界面, 苏南笙和沈明也是凑了过来去看了聊天记录。
【AAA西湖醋鱼】:我靠!哥们!给你看看这个东西,你相信世界上真的有重生的吗?
【鱼】:今天突然有个小号加了我
【鱼】:然后一上来跟我说,他是重生者,还跟我说了很多关于我的事
【鱼】:比如我小时候怎么怎么样,我前男友名字是什么,小学初中都在哪里读的,很多很多
【鱼】:然后我信了!我就问他,那你重生之后跟我说这些干什么?
【鱼】:他说 因为未来是世界末日 上一世我们都经历了末世 现在我提前知道了消息,我要救你
这样,我这里有一条小路,位置就在xxxx,我们一起去
【鱼】:这么好的兄弟怎么会骗我呢?
...
“你看看,这不一眼假吗?这家伙怎么还去了?”安青木指着风清吟八小时前发的消息,有些担忧。
“兄弟,说起来你可能不信,这个段子我都看过,你怎么还信了?”
“啊?”
“就跟疯狂星期四的文案一样啊?”
“啊?”
“她哪来的朋友能知道风清吟这么多消息,你信?”
“哦对对对!看我白担心一场了,那她应该是回家了,现在估计还在睡觉,昨天我直接睡了,早上才看到这个消息,就没有回消息,一觉醒来有点着急。”安青木有些尴尬,收起了手机,假装无事发生。
“好吧,沈明还有南笙,你们既然大老远过来我这了,其实呢这里也没啥可以玩的,但是吧...随便逛!随便逛,我给你们当向导也行。”
“那还是不用了。”沈明摆了摆手,“就这地方根本不需要你了,小老板你这地方太有特色了。”
不用沈明对家乡比较熟悉的人来说,就连苏南笙也看出来了。
“这里都是鞋子啊,好多做鞋子的厂啊...”苏南笙看了看街边的招牌,要么是“xx鞋业”,要么是“xx童鞋”,又或者是和鞋子相关的产业,皮料,打印、注塑等等。
“对啊,我们这个市,无非就是机电,水泵,还有我家这边做鞋子的多,做鞋子的店比街边的狗都多。”
要说去哪里玩,安青木自己都没想好,无非是无聊了就顺便喊了沈明过来。
“我想起一个段子,医学也有地域性,比如东北会治骨科,枪伤就是米国随便治,菌子中毒的在北部案例就不如南部,我们这里就是治断肢的很熟练。”沈明和安青木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看时间还早,就对着安青木摆了摆手:“我和南笙先随便逛逛了,兄弟你起这么早肯定是要给厂子开门,不打扰你咯~”
这里有早出,但没有晚归,一大早起来,肯定是小老板们过来给厂子开门了,也许等安青木帮忙做完了,那得下午了。
...
这里虽然不是沈明的老家,但在十多年前的时候沈明也来过这里。
这么多年下去,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
也不是没有,街边的房屋还是那个样子,无非就是更老了,也掉色了一些,有些店倒闭了后就换成了别的店,一些破败的房子植物长得也更好了。
“沈明,我感觉我走到这里,就不会迷路了诶。”
小镇是这样,走在其中,那就是在方方正正的范围内,外面又是一条公路,想出去就必须经过,记住几条路口,小镇内的地方想去哪都能到了。
即便是对于不怎么出门的苏南笙来说,似乎每个小镇尤其是这里的,好像就大同小异,甚至可能某一处房屋就特别像是自己家街边见过的,这种错觉还会让她觉得,自己说不定就能在这里走回家。
苏南笙想到了自己家,虽然没怎么出过远门,又有些路痴,但总的来说,家附近的各个地方,她都很熟悉很熟悉了,起码...不需要看导航也不会迷路...
同时,苏南笙想到了自己这边的发展,有时网上刷到视频,xx城市10年来、二十年来的变化,可以说就像是突然从小村子瞬移到了国外大城市一样,可以说是翻天覆地了。
但自己家这里...可以说基本一成不变,甚至是“老化”。
从小到大的一家老奶奶开的文具店,里面的文具不出意外,可能比当时上小学的她年龄都要大了,整个包装都是厚厚一层灰。
而蛋糕店...从小到大也就这么一家,除了店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就连里面的蛋糕样子都没什么变化。
至于超市,就这么几家大的商场,偶尔这十多年来也有过几家出现过,但都不久后就跑路了,还是只剩下那几家大的。
再是街边的饭店或是理发店,这么多年实在太稳定了,老板还是那些人。
除了可能有些生意做不下去的过几年走人的,基本上都是一进店门,老板看到了就会来一声招呼,全都是互相认识的熟人。在这点上,苏南笙小时候跟在奶奶身边的时候最有印象了。
也就是初中之后因为上学的原因,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回家只是睡觉,所以有时候周末去奶奶那帮忙的时候,有些老顾客看到苏南笙在旁边了,还会打一声招呼,感慨一句都这么大了,长得也很好看什么的。
且不说建筑了,各种地方的观念都显得有些“稳定的一成不变”。
但自己这的话...感觉初中,苏南笙的学校一般般,大多数都是本地的家长图方便就让孩子在这里读书的,师资水平其实一般般,如果一个学校一个年级一共六百人,排名三百名才能稳定在普高线,甚至是私立的。
这样的一个小学校,也根本没想过会有苏南笙还有风清吟这样全市都名列前茅的学生出现过。
可以说,就连当地的诸江都嫌弃的生源,本地不少能进去的,还只是因为“地域优势”,要不然根本不会以比普高分数高但是达不到重点的分数进去读。分数差点点的,还能补交一些学费,也能进普高班。
想起之前暑假打工的时候,有些姐姐们二十四二十六的岁数,说到被催婚,第一反应是“我明明才这么小,才刚刚毕业两年,想什么结婚啊!”
明明好多人这个年纪,甚至都还在读书!
好像还说是什么考研考公二战三战的,这年龄换到她们那家里可能都要抓去看医生了...
但苏南笙这的话...
初中就有好多人毕业后各奔东西了,有的连高中都不读了。二十六七这个岁数,有的早一点的,小孩都可以去上学了,要是还没结婚的...估计都在相亲角那挂着了。
明明都在一个省份内,明明只是两个城市,却给人感觉就像是第一第二第三世界一样...
区别好大好大,这更像是小时候对她对国外的想象是一个星球一个国家,出国那就是到别的星球,一个国家一个世界。
“没想到这里也跟我老家那一样啊,这么多年都没变化。”沈明感慨地说道。
“我感觉这很好啊,我喜欢稳定。变化太大,我都好怕跟不上时代了。”
英国科幻作家格拉斯·亚当斯提出过“科技三定律”。
1.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
2.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
3.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苏南笙觉得这个时间还可以再往前挑一挑,现在十八岁了,也差不多了,再多一些,她可能就适应不来了。
以前生个病,她都是去卫生所那看一趟,偶尔生个大病,要去医院看的时候,连走路都不会走了,还有各种操作系统,没人引导真的太难了。
沈明牵着苏南笙的手,想了想,“稳定点也挺好的,不过思想上我还想看各种各样的人的生活,老登们的有些观点实在太陈旧了。”
“对对!我也是这么想的!”
没一会,二人都停了下来,观看起了远处的拆迁。
“我又不想稳定了...什么时候能拆迁到我家啊...”
拆迁肯定都有不少钱吧...
苏南笙看着挖掘机在挖着墙壁,想起了自己家的老房子,好想房子也被拆掉啊!这么多年了,围绕她家的东南西北的房子都拆过了,就她们那一条街还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