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当现代老男人遇到古代落魄小直男 > 第541章 伴随一生又不怎么看得到的是自己的个人记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41章 伴随一生又不怎么看得到的是自己的个人记档

到底是俩将军,很快便接受了下来,震惊过后,二人冷静对视一眼后,李荀接着问道。

“你们俩为何会在这儿。”

这次轮到李鸿武接下话茬,但他并未直接回答李荀的问题,而是反问道。

“我走后,赵延勇的影卫是不是找上你了?”

“嗯。”李荀答完便皱起眉,紧接着道,“你的意思是,你也撞见了他们?”

李鸿武点头,“算下来共九人,其中有两个遇见时已经身负重伤。”

李鸿武将这几日的事情简单概括了一遍,讲到是刘恒辰救下他时,不光是万大山,连带着李荀也不禁讶异的瞥了他一眼。

“看不出来你这弟弟竟然深藏不露。虽说那些影卫对你我而言算不得什么威胁,可对上一般百姓还是绰绰有余的。”

刘恒辰也不想暴露太多,忙谦虚道。

“也就是凑巧罢了...那几人早在跟我哥的缠斗中用尽力气,已是强弩之末,加之我又是偷袭,不然还真不定能全身而退。”

“能在这种情况果断出手已然是勇气可嘉。”

万大山也点头赞同道。

“本以为小辰你只是略懂些拳脚功夫,不成想竟有如此胆识,是我以管窥豹了。”

刘恒辰得了夸赞,在李鸿武心里那可比夸他自个儿还令他感到高兴,他温柔地看着刘恒辰一脸羞涩扭捏的谦虚回应,待他讲罢,便把话题拉到正轨上来。

“咳,话说回来,李叔还是先与我讲明为何万将军会在此的事情吧,看万将军的神色,似乎已经知晓我的身份了。”

李荀与万大山对视一眼,万大山先开了口道。

“事情是这样的。”

————

六月酷暑,一路上的蝉鸣吵得人心烦意乱,只恨不得拿粘杆全都粘了踩扁。

“将军,要不奴婢拿些冰饮您用些?平日您胃口不好时,不总爱吃刘公子教给咱们厨房里的那些冰饮么。”

送走了刘恒辰之后,万大山就这么呆呆的坐到黄昏,他府上的下人还是头一次见到自己主子在见到刘公子后情绪还是这般低落的,往常不说有多么喜形于色,至少用膳时那是吃比平日多出许多。

丫鬟的话把万大山从一团乱麻样的思绪中抽出,他扭过头看向那名丫鬟,随后手肘撑桌痛苦的扶着额。

“去...把任明喊过来。”

“是,奴婢这就去办。”

————

他本欲想在太和殿上朝时启奏督办藏书阁一事,但考虑到刘恒辰不想惹人瞩目,自己也懒得卷入派系斗争,便私下了去御书房觐见,万大山以为这事儿会遭到陛下反对,却不料陛下答应的极其干脆。

甚至还说有卿如此乃国之大幸,有什么需求大可向他提,甚至...宫中藏书阁的一些稀世孤本也可借与他使用。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他正欲告退时,陛下丢给他一封密折。

“万卿,你瞧瞧。”

“臣遵旨。”

万大山打开那封密折,里头赫然写着李荀一些“罪证”,勾结党羽,培养私兵,开采矿山铸造铁器,意图谋反,等等等等。

“这...请陛下明示。”

“李荀起先乃我父亲委任的怀远将军,意在保我永朝漠北疆土,可他深觉朕皇位来之不正,一意孤行,不仅打破了我朝与漠北部族长达数十年的平和。甚至还置临安城数以万计百姓而不顾,多番率兵攻打漠北游牧民族,搅乱两境交易,实属我朝祸害,此人不除,朕心难安。”

赵延勇从桌案起身,背手走向万大山,双手将他扶起。

“万卿乃我朝栋梁,朕予以厚望,若万卿愿为朕分忧,这禁军统领一职,想必万卿也是担得起的。”

“臣...幸不辱命。”

“万卿果然是个聪明人,既如此,这是李荀近日的动向,七月你便率三千将士出发,切莫打草惊蛇,一定要赶在他回京之前,神不知鬼不觉。”

————

任明满头大汗的进了万府,又一路直奔书房。

“将军,您唤属下何事?”

“你自己看吧。”

万大山把那封自己誊抄下的密折拿给任明,作为他的副官,任明自然懂得其中关窍,他一脸震惊道。

“怎么可能,李将军他...这...这是谁上的折子?简直是莫须有!将军,属下这就去查明。”

“查了有用?现在是君要臣死,陛下已经秘密下旨,命我领兵三千前去拿下李将军首级,此事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任明本就热的一脑袋汗,这下更是急的汗如雨下。

“那咱们怎么办,陛下摆明了是想让您背这口黑锅啊,咱们不能去。”

“呵,知道又能如何。你以为我不知么,李家世代忠君卫国,断不会作出此等有辱家风之事。”

“将军的意思是?”

万大山看向任明,这些其中的缘由他还是没有说出口,这小子领兵是把好手,但在政事上却是个愣头青,他神色一凛。

“听说李荀当年有个弟弟,不常现于人前,你可知是谁?”

“属下即刻去查!”

“记得做干净些,别留把柄。”

“属下遵命,属下告退。”

————

任明也算是行动利索的,翌日的午后便又再次登门,他拿出记档递了上去,

“将军,属下查过,这李家二郎唤作李茂,因幼时体弱被送往他母家照料,一直未曾入京。”

“可找到过?”

“属下派人去查问过,都说李茂早年已经因病离世,但...”任明斟酌了下用词,“但根据李将军母家周围的百姓描述,属下发现有一人,与这李茂的年岁外貌十分吻合。”

“是谁?”

“...李苍。”

万大山猛地一下站起。

“你是说小辰他那个二叔?!”

“是,但属下不知是否他一定就为当年的李茂,这李苍在冠阳县因旱灾投靠到刘公子家中,还在冠阳县的衙门当了段时间衙役。随后便跟着刘公子来到京城定居,在此之前他的身世并不清楚。”

任明接着道。

“要不?我找刘公子前来问个话?”